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论与中国美学》读后感1000字

《中国画论与中国美学》读后感1000字!

作者:墨之旸

在刺梅花下,听了一个春天的喜鹊叫,晒了一个春天的太阳,也读了一个春天的艺术美学。这是我读过的最厚的一本书,1111页,陆陆续续的读书摘要竟有一万多字,只是,当坐在这想正儿八经地写几句读后感时,却又觉得捉襟见肘,怕自己未读懂,也惭愧自己太浅薄。有人很喜欢“梅花三弄”,我也姑且拨弄三下吧。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读一本书,犹如走进一个世界,翻开艺术美学的那刻起,我就有一种“迷失”感,这种感觉从开始一直伴随到最后,但它令人陶醉,流连忘返。“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无处不是诗意,无处不是艺术之美和哲思,它不是缓缓流淌的小溪,更像是飞流直下的瀑布,你想到想不到的,它都应有尽有,滚滚而来,你甚至来不及喘息,来不及思考,唯恐错过什么,只愿跟着这湍流去发现、去感受、去恣意奔放。在这一弄里,我根本无暇去顾及那青青脉络,更何况“语忌直,脉忌露”,我像是个采蘑菇的小姑娘,完全迷失在了大森林里。

“旧学商量加邃密,新学培养转深沉。”读这本书很大的一个触动是作者的“较真儿”劲和学术风格,细腻、严谨、考究,每一个概念,哪怕一个字,都极其细致入微地从各个角度来考证,阐释地清清楚楚,引用的每一段文字也都在章节后列示地详实明了,或许也只有学者能做到这份上了。从儒释道思想基础到天人物我的宇宙意识,从自我生命情调到艺术体验和审美,从诗禅书画到篆刻、音乐、戏剧、建筑,从中到西,无不包揽,“性情散而为万物,万物复聚而为性情”,这已不仅仅是作者博学广识的体现,更有一份学者的情怀和执著在其中。

“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读完时空篇,我突然觉得作者是孤独的,他真正的知音应很少,他的文字,像是住在他心底的另一个自己,虚幻而近乎完美,真切却又不易触及,"书窗梦醒,孤影遥吟",正若此!但这种孤独并不是悲观、消极的,就如这段文字一样,"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唯我爱竹石,即竹石亦爱我也。"事物的味道作者尝得太早了,太早通透了,也早已懂得了与生活、与命运、与无常达成和解。他的知音应是古人或故人吧?虽已不在,但却如恒星一般照亮夜空。

“神理流于两间,天地供其一目。”思想、意境、范畴、创作、体系、影响与互通,作者从这从六个角度,用二十四个章节,读后感www.simayi.net来阐述中国艺术美学,横向来看,这六部分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但与之相交织的也有一条条纵向的线,贯穿着每一个章节,只是,“如镜中之影而无滞,如水中之色而无迹,如空中之音而无形”罢了,不同的人可能看到不同的线,或者感受到的强度不同,或思想,或诗意,或书画,或音乐……“古木苍苍,水云淡淡。到者方知,非墨非幻。”

最后,想再提一下这本书很别致的一个地方,引论部分包括六个小话题,七十一页,引论及后续的二十四章,开篇均有两句引子,一中,一西,值得品味。

读完的书,就像刚从田野里采摘的花,放在身边,偶尔随手翻看,就像能闻到正散发着的阵阵花香。最后,书里的文字,就像光和盐,融化到了自己的生命里,就如渐渐淡去的花香,没有消失,却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着。

到者,方知。感动,长在。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212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超级呼噜侠读后感800字

    正义必将战胜邪恶――读《超级呼噜侠》有感 在愉快而充实的假期里,我这个超级书迷结交了一个好――超级呼噜侠。哈哈,这个超级呼噜侠可不是我身边的好哦,他是作家许诺晨笔下《超级呼噜侠》这…

    读后感 2022年6月20日
    142
  • 读《无字书图书馆》有感作文600字

    一个有梦想的镇子,就是一个充满希望的镇子;一个会读书的人,就是一个会进步的人。 书籍,是我们接受知识最良好的渠道。如果没有书,人类的知识面将会逐渐缩小,将会被愚昧所覆盖。然而你有没…

    读后感 2022年6月14日
    146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700字六年级

    【第1篇】 在困境中要有一束光 在这个天气多变的中,我读了来自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完了这本书,我明白了:不管是在哪里,我们都要有一种信仰,去追逐它,实现它…

    读后感 2022年6月20日
    134
  • 《基督山伯爵》读后感1500字

    我平时基本上不去读一些很厚的书籍,这都应该归结于我的过于浮躁,静不下心去看完一本书。我总是以为看这些要花很多很多的时间,所以不愿意把时间花在这些书上。我喜欢文学类的东西,却不去广泛…

    读后感 2022年7月3日
    108
  • 《悬崖之上》观后感600字

    前段时间,我跟一起去观看了电影《悬崖之上》,感慨很多。我们现在生活的“黎明”世界,都是那群无名英雄用“黑暗”换来的。 这部电影以1932年,日军占领东北为背景,为了获得日本人展开反…

    读后感 2022年6月17日
    174
  • 读《父亲的城》之《锦瑟》感悟

    《的城》这本书里有许多好看的文章,文章的内容虽然有的看的不太懂。但是,我都一字一句认真阅读,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是《锦瑟》。 开始阅读时,作者对《锦瑟》做了简单的介绍,然后描写了作者刚…

    读后感 2022年6月23日
    39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