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我是猫》读后感2000字

阅读《我是猫》读后感2000字:

七月份写了一篇故事《我是猫》,那时便已看完夏目漱石的小说《我是猫》,断断续续大约用时一月有余。读至一半才觉着甚好,突发奇想要写篇书评,为免评析起来有失偏颇,闹了笑话,遂二次研读,果真大不一样。

初次读完,就在网上搜索此书的简评,大体和我的意见别无二致,且越看越兴奋。我好像很喜欢这种操作?全书围绕主人和他几位朋友的日常,从猫的视角去描述和评论。后续看见有人评论是围绕着寒月和金田小姐的婚事展开的一系列故事,似乎也有些道理。

主人苦沙弥,符合多数人形象的一个角色。身为学校的教员,十几年如一日的不思进取,胡乱翻译英语糊弄学生,导致闹了笑话。虽然直线上没有发展,他对横线上的追求却是源源不断,什么绘画啦,诗歌啦,戏剧啦,每样都乐得参与。但别指望他学有所成,毕竟他和我们一样,是会在睡觉前拿上厚厚的书本,没看几页便酣然大睡的人。

他固执,即使有胃病也要找了各种借口来吃果酱年糕。他好面子,将小偷认作警察毕恭毕敬的问候,事后坚决不承认弄错了对象,还以为自己的坚持赢了迷亭而沾沾自喜。他自私,为了不花钱陪妻子听音乐会,神乎其神的称自己病了。

他双标,肆意嘲笑妻子的秃头,却又将自己头上的斑点遮盖起来不让妻子知晓。他没有责任心,看着女儿们将饭桌弄得一团乱,他依然能神态自若的吃饭。他冷漠,因为教师不会失业,所以漠视学生的求助,学生是否会退学会挨骂皆与他无关。

他愚昧,认为自己看不懂的事物便是崇高的,有价值的。他清高,面对实业家的威逼利诱不曾低头献媚。他厌世,未来的人也许提及死亡,就想到自杀。

死是痛苦的,但是如果不死则更痛苦。神经衰弱的人,生比死更痛苦,所以始终嘀咕着死的问题。这并不是因为怕死而犯嘀咕,而是考虑怎样死才最好。不过一般人不够聪明,总是听其自然,置之不管,这样一来二去的结果就是被社会捉弄死了。但是有一种特殊的人,他不满足社会这样零割碎卖地捉弄死。他非要考虑怎样死不可,经过种种研究的结果,必定会想出一个崭新的妙招,所以今后世界上自杀者将越来越多,而且这些自杀者肯定都会以独创的方法离开人世的。

当真是活得矛盾不清的一个人。前段时间看微博,一博主提及到,多数人活着并不是怕死,只是怕疼,如果有这么一个按钮,只需轻轻一按,人就可以消失了,那么世界上大概会有三分之一的人离开。

接下来讲一讲我最喜欢的人物-迷亭君。他乐于开玩笑,讲一些不着边际的话。比如开篇提及较多的“橡面坊”“孔雀舌”等,他以捉弄人为乐趣,当然被捉弄的人多半是不长脑吧。东风君听迷亭提及“橡面坊”“青蛙肉”便以为他留过洋,金田夫人听迷亭说自己是某某的侄子便对他礼貌之致。

他最擅于插科打诨,比如他和苦沙弥打赌写不出著作便请对方吃西餐,完了没事人儿一样过了半个月到该兑现赌注的时候,他竟说些什么是记忆力出了差错,并不是意志力输了的话来推脱。

我喜欢他,大概是他在文中较为尊重女主人,也总讲些有趣事逗弄她。如他所言,他的思想是走在最前沿的。依照己所不欲施于人的道德法则,读后感www.simayi.net想到死便想到自杀,自杀变他杀。这样,如果活着就是痛苦,他人慈悲为怀会按照你所希望的去办,你只需在门口贴张条子,写上本宅有个希望被打死的人即可。(原文里提到了警察,怕死鬼等,应该是和当时的战争背景有关)

