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与思想——《1984》读后感1000字

言论与思想——《1984》读后感1000字:

文:舒乘御;最近,我阅读了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反乌托邦小说《1984》("Nineteen Eighty-Four"),感触很深。

在该作品中1984年的大洋国,是一个非常“和谐”的社会。虽然该国和世界上仅存的另外两国,有着“一会儿敌人,一会儿朋友”的关系,在党没有言论自由、每个人都时时刻刻被电屏监视、政府完全不给平民知情权,有很强阶级区别的情况下,社会以非常和谐、稳定的情况运行着。这和赫胥黎同是反乌托邦小说的《美丽新世界》("Brave New World")有很多共同之处。

我发现,在这些反乌托邦小说里经常出现的两个特点有:“社会安定”“民众被政府限制言论,思想”。而在《1984》中,这些特点更加明显。但是,与现在某些国家“社会不够安定”“思想、言论有完全的自由”的情况,几乎就是不同的两种情况。我认为,与其放弃言乱和思想上的自由,不如放弃社会的完全安定。

在《1984》中有一个情节:一个不认同大洋国政府统治方法的人,在躲开电屏监视的情况下,读着禁书(关于大洋国政府真正的意图,限制人们的思想自由并加强阶级区别)。.结果被抓紧“仁爱部”(实际上为“残忍部”,作用为残忍地对那些犯罪的人下酷刑)。在“仁爱部”中,他被严刑拷打,“仁爱部”的人一直试图灌输关于大洋国统治方法很好、很合理的想法,可是就是改变不了。于是他们就把他送到了101房间,它的用途就是执行死刑。

而且,大洋国政府在推行新的语言,在那种语言中,无法表示反动的意思。

可以看出,《1984》中的大洋国政府,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所有人的思想改为他们所说的good thingking,即好思想。即使有民众发现了他们真正的意图,也会让他忘记或杀了他。那么,这种方法真的可取吗?

在看看《1984》中大洋国的前身——美国,虽然社会上经常有那些说“Not my president(不是我的总统)”的游行群众,但是大家都有权利拥有自己的想法(即使那不是政府的意图),也可以随心所欲地在Internet上发布自己的言论。虽然没有大洋国那么和谐,但是百姓有更多的权利。我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能有自己的思想,且思想很容易被外界改变,做一个能拥有思想的人干什么呢?为什么不做一个不能有思想的水母呢?它们的社会倒是很和谐啊!

反观我们现在生活的中国,我倒觉得它更像《1984》里的大洋国了。具体原因大家都知道。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7765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呼啸山庄》读书笔记1000字

    在冷酷与宽容中徘徊   《呼啸山庄》是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在她短暂的一生中,能创造出如此精彩的小说,实在是令人敬佩 。这部小说以“我”――洛克乌德先生在呼啸山…

    读后感 2022年7月19日
    106
  • 孔融让梨读后感400字

    【第1篇】 今天,我做完作业后,闲得无聊,便拿起《美德故事》读了起来。不一会儿,《孔融让梨》这篇文章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 这篇文章赢记叙了孔融从小就尊敬兄长的美德,赞扬了孔融是个好…

    读后感 2022年7月19日
    102
  •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后感2000字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后感2000字! 未来会有新的秩序被重建吗? 我为什么要看一本有400多篇参考文献的关于世界政治的书呢?当时是因为疫情之下想更多了解世界未来的发展趋…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26
  • 读《笃定》有感

    这个世界有些肮脏,让我有些迷茫。 ――题记  人生就像,越是危险的地方,越有好的,人就越想往前走,但是人精力有限,余姚停息片刻,才能更好的前进。人生又像是一场马拉松赛跑,…

    读后感 2022年6月23日
    137
  • 《我的阿勒泰》读后感1000字

    永远的阿勒泰 ――读李娟作品有感 我接触到《我的阿勒泰》,最开始吸引我翻开这本书的,是它的名字。第一感觉,阿勒泰是个人名吗?以为是本人物经历记录,可是我完全错误理解了它,翻开自序,…

    读后感 2022年6月21日
    91
  • 虎娃金叶子读书笔记+好词好句

    【内容提要】 在西双版纳的爱尼人认为手掌上多一根指头的人是鬼胎。鬼胎生下来是要被火活活烧死的,而六指头的却舍不得他,带着他逃过了这一劫。六指头在捕猎时,无意间发现了一只小虎崽,便把…

    读后感 2022年7月15日
    11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