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读后感800字

读书之《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读后感800字:

文:东篱;题外话:近一个多月的奔波、忙碌、适应,如今算是尘埃落定。一直在犹豫要不要继续写完这些笔记,终于还是忍不住在今夜继续敲击键盘——尽管,我已失去了言说的身份,但无论怎样,打开的书,总得看完。

第二种素养:农夫的身手。共收录《农夫的身手》、《从野人生活出发》、《天将明之师范学校》、《武八股》四篇文章,除考察江宁县立师范学校所写的《天将明之师范学校》较长一些之外,其余三篇都是很短的文字。

和前一项素养一样,这一项素养,依然不会在其他专讲教师素养的书中见到。

教师首先得有健康的身体,其次呢?就是教学范围的东西了吗?至少在陶老先生眼里,还不是,得先能养活自己,如何养活自己,那必须有“农夫的身手”,尤其对于乡村学校教师而言,更是如此。

所以,他对江宁师范学校的诸多做法表示了高度的肯定:进门就对“学生买柴图”印象深刻,然后是学生干农活、烧饭做菜等等诸多表现也让他大加赞赏,最后肯定这所学校“有贫而乐的精神”、“有学小学的虚心”、“有远大的前途”。

时至今日,“农夫的身手”更有着特别的意义。如今的孩子,养尊处优惯了,大多已经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习惯了各种现代化的工具和设备。更甚者,从出生起就没有沾染过泥土,只知道超市里可以买到大米,却不晓得泥土里可以长出稻子来。·不仅孩子如此,近年来新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生活无法自理”的大有人在,常常忍不住感慨,这究竟是时代的进步还是退化?

幸好,不少有远见的教育者似乎也关注到了这个问题。身边的好多学校都开始了走向田园、亲近自然的探索,如汉庄的“诸葛庐”、如芒宽的“田园厚生教育体验中心”……曾有幸到“诸葛庐”参观过,一个最大的感受是——学校领导在打造这些文化的时候,都是基于对教师发展、对孩子成长关注的角度,而不是一场“作秀”。

再往大一点说,整个隆阳区目前正在倾力打造的“田园教育”,便是一场教育的回归,让教育回归到其“育人”的本质上去。

唯有扎根泥土,方有仰望天空的可能;唯有脚踏实地,才有所谓诗和远方。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114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搞定:无压工作的艺术+提升工作与生活效率+平衡工作与生活的艺术(全集)》读后感_500字

    《搞定:无压工作的艺术+提升工作与生活效率+平衡工作与生活的艺术(全集)》读后感500字 读“前言”部分看时到了一条“不打算看下去”的评论。 对我好像有点影响。 看原版时虽然有些看…

    读后感 2022年9月2日
    93
  • 读《渔夫和金鱼》有感200字

    《格林童话》中的《渔夫和》是我最喜爱的一篇童话。讲述的是一个渔夫放了一只小,小金鱼为了报答渔夫,答应渔夫可以满足他的一切愿望,可是老太婆太贪心了,她的愿望大大超出小金鱼的能力范围,…

    读后感 2022年7月30日
    138
  • 《成语故事》之滥竽充数读后感100字10篇

    《成语故事》之滥竽充数读后感100字10篇: 王铭昊阅读第225天《成语故事》之(滥竽充数)齐宣王爱听竽合奏,南郭不会吹竽,但他参加了,南郭一直混在里面。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爱听竽…

    读后感 2023年2月8日
    54
  • 《朝花夕拾》读后感400字

    【第1篇】 《朝花夕拾》的作者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他就是鲁迅先生(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汉族。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

    读后感 2022年7月10日
    98
  • 读《童年》所想到的…

      阅读与分享:读《童年》所想到的……   ——当侵害伸出魔爪……   阅读包含了很多重含义,比如阅…

    读后感 2022年9月22日
    77
  • 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有感600字

    我们曾学过不少叶圣陶的作品,今天,读了这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以后,我们对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不由地产生了崇敬之情。 粗粗浏览了一下全文,初读只觉得这篇作品只是在间接地教我们该如…

    读后感 2022年6月1日
    19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