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2500字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2500字,欢迎阅读赏析!

以下读者可以通读全书:

1、独立思考能力欠缺或不知如何思考;2、有具体的近期目标(如考研、考公、出国)且事情过多不知如何实施;3、恐惧行动的第一步;4、未找到自己人生中对于“成功”的定义;5、对自己未来没有明确的方向(宏观);

6、还没有接受自己所处的社会阶级。

一、时间管理

中心思想:时间无法管理,你要管理的是你自己。

1.接受时间不可管理的事实。2.学会感知时间。

训练方法:把每天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吃饭、打盹儿都包括在内,记录每件事消耗的时间。书中推荐用固定的本子记录,可根据个人喜好使用app。想要顺便训练一下记忆力的话,可以定期回忆前一周甚至一个月做了什么事情,写下来(不用写时间)。

——这个方法有一个很好的效果:我对时间有了足够的重视,缓解了我对看表的焦虑。

3.番茄工作法。

如果一个项目要花120分钟,项目枯燥又难啃。可以分成6个20分钟,每个间隙休息5分钟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喝茶、聊天等),最后1分钟调整好自己的状态,继续投入下个20分钟的工作中。

——我是用这种方法读的这本书。会大大减少做这件事的排斥感,同时有小小的成就感让自己继续投入下一个20分钟。

4.重视积累。

本书提出要重视积累,不仅是知识,还包括社会资源、自身资本等。

书中提到一个例子:李敖读书时,会把书里重要的内容剪下来,分门别类整理到夹子里。甚至会买两本书,以防被剪书页的另一面也有用。下次写作时,李敖就可以在相应的类别里找到自己想要的素材。

——我个人倾向于把积累放在【时间管理】模块,把积累当作时间的一个必要动作,会减少自己与懒惰的战斗,就像中午该吃饭一样简单。积累具体的方法,因人而异。

二、自我管理

这是全书重点,这部分我有重新整理过,与书中分类会有所出入。

1.思考。

包括:质疑、反思、接受、学会建立验收机制……

(1)思考自己是个怎样的人。

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最难的一步。

——先了解自己,思考才能有方向地发展。通过别人和自己的评价,无数次取舍,才能得出近似真实的自己。切忌盲目,跳出来看自己是一种能力。

(2)正视语言的局限性,正视一些所谓的负面定义。

包括:自卑、敏感、恐惧、坏……

——书中有一句话是:“该自卑的时候就要自卑,这才是正常的。”个人觉得很受用。延伸到敏感,敏感的人更容易感知到自己和别人的信息,如果适当忽略一部分自卑,就更容易感知到真正的自己。同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很反感的负面词汇——思考其背后是否只有差的含义,是否有积极意义可以用于发挥。

(3)学会接受。

包括:接受现实、接受自己局限、接受语言局限、接受未知、接受不完美……

——接受是个中性词,并非堕落的同义词。接受是为了更加有效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且绕过局限甚至突破局限,更精准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4)了解正态分布曲线。

每个领域的人员水平都呈现正态分布,每个人自己也有正态分布的方面。

2.行动。

在思考的基础上,行动所要面对的最大障碍,就是痛苦。书中面对痛苦的办法是:

(1)容易被遗忘的痛苦:用文字或图片记录;

(2)不容易遗忘的痛苦:告诉自己并不孤独,这件事没那么值得痛苦;

(3)变痛苦为现实的动力:书的例子是这样的,把背单词和出国奖学金挂钩,20000个单词对应400000元rmb奖学金,每个单词值大约20rmb。

——这个例子可行性不算高。个人意见,可以先分析令自己痛苦的事情,在这件事上找到自己最想得到的好处,然后将那个好处强化,弱化其余枯燥排斥的部分。.比如,我为了考公务员学行测,但是刷题很枯燥,后来我发现言语部分的成语有助于以后写作,所以学刷题目的变成积累成语之后,我再也没有排斥过刷题。

P.S.行动并非100%的行动,要懂得放纵、休息也是必要的一部分,适当放纵与休息为了积蓄能量更好地行动。

3.交流。

(1)对话准则。

书中引用了瓦茨拉夫·哈维尔的《对话守则》:

1.对话的目的是寻求真理,不是为了斗争。

2.不做人身攻击。

3.保持主题。

4.辩论时要用证据。

5.不要坚持错误不改。

6.要分清对话与只准自己讲话的区别。

7.对话要有记录。

8.尽量理解对方。

——第7点不太容易做到,但是可以在心里有所记录,以便于分析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这个守则并非用于对话,重要的是通过它,了解自己的沟通方式在哪个方面需要提升,有利于自己警惕并改正。

(2)学会倾听与复述。

包括:

拒绝过早质疑、

回顾说者的话、

进行预期判断(比如说者接下来可能要讲的内容)

