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若琴弦》读后感800字

《命若琴弦》读后感800字:

史铁生的作品充满了思辨色彩: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这些都是他的文字的主题。他对我影响应该是挺大的,或者说他恰好表达出我的一些感觉,他的文字细腻而有强烈的情感,让人读的想哭。

《我与地坛》是我高中反复读的一篇。“人的名字叫欲望”、“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

里面的句子简直让我认同到点头如捣蒜。我感到生命的虚无,生死的一致性,与之同时,又感到欲望是如此值得歌颂。

还领悟“参差不齐乃幸福本源”——千万别问为什么苦难降临于我,因为上帝也是随便选的,世上总有人要承受困难、残缺、丑陋,为什么不可以是我呢?世界正因差异而有了生命力。

今天再读《命若琴弦》中,老瞎子与小瞎子的故事,其实是每个人的故事。瞎子以为弹断一千根弦就能获得药方,重见光明。但药方不过是一张白纸。

人们一直企图寻找生命的意义、幸福的彼岸。然而在广漠而荒凉的生命里有什么目标是真正存在、不会泯灭的吗?又有什么实实在在的东西是值得人们为之活的吗?

于是在老瞎子发现那张支撑他生存的药方竟是一张无字的白纸时,就不可遏止的滑向了虚无的深渊。

正所谓人生如戏,斯言诚哉。

总是出戏的演员不是好演员。人生不就是在一个又一个目标之间行走吗,达成目标则欢欣片刻,随后又一次又一次在欢欣之后想起来:整个人生的目标是虚空的。

不必再问终极意义,因为已经明确,那就是一张白纸。

最好为活着找一个坚固的理由,即便已经知道这个理由永远是个骗局。

“每一个有激情的演员都难免是一个人质,每一个倒霉的观众都是因为离舞台太近”

我这样理解这句话:

一辈子都不必去领悟结局的无意义,那是比较倒霉的一件事。去相信,那张治疗失明的药方是存在的,只有这样,过程的意义才能闪现。

以这句话结尾:命运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作者:肠篇大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7692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冰山上的来客》有感300字

    《冰山上的来客》讲述的是1951年,新疆萨里尔山口的牧民纳乌茹孜,从外地娶回一位冒名古兰丹姆的新娘子,新来的边防战士阿米尔发觉新娘子是自己失散多年的,从而想起童年的一段辛酸回忆,一…

    读后感 2022年6月18日
    178
  • 《青藏高原一株柳》读后感500字

    看了《青藏高原一株柳》后,我被生活在青藏高原中的那一株株所震撼,它竟然能生活在青藏高原那广袤无垠、寸草不生的原野里,他凭着自己的毅力生存下来。他所遇到的困难我们很难想象。它遇到困难…

    读后感 2022年6月30日
    127
  • 《一座颠倒的医院》读后感800字

    可怕的看病经历 ――《一座颠倒的医院》读后感 通过阅读,我活的一种生命宽广的愉悦感,我凝视着一片广袤开阔的空间,虽然我实际上从未到过哪些地方。 ――《不安之书》 今年,当我翻开这本…

    读后感 2022年7月9日
    229
  • 《太行山上》观后感350字

    挺直中国的脊梁 ――《太行山上》观后感 星期五的晚上,我和观看电影频道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五周年而播出的影片《太行山上》。影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朱德总司令奉命率领八路军三个主力…

    读后感 2022年6月13日
    169
  • 《笑场》读后感300字

    《笑场》读后感300字: 短篇合集。《扯经》应该是被大众所熟知与流传的,个人觉得属于抖机灵(非贬义),用一种有趣的方式诉出他的衷肠,李诞其实还是想讲讲道理的,王小波说过一句:什么样…

    读后感 2023年2月15日
    40
  • 瓦尔登湖读后感1000字

    《瓦尔登湖》读后感1000字: 梭罗的《瓦尔登湖》是美国文学的骄傲,一百多年前,这个哈佛大学的毕业生远离尘嚣,来到康科德镇的瓦尔登湖畔自力更生,在那里自己动手盖房子,自己动手种粮食…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2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