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论语》读后感1000字

读书之《论语》读后感1000字:

《论语》这本书,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们将平日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一些言行合为一处而成的,其中孔子的言论、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甚至有了专门的学派:儒家。

孔子没有留下任何一本可以完全证明是他写的著作,我们了解他的思想,仅仅能从《论语》中寻找线索,可见这本书的历史价值。

《论语》中,多为孔子讲礼、仁、君子之言语,也有许多评价名人的话,但我觉得,我们读《论语》,应将重点放在孔子以老师口吻说的话上,这样,如同他穿越时间,在向我们讲课一样,让我们明白事理。并且,在这些话中,孔子所提倡的大多数都是我们普通人做得到的,是有益处的,何不试试呢?

比如整本书的第一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我最喜欢的章节之一。

它分三句,我认为第一句其实是提倡不读死书,即学习知识、道理,不能一直存着不动,最好时不时去实践一下,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确实,我也试过几次,其中印象最深的一次是运用刚学的简便运算,对着长长的收银条快速帮爸爸完成了核对,我真的感到很高兴。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认为是劝我们要珍惜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因为彼此之间能获得快乐;如果有朋友从远方来看望自己,自己感到快乐,是因为知道朋友在乎和珍惜自己。也许,有朋自远方来,古人会比现在的人更加感到快乐,因为他们与朋友的每一次相聚和离别,都有可能是最后一聚、最后一别,交通不便是他们最大的敌人,我所在的四川省,古人就曾说过: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认为是劝我们不要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他们诋毁自己,可能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真实动机,读后感m.simayi.net不了解自己,并非恶意伤人心。如果真是这样,那就不必生气了,为什么非要让别人了解自己?孔子这句活中,提到对“君子”(我认为是指道德高尚的人)的一点要求。即做到“人不知,而不愠”。

在整本《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到了对君子的要求,但每次不尽相同,有时为了突出君子的高尚,孔子还以“小人”(我认为是指道德较低下的人)与君子作对比,如:“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我觉得,虽然身处两千多年后,我们仍然可以用《论语》中君子的道德标准来规范自己,尽力去做一个现代的“君子”。

《论语》中可以引申出很多东西,里面运用古文讲述的道理也可以让我们思考良久,我只是尽自己的能力写出了对《论语》中一章的片面理解,已经有一些字数,可见整部《论语》及孔子学问的深奥无比,很难理解透彻,孔子的弟子子贡也说过:“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作者:张树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082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变形金刚》观后感400字

    今天我非常高兴,因为我去电影院观看了一部非常精彩的电影――《变形金刚・2》!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一名大学生山姆在上次“火种源”战争中得到了一块神奇的“火种源”碎片,但自从他得到碎片…

    读后感 2022年7月14日
    121
  • 读《万年牢》有感400字

    新凤霞的是在天津做糖葫芦的,因为他用的是最好的材料、工具,所以,他的糖葫芦非常有名。他做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就叫“万年牢”!他的糖葫芦出了名之后,一位大老板请他去柜上…

    读后感 2022年6月3日
    136
  • 《持续的幸福》读后感_900字

    《持续的幸福》读后感900字 在生活中我们似乎总是关注消极的部分,就连公众号经常看到的测试都大多数是“测测你的抑郁指数”之类的,然后我们测验后感慨道:啊,我的确抑郁了,我这匹风中的…

    读后感 2022年9月2日
    160
  • 《妈妈,我爱你》读后感500字

    是谁十月怀胎,孕育了我们的生命?是谁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细心呵护我们的成长?又是谁在我们最无助、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始终陪伴左右? 答案毫无疑问,是。 们,你们是否曾经轻靠在自己的肩…

    读后感 2022年7月2日
    114
  • 《大漠狼孩》读后感_700字

    《大漠狼孩》读后感700字 狼养人孩,人养狼崽。      近期一直看自然生灵的种种故事,几乎都少不了狼的身影。或许是因为,人们印象中的狼,都是贪得无厌,阴险狡诈。人与狼斗智斗勇,…

    读后感 2022年9月2日
    134
  • 《聊斋志异》读后感_1000字

    《聊斋志异》读后感1000字 兜兜转转,前后经历了32小时15分,跨越了将近两年,终于看完了。发现我一百多个书友中就我一个人在读,总的读者也不多,这时看完倒也像是“前辈级”人物了。…

    读后感 2022年9月6日
    29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