帮助说者进入“倾诉”状态、

用中性句式复述说者的话(如:那你看我这么理解对不对……)。

注意1:只要有一方无法进入交流状态,就要停止对话。

注意2:学会选择交流对象,并非每个人都适合进行交流。

——如果应用于交友方面,即是选择相处更舒服、沟通更轻松的朋友。要接受一个事实:社交之中,有适合和自己做朋友的人,也有不适合和自己做朋友的人。

(3)学会鼓励别人。

鼓励别人去学习、去行动。长时间这样做的效果是,自己行动不再需要别人的鼓励。

——这个我是有所体会的:我和穆小西,大学时期互相鼓励对方看起来很扯淡的决定,而现在不仅是最好的朋友,我们彼此也不再害怕行动这件事。

——读书笔记之感想

自律。

最近流行一个词,叫“自律”。

看过很多鸡汤,都以健身为例子,觉得管理好自己的人一定会管理好身材。我个人也很佩服那些坚持健身的人,而那些胖子未必没有自己自律的地方:他们或许坚持创作、坚持做义工、坚持旅行……

颜即正义的时代,我依旧希望去在意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东西。

思考。

我妈总问我:“你天天想那么多累不累?”

思考本就是累的,思考本就是痛苦的。你如果是个不喜欢思考的人,觉得思考毫无用处,那不思考也无可厚非;而我天性敏感,也乐得从痛苦中找出答案,既然拥有思考的能力,那我就要努力找对思考的方向。

生活。

努力不去评判,努力学会尊重。接受自己、接受现实、接受局限,量力而行。这是我目前能做到的,最可行的上进模式。

当然,个人之言罢了。——读书笔记之目的

我是个没有营养的人。也没打算变成一个有营养的公众号。我的水平实在不高,做不成大V,也承担不起一朝神坛一朝地狱的风险。所以,就这样吧,亲朋好友看看就好。

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豆瓣评分8.5,朋友推荐的时候也很强烈地赞美了这本书。通篇读下来,对我个人而言,觉得这本书可行性部分很少却值得一试。

作者虽标榜非成功学,其中言论与例子也几乎没有逃脱成功的牢笼。个人觉得有必要展开的部分,也只是蜻蜓点水掠过。书中涉及到了很多理论,乍一看显得醍醐灌顶,仔细研读会发现并无具体内容。

当然,亦或许,作者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刺激读者思考。

这本书有334页。我阅读能力比较差,所以断断续续,大约用了7个小时40分钟。精华部分大约占30%。

恰好最近有几个朋友对这本书感兴趣,以个人的好恶去评判朋友该读与否毕竟有失偏颇。所以,把自己认为还比较实用的东西摘出来,以便朋友们决定是否通篇全读这本书。作者:唐小叶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7697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观测宇宙——《宇宙的一生》读后感600字

    观测宇宙——《宇宙的一生》读后感600字: 淼叔的《宇宙的一生》是一本让读者真正能探索到宇宙的过去,现在,未来的书。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宇宙就像神秘的院子。我们的宇宙是什么样子的?了…

    读后感 2023年2月10日
    24
  • 《你的美好,要靠自己成全》读后感_1200字

    《你的美好,要靠自己成全》读后感1200字 《你的美好,要靠自己成全》是米粒写给平凡女孩的,她悄悄的在身边告诉每一个人,别急、不晚、你可以,你有另一种可能…… 你越了解自己,你就活…

    读后感 2022年9月2日
    137
  • 闪闪的红星读后感悟500字

    【第1篇】 读《闪闪的红星》有感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这首很多人都耳熟能详的歌曲,是电影《闪闪的红星》的主题曲,电影中的少年英雄潘东子吸引了无数孩子的目光…

    读后感 2022年5月26日
    171
  • 《文化苦旅》读书报告1000字

    【第1篇】 浪子之魂 ――读《文化苦旅》有感 历时一个月,读完了余先生的《文化苦旅》。 *外出的浪子 二十多年前,余秋雨先生毅然辞去了一切行政职务和高位任命,孤身一人寻访中华文明被…

    读后感 2022年7月18日
    122
  • 《非常成长书―我是一个乐天派》读后感600字

    寻找快乐,散发生命的清香 ――《非常成长书―我是一个乐天派》读后感   “快乐是生命的第一要素,只有拥有了快乐,生命之书才能丰富多彩。”  &nbsp…

    读后感 2022年7月12日
    122
  • 读《会唱歌的猫》有感800字

    自从读了《会唱歌的猫》之后,让我看到了世间的美好。更懂得了坚持、善良和奉献都是我们应该学习和传承的。 《会唱歌的猫》最让我感动的就要数二丫了,在这本书中,讲述了二丫和它的虎皮猫一样…

    读后感 2022年7月28日
    10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