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红色家书》读后感1000字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红色家书》读后感1000字:

文:欧阳杰;50封家书,每一封直指心灵,每一封感人肺腑,革命先烈们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使我深深体会到他们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负责,感受到他们不畏艰险、视死如归的英雄气节。从中,我获得的不仅是震撼、更有奋进前行的力量,为我今后的工作、生活等引发新的思考、增添新的动力。

牢记为民服务之初心。一封封家书虽没有《诗经》那般的优美词藻,也没有唐诗宋词押韵,但朴实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家庭、对人间、对美好的深深眷恋。纵然有着深深的眷恋,却一个个为了革命,为了新中国的胜利,为了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超越常人的情感,冲破种种樊篱,为国捐躯,用宝贵的生命铸就了中华民族,使我们过上了幸福生活。记得黄竞西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死是一种快乐,尤其是为了革命”。字里行间都透漏着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们看到了他们为党和人民事业甘愿牺牲一切的高尚品格,清晰地感受到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信仰。虽然在如今年代,不需要面对枪林弹雨,不需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但身为党员,身为财政系统公职人员,肩负着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我们更要不忘初心,坚持以民为本,深入基层,真正走进人民心中,扎实落实好各项惠民政策,努力打造“财政为民”服务品牌。

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革命人,你杀不完。有朝一日,血要用血还。刀放头上不胆寒。”“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是光荣的,是必要的。我死后,有我千万同志,他们能踏着我的血迹奋斗前进,故我虽死犹存。”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让人心潮澎湃,是什么使得革命先烈们面对生离死别时,却没有丝毫的畏惧与动摇,是信念。信念让他们弱小的身体里爆发出强大的力量,无畏敌人,奋力拼搏。.在如今,面对重重诱惑,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有铁一般的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不动摇。近期省委书记、省长刘奇提出的“怕、慢、假、庸、散”五类作风问题,身为党员,身为领导干部,更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查找自身问题,切实改进,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做到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决抵住诱惑,做到依法理财、依法治财,守好人民的“钱袋子”。

敢于直面困难勇往直前。革命先烈杨杰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世道艰苦,奋斗才是出路。幼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何叔衡给儿子的信中写道:“命运并非上天的安排,要积极面对人生。路在脚下,凡事都要靠自己努力……”朴实的话语却道出了最真的真理,在面对人生逆境,我们需要大无畏的精神去开山辟路,冲破重重困境。新时期,我们更需要战争年代那种敢于奋斗、攻坚克难的精神。在财政工作中,面对经济下行、面对财税改革,我们要主动作为,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用“红色家书”中的精神给养战胜一切困难,推动财政事业发展,不断开拓财政新局面。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7774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我是猫》读后感600字

    本文的主人公是猫。是以猫的视角来看人类世界的。刚生出来的时候因为长得太丑,被人唾弃,捡得一命,后被被人称为“苦沙弥”的初级英文收养,自此开始了观察人类、品评人类的生活。直到某日因为…

    读后感 2022年6月27日
    141
  • 《李逵探母》读后感400字

    哀叹水浒  ――《李逵探母》读后感 的一天,我读了《水浒传》里面《李逵探母》这个部分仍让我记忆犹新。 《李逵探母》讲的是李逵见公孙胜回家探母触景生情,自己也哭着闹着要看望…

    读后感 2022年7月22日
    154
  • 《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300字

    【第1篇】 最近我读了一本有意思的书,叫《撒哈拉的故事》。 这本书讲的是三毛在撒哈拉大沙漠的生活经历。许多异国风俗十分有趣。其中最叫我印象深刻的是《沙漠观浴记》。这篇文章是由三毛的…

    读后感 2022年7月16日
    114
  • 理想的风筝读后感450字

    拥有乐观的心态――读《理想的风筝》有感 今天语文课上,我们学习了《理想的风筝》这篇文章,学完后,我深有感触。 文章刻画了一位有腿疾的刘,虽然身有残疾,但他都还是那么热爱生活,乐观向…

    读后感 2022年6月17日
    122
  • 读《牧羊豹》有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7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有很多人都认为有些动物是冷酷无情的,我也这样认为,但从我看了牧羊豹这篇文章,我不再认为这是对的。 这篇文章大概是这…

    读后感 2022年10月21日
    65
  • 《平如美棠》读后感1000字

    与这本书相遇,纯属偶然。我很感谢上一本书《看见》,也感谢柴静。这大概是一种连锁反应:读《看见》,上网搜柴静采访的视频,迷迷糊糊地点了饶平如先生那一期,看了采访才知道有这本书的存在,…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4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