仲夏夜之梦读后感1000字

仲夏夜之梦读后感1000字:

今天开始读一篇新的英文文献,原文标题为<Midsummer Night's Dream: Fantasy and Self-Realization in Children's Fiction>。作者为Jon.C.Stott,,文章写得很早,刊登在1977年第一卷第二期的《狮子与独角兽》上(pp.25-39)。

这篇文献可谓是我看过最开门见山的论文之一了,作者开宗明义地在第一段说明,在文学作品中,有两种形式的旅程,看的时候为了直观,简单画了下面的图:

第一种是线性旅程(linear journey),主人公从A点到达比A点更理想化的B点,故事将会叙述为什么要前往B点,以及主人公如何抵达。一般来说这类故事是愿望满足型或实际达成(actual achievement,我不太确定怎么翻译)型的。作者举了现实故事《蓝柳树》与幻想故事《纳尼亚传奇》系列的最后一篇《最后一战》为例。

第二种是环形旅程(circular journey),出发点即到达点,在这些故事中,主人公从现实世界逃离,进入幻想世界,并在那里经历了各种冒险,最终以更自信、更智慧、更成熟的自我返回现实。作者在前言的部分没有举例,我就自己先列举了《柳林风声》和《指环王》为例。现在一想好像这两个都是fantasy,那如果举现实故事为例的话,不知《哈里罗杰历险记》算不算。

环形旅程,据斯托特所言,遵循的是一种诺斯罗普·弗莱所定义的喜剧的模式。据弗莱在《批评的解剖》等其他著作中的描述,喜剧的发展通常指向社会的融合与自我的发现,并通常包含一种有幻觉到现实的运动过程。在网上随意拓展了一下,弗莱认为“喜剧、传奇、悲剧和讽刺着四大类型的戏剧,分别对应自然界的春、夏、秋、冬”,《仲夏夜之梦》就是绿色的,属于春天。想去借《批评的解剖》来看看来着,结果没想到这本书还很火,几本都被借出去了。

因此呢,写环形旅程的故事是导向现实的,而写线性旅程的故事则引向一个理想的世界。环形旅程比起线性旅程,更流行于儿童奇幻小说中,它就符合“离家-回家”的故事模式,环形旅程的一个变体就是:孩子厌倦→进入新世界→面临挑战→解决挑战→更新自我→重返家园。

在接下来的三节中,作者就围绕着主题举出三个(我一本没看过的)个例,①维吉尼亚·汉密尔顿的《泽利》、②莫迪卡伊·里奇勒的《雅各两两对上蒙头尖牙》(台译名,大陆译为《雅各布历险记》)、③马德琳·恩格尔的《时间的皱折》。作者:枕清焉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7682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2000字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2000字: 一直以来,认为自己是一个有思想的人,或者说,自己是一个不那么随波逐流的人。哲学是一个神圣而深奥的学问,不敢说自己懂点什么,浩荡中华五千年,谁又…

    读后感 2023年2月9日
    40
  • 《鹬蚌相争》读后感400字

    【第1篇】 那天,天气晴朗,鸟儿叽叽喳喳,欢叫不已,阳光温暖活泼,令人身心舒畅。 河蚌也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天气去沙滩晒太阳,它张开两片壳,柔柔的微风吹来,河蚌感到心旷神怡。不一会儿,…

    读后感 2022年7月15日
    122
  • 大鱼成精读后感500字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在晚上可以做个甜甜的梦,梦鱼就是这样一个“使者”,它在人类召唤精怪时,把精怪带到人类面前,让他们共同相处。 《大鱼成精》里的主人公是一个有九百多岁在小精怪夏蛋蛋。他…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53
  • 读《红岩》有感550字

    请听心的奏章 ――读《红岩》有感 雄伟挺拔的青松,苍苍有力地扎在被战士们的鲜血染遍了的悬崖峭壁上。  我不知道当特务装扮成共产党顺利偷取情报时,此时的你会不会跟我一样,想…

    读后感 2022年6月15日
    103
  • 《小溪流的歌》读后感450字

    请不要停下你的脚步――读严云井《小溪流的歌》有感 题记:“叮咚,叮咚”,小溪流用银铃似清亮的嗓子歌唱着,不知疲倦、不分昼夜地向前奔流,永不回头。  ――严云井 《小溪流的…

    读后感 2022年6月14日
    186
  • 我喜欢的一本书――《今天我是升旗手》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啊,人生要是没有书的陪伴,就会变得很乏味,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和很多有趣的人交。书可以让人开阔眼界,书可以让人丰富知识,书可以让人展开遐想,所以…

    读后感 2022年6月19日
    63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