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第一卷读后感800字

《易中天中华史》第一卷读后感800字:

坦白说,刚开始读这卷的时候,心里是懵的。尤其是在看到易中天先生说,“女娲之前第一个女人是夏娃”的时候,心里还纳闷了一下:夏娃是谁啊?

心念一转之下,才惊觉想到:那不是西方圣经的故事嘛?我们不是在看中国人的起源吗?易先生写串了吗?而且,越往下看,这些西方的元素还越来越多了,伊甸园,那条狡猾的蛇,甚至是阿波罗,酒神逐一登场,不断穿插在文本中,担负着或重或轻的角色。简直要让人搞不清这到底是不是关于中华的历史了?

嗯?等等,好像这里就是关键。易先生在这里好像想向我们展示的,还真就不只是中华的历史,而是更想要向我们介绍的,是“人”从蛮荒走向文明的逻辑。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祖先即是其中的一份子,所以和世界上其他民族之间具有共性,又有自己的选择和作用。而易先生的这套历史的独到之处,也就在于对这个共性的建构的视角,不同于一般的物质发展的视角。他关心的,是神话背后的隐喻。

神话,用他的说法,是先人有了自我意识后,为了回答“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样的终极问题,而创造的一套故事。在这样的叙述里,蕴含着先人的经验和思考。重新去审视他们的叙事架构,就是为了要把握其中人类演变的历程,同时去除其中精心编制的谎言。

所以,这本书总是绕不开對神话中的种种符号的解构,要么通过对字义的回溯,要么配合考古的文物,一点点厘清那些符号背后真正的指代和含义。比如对女娲的崇拜的背后,蕴含着原始人对女性掌握了生死的崇拜。并通过符号的产生和流变,去判断当时社会上出现的种种变化。

虽然,我们可能都以为我们已经知道远古的大概历程,从氏族到部落到国家,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但是,这本书,它像是在传统的文物视角以外,确切地说,是从对符号和文化的挖掘的角度中,重新发现了人类的这一历程。

而这是很有意思的,因为历史,从来也不是只有一套叙述的方式。作者:思辩Eason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7801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哈佛凌晨四点半》读后感500字

    谁都可以了不起——《哈佛凌晨四点半》读后感500字: 周末,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哈佛凌晨四点半》,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谁都可以了不起,对我产生了很多启发,让我感悟深刻。 这本书讲述…

    读后感 2023年2月16日
    29
  • 顾拜旦《奥林匹克精神》读后感2000字

    我们始终慈悲 ――读顾拜旦《奥林匹克精神》有感 前段日子,迟来了一年的东京奥运会方才落幕,中国的奥运健儿们携八十八枚奖牌荣归故里。短短的十几天内,全国人民的心齐聚在东京奥运赛场小小…

    读后感 2022年6月1日
    1.5K
  • 读《小猪唏哩呼噜》有感500字

    【第1篇】 《唏哩呼噜》这一本书,是我读过的课外书中我最喜欢的一本。 大概内容是这样的:有一天,猪太太给猪先生生了一大窝孩子,猪先生可乐坏了,此时我想:猪先生小的时候数学成绩肯定不…

    读后感 2022年6月24日
    112
  • 读《玻璃杯里的跳蚤》有感400字

    今天,我读了一篇小短文,短文的名字叫《玻璃杯里的跳蚤》。 短文里讲:一位实验者把一只跳蚤放到了一个杯子里,跳蚤马上跳了出来。实验者在杯子上面加了一个盖子。这回跳蚤重重地撞在了上面。…

    读后感 2022年7月13日
    295
  • 读《男生贾里全传》有感300字

    【第1篇】 《男生贾里》是一本小说,用轻松、幽默的语调描写出了贾里的特点;颇富正义感,爱出风头。有时还跟鲁智胜争风吃醋,有时又为妹妹打抱不平。最有意思的就是让人感到忍禁不禁贾家的大…

    读后感 2022年7月20日
    108
  • 读《拔苗助长》有感400字

    ,你们知道《拔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吗?先让我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在宋国有一位农夫,他很关心自己种的庄稼,每天都到田里去看。见禾苗长得很慢,心里很着急。他开始整日思索让禾苗快些…

    读后感 2022年6月17日
    11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