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后感赏析2000字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后感赏析2000字:

王小波的书《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看完一个多月了,一直想写读后感又决定放一段时间去回看相关内容再写。

这本书收录了很多王小波的文章,最出名的还是和书名一致的这篇,去年在和菜头得到专栏《槽边往事》的文章《那些最终变成了牛的猪》里看到了这篇。当时看得我很兴奋,终于看到了听到了我一直想说但没有能好好表达的话。为此我还在去年5月20号写了一篇文章《选择做猪还是牛》,一是推荐此文、二是说自己想说的话。

我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在工作生活中做牛来赚钱养活自己,在思想上做王小波笔下特立独行的猪绝不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哪怕为此可能付出很多代价和痛苦。去年我已过三十岁,生活在小县城里这年纪还不结婚要被视为另类,会有一堆亲戚朋友长辈以为你好之名来对你说教。我依然用自己的原则来对抗,最近几年同龄人闪婚闪离和同床异梦的各种事件充分证明了我的坚持是有价值的,也有更多的人开始理解了我的做法。

一年后再读起相关的文字来还是会庆幸,庆幸自己当初的决定庆幸能读得懂王小波、和菜头写的内容。第一次知道王小波是读周国平的书,他对王小波的才华很是佩服又感慨王英年早逝。以前有一个说法:“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周国平的书我基本都看过了,王小波的才看了两本,今天说的是一本另一本是《黄金时代》。看《黄金时代》一开始是被吓到的,怎么有这么直白的性爱描写,看着看着才知道这是他的独特风格:黑色幽默。正是有这一点才让他在描写大跃进文革时期用了独特的方式:在反智时代坚守理性与智慧、在性被极度压抑的时代大肆描写男女性爱、在苦大仇深的文学氛围下追寻趣味。看他的文字会哈哈大笑然后又陷入沉思,那个荒唐年代的荒唐事在他笔下被写得极其好笑反衬出时代更加荒唐。

本书第一篇《积极的结论》就写了这么一段荒唐:我姥姥在大跃进时期坚决不信一亩地能打三十万斤粮食,周围人包括我都认为姥姥觉悟太低不明事理。几十年后想想姥姥是对的,那么多粮食吃不完堆在那里,地面将以每十年七至八米的速度上升,长此以往华北平原将变成喜马拉雅山了。这样一种写法比其他写法更加凸显了荒唐时代的荒唐事,给人印象更深刻。

而第二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里,这头能够上屋顶、学汽笛叫、突破几十号带着枪的民兵围捕逃进森林、最后长出獠牙的猪,在真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然而我宁可相信有这样一只猪。正如文中作者在最后看到这头猪时,它已经不让接近了。因为作者平时给他吃细米糠熬粥喂它关系还不错,但在得知民兵要围捕它时却不敢对抗甚至不敢告诉猪,这只猪看透了他。可能我们绝大多数人面对生活的设置只能像文中作者一般不敢对抗,这只猪更像是一个神的化身来考验人性,经此考验我们都羞愧。如果还有羞愧我们至少比那些围捕的人要好一点。

《肚子里的战争》是我认为本书里最黑色幽默的一篇,因为这篇写的是那个荒唐时期医院里的事。有技术有本事的医生都被下放劳动了,医院里只剩下工农兵出生的卫生员,他们做阑尾手术那叫一个惨不忍睹。一个阑尾手术能做几个小时找不到阑尾,别人质疑他们就说:“越是不熟就越要动——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我作为一名麻醉医生知道做了太多的阑尾手术麻醉,我们医院也有很多阑尾手术做两三个小时(正常阑尾手术在半小时左右),那是因为很多患者都是肚子疼好几天甚至一两周才来,阑尾穿孔腹腔内到处是脓,炎症导致阑尾周围肠子粘连。和文中的荒唐一比,我们医院患者的荒唐还情有可原,毕竟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病情。

王小波在文中写道:“一切人间的荒唐事,整个社会环境虽是一个原因,但不主要。主要的是,那个闹事的人是在借酒撒疯。他明知道自己在胡闹,但还要闹下去,主要是因为胡闹很开心。”这段文字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荒唐事的原因,杀人的不是武器是操控武器的人。在我上篇文章里写3.14暴恐事件时就写了打砸抢的人其实是借着当时宗教民族矛盾来发泄自己的不满,抵制日货运动里砸日本车打车主的也是这样一群借酒撒疯的人。在笑那个荒唐年代时候我们也要警惕自己就可能做荒唐事。

