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孤儿》读后感800字

《成年孤儿》读后感800字:

文:小山;小山最近读到一本书,书名叫《成年孤儿》。作者亚历山大·李维是一名美籍犹太心理医生,他在失去双亲后,经历了无比失落与沉重的哀伤,甚至一度无力从哀痛中脱离。他发现人们非常回避“成年丧亲”这个话题。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自我疗愈之旅后,他将自己走过哀伤的所有体悟与方法全部写入了这本书中,抚慰着成千上万的读者。

不论成年或者未成年失去亲人,意味着你不再是谁的小孩子了。林海音在《城南旧事》中写到:“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这个时候,小学刚刚毕业的的小英子不再是爸爸怀里撒娇的孩子,而是长姐,她要承担起她应当要承担的责任。《成年孤儿》的第一章:我不再是谁的小孩子——失亲之后陪自己走过悲伤旅程。在这一章中有一段描写:“在我们生命中,再也没有什么比得上我们生命初始的那一刻美好,也没有什么能像某些东西一样久久存留在我们的生命里。但是当你去试想那些东西,它或许空缺了,只成为一个无法辨识的空洞。

再试着想,它可能是你看到的第一张脸,也可能是你听见的第一声话语,及在人生初始便让你感到心安、带给你正确指引的第一次温柔抚触。”我知道这一切都来自于我们的父母,就算已经成年,有了父母给的这一切,我们才会感到心安。当成年人失去了至亲,他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悲伤,还有隐藏自己的悲伤。无论他们多么的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脆弱与无助,但谁也无法改变。.就像凯瑟琳在她的一本书中写到:“一般人似乎没有耐心去面对成人丧亲的哀伤,亦很少有人去探究的个人感受,甚至是在一或二周后便坦承自己的哀痛,就好像这种事情不要太多或太长的时间反应一样。成年孤儿必须压抑自己的情绪,暗自哀悼。”

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唯有记忆,我们都见证过记忆的永恒。那些童年时代不可磨灭的痕迹,会逐渐的汇聚成家的回忆。每一个爱我的人以及每一个我爱的人都跟我一样住在同一个房子里,我从未想过这种情况会发生改变,也没有想过到头来不可避免的,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远离自己的根。我们甚至不会知道离开了那个叫做家的地方后,不管是自愿或被迫,是为了追逐梦想或是为了逃离噩梦,是迈向下一步或是抽离过去,从此都会永远在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7767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让生命多一点磨砾》有感400字

    现在,生活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使奢华与拜金成为了时尚,而朴素与节约却成为迂腐。这不禁令人感慨万千―难道中国要这样的一代引领? 书中所言:周末的口,会排起长队,那些比父母还高的学生会…

    读后感 2022年7月26日
    201
  • 读《漂亮老师和坏小子》有感450字

    【第1篇】 读了《漂亮和坏小子》,我有许多感触,但最多的还是羡慕。 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女大学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破聘为白果林小学六(3)班的班主任。因此,与坏小子…

    读后感 2022年6月27日
    115
  • 《项链》读后感400字

    读完莫泊桑写的短篇小说《项链》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触动。 小说的女主人公马蒂尔德是一个出身贫寒的漂亮姑娘,出于无奈嫁给了一个小职员骆赛尔先生。骆赛尔对马蒂尔德很好,马蒂尔德却不满足…

    读后感 2022年7月13日
    111
  • 孙子兵法读后感1000字

    《孙子兵法》读后感1000字: 《孙子兵法》首先教给我的,不是如何去打仗,不是去如何布局,他让我感受到的是兵法的境界,用老子的话说:“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最…

    读后感 2023年2月14日
    23
  • 汪曾祺散文《草木春秋》读后感600字

    汪曾祺散文《草木春秋》读后感600字: 有谁曾料到,时隔两月,我重拾经典,再次捧起汪老的这部《草木春秋》。 您可能会问:“汪老,咱今天吃啥山珍海味?”别着急,汪老这位“文坛美食家”…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35
  • 读《致加西亚的信》有感800字

    《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是有史以来最畅销的书之一,它不随时间的流逝而被淘汰,反而越来越深入地影响人们的生活。这本书引发了无数人的联想,它被译成了所有语言而流传于世。 《致加西亚的信》…

    读后感 2022年6月26日
    16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