人在别人很难损害自己这点上,的确是强大了。但在不能轻易向别人动手这点上,又明显地较过去软弱得多了。个人变得强大,当然会使人高兴,但变得软弱,谁也不甘心。所以一方面固守着不许别人侵犯我的一根毫毛,同时又想哪怕能侵犯别人的半根毫毛也好,硬是想要加强自己原本软弱的地方。这样一来,人与人的空间就没有了,或者就感到非常不自在,于是父母和孩子分居,兄弟姐妹分居,再然后只能是夫妻分居。

因为若是一切按丈夫希望行事的妻子,那就不是妻子,就成了玩偶啦。愈是贤妻,个性就愈强烈地发展,愈发展就愈难和丈夫合得来。这样,人类会发觉夫妇合居在一起对双方都没有好处。

最近三观比较受冲击的是听到别人在讨论0pen relationship。人的一生不可能只爱一个人,也很难只和一个人度过一辈子。人们来到这个世上便是为了体验一遭的,自然不愿意早早放弃了无数的选择。古时候是单方面的open relationship, 男人三妻四妾,而随着社会发展,女人不断的在思想上进化自己,她们拥有事业心,懂得独立自主,不再依附取乐男人。所以她们开始谈人权,谈尊重,这下男人们不乐意了,你有子宫就得生孩子,有xx就得被xx。他们永远的停在了原地,甚至连基本的责任心都丧失了。

“不能透彻识别真理的人,很容易被眼前的各种现象束缚住,动不动就将泡沫一般的梦幻当成永久的真实,所以如果有人稍微讲点离奇的话,立刻当成玩笑”

即使洒脱如迷亭君,也未必是真如他想象世界里的无忧无虑。再来说一下寒月这个人物。初读之时对此人印象不深,大约觉着是一个木讷理工男形象,网上对他的评价也大抵如此,不惧权贵,不慕荣华。

再读前半部分,却有了不一样的见解,也让我真正领会“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仅多读一遍便感受如此之深,也许三阅其卷又会推翻之前的看法,但不管那么多了罢。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7997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荒岛历险读后感400字

     数学的重要 ──  读《荒岛历险》有感 有这样一本书,他给予我力量,给予我智慧。它就是《荒岛历险》。《荒岛历险》是由数学教授李毓佩所创,内容包含有大量的数学知…

    读后感 2022年5月30日
    215
  • 读《世界因我多温暖》有感300字

    星期天,我有幸读了一篇好文章,题目叫《世界因我多温暖》。 这篇文章用优美抒情的语言告诉我要学会感恩。感恩父母,他们给了我生命;感恩世界,它给予我一个多姿多彩的大家园;感恩,它给了我…

    读后感 2022年6月3日
    1.1K
  • 《钱堆里的男孩》读后感800字

    今年我读了很多书,但我最喜欢的是《钱堆里的男孩》,它是由英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大卫??威廉姆斯所写。我很爱读这本书,甚至可以说对它爱不释手,有时间时总会拿出来看一会儿。 《钱堆里的男孩…

    读后感 2022年7月1日
    97
  • 《不必交谈的时刻》读后感_700字

    《不必交谈的时刻》读后感700字 不知不觉读完这本书,当时是坐在车厢里,为工作在路上飞驰。 读它都是早上上班的那半个小时,其余时间不碰它。 读完这本书的时候,工作也结束了,都是在同…

    读后感 2022年8月31日
    95
  •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45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我感到无比的愤怒和惋惜。 圆明园是一座金碧辉煌,举世闻名的皇家林园,也分三个园。为圆明园,长…

    读后感 2022年10月21日
    91
  • 《红铅笔》读后感

    这本书在收到后,当天就拿回家交给九九,九九当时就非常的喜欢,爱不释手,用了两天的时间就读完了这本书,因为最近几天我比较忙,所以没来的及第一时间发读后感,很是抱歉。今天,时间比较宽松…

    读后感 2022年7月17日
    7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