在《对待知识的态度》一文里王小波讲述了自己在插队下乡期间在月光下悄悄学习看书,他说写这些不是为了说明知识本身是多么诱人。“当年文化知识不能成为饭碗,也不能夸耀于人,但有一些青年对它还是有兴趣,这说明学习本身就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假如你什么都不学,那就只能()生活在现时的一个小圈子里,狭窄得很。”这段让我想起很多写文革时期作品里,这些爱知识的青年在前路不明甚至可能一辈子都没机会恢复高考情况下依然在抓住所有机会学习,这些人就单纯地想看更宽广的世界是什么样。而现在我们有大把的时间有更方便的条件可以看世界,却有太多人自我封闭在现时的小圈子里。环境重要,人更重要。

《知识分子的不幸》这篇里王小波写到:“因为狂信,人就不想讲理。我个人认为,物理课将比尸横遍野更糟糕,而且只要到了无力可讲的地步,肯定也要尸横遍野。”他批评了中国的人文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都想当圣人,想把所有人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改造,所谓的“国学”就是这样不容质疑的产物,做出一根漂亮的棍子打死打伤无数人。他很反感意识形态灌输,用“你爸爸不能代替我爸爸”来讽刺这种荒唐做法。这也是我们现在值得警惕的方面,尤其是很多学到点知识的人千万不能因此就沦为相当圣人的那类人。

以上是我挑选了书中很有代表性的几篇中的观点说了自己的感想,本书内容远不止于此各位有兴趣可以看全书。王小波的作品我才看了两本就已经对他的风格非常喜欢,以后努力把其他作品也看看。他以自己的黑色幽默给我们带来一个个好笑又发人深省的荒唐事,看了以后再想做荒唐事时会多了一份忌惮,有了这份忌惮会好很多。作者:阿夸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7709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600字

    奋斗一一永远向前 奋斗,是人类社会不变的目标。这是我读完两本书后最大的感受。 在《乡土中国》一书中,作者费孝通介绍了中国乡土社会最基本的现状。全书共有14篇,前三篇主要介绍的是乡土…

    读后感 2022年7月5日
    422
  • 《外公是棵樱桃树》读后感350字

    勇气创造美丽人生 ――读《是棵樱桃树》有感 勇气,可以在许多地方呈现,比如像抓捕罪犯、与歹徒搏斗的人民卫士,再比如奔波在火海的消防官兵,或者是抗震救灾的子弟兵,再或者――是一本书,…

    读后感 2022年7月25日
    87
  • 《昆虫世界大探奇》读后感450字

    《昆虫世界大探奇》是韩国作者刘太淳写的一本科学漫画书。读了《昆虫世界大探奇》仿佛昆虫世界的大门向我打开,它让我了解了成千上万的昆虫以及有关他们的趣事・・・・・・只要我拿起这本书,我…

    读后感 2022年7月6日
    133
  • 《姥姥语录》读后感600字

    读《姥姥语录》是最近的事儿。完,我用了三天时间,很仔细地把它读完了。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主持人倪萍,一个我从小就觉得很有“味儿”的人。 从书的名字就可以看出,这本书讲的是倪萍的姥姥所…

    读后感 2022年7月11日
    149
  • 背起爸爸上学观后感350字

    【第1篇】 《背起上学》是一部电一影,你们看过这部电一影吗?让我给你们讲一下内容吧。 一位小男孩,名叫山娃,他的爸爸生病了,山娃也是的优等生。为了照顾爸爸,山娃退学了,爸爸坚持让山…

    读后感 2022年7月19日
    90
  • 《会赚钱的妈妈》读后感1000字

    会赚钱的妈妈不焦虑-《会赚钱的妈妈》读后感1000字-读书笔记: 电影《我不是药神》里有一句话台词:“这世上只有一种病,穷病。”最近经济萧条,我也深切感受到了身边人不断的消费降级,…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3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