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尔摩斯的符号学》读后感1000字

《福尔摩斯的符号学》读后感1000字!

作者:二手龙利鱼

福尔摩斯作为家喻户晓的小说人物,一度被当作真人对待,他像真人一样被人们研究,他的思想、性格、方法等等都成为了人们研究的对象。福尔摩斯的破案方法无疑是科学的,这在福尔摩斯故事中对这些方法都有着不少说明。而在很多方面,福尔摩斯破案的实践同皮尔士的理论竟成相互对照。按照皮尔士的逻辑系统,福尔摩斯对于事物的“观察”本身,就是一种符合皮尔士系统的“试推法”形式。对细小细节的关注和研究构成了福尔摩斯方法的基础,依照广义的符号学的看法,这些细枝末节、这些犯罪现场留下的痕迹,其本身就是一种符号。而福尔摩斯依据观察所得而进行的猜测、假设、推理,其本质上就是对符号的运用。

本文依托福尔摩斯在《红发会》中的一处推断,归纳福尔摩斯破案中所体现的符号学特征。在这个片段里,福尔摩斯与一位叫威尔逊的先生谈话,福尔摩斯作出了有关威尔逊先生的背景和生活方式的惊人准确的判断;因右手肌肉比左手发达看出其曾干过体力活,以别针看出其共济会员的身份,以袖子上的补丁看出其热爱写作,并通过手臂上的刺绣看出其曾去到中国。

由此简单推断我们可以感受到,我们的生活浸透在符号里面,“符号弥漫”已成社会趋势。符号是人类存在的本质条件,威尔逊先生的身体特征,身上衣服的细节都成为了一种符号,而这些符号都成为了威尔逊先生用以区别他人的特征。而除去福尔摩斯观察到的符号,威尔逊先生是否携带其他符号呢?答案是肯定的。福尔摩斯基于自己的实际经验对威尔斯先生所携带的符号进行甄别,判断,而在福尔摩斯经验之外的符号,则无法被福尔摩接受。符号被认为是携带意义的感知,无法被感知就无法携带意义。但威尔斯先生身上的此类符号,并非没有价值,只是之于福尔摩斯而言,是一类“潜在符号”,但如果有人接受了这类符号,其被解释出来,即赋予了意义。

片段中,威尔逊先生听完福尔摩斯的判断,大为惊奇。如果不是福尔摩斯的提醒,威尔逊先生恐怕不会注意到自己身上的小细节已成为他向外界发送的符号。读后感www.simayi.net在此我们可以得出,解释意义的不在场是符号的前提。如果意义已经在场,即被人解释出来,我们便不需要符号了。如福尔摩斯以鞋底镶嵌的泥类甄别两名犯罪嫌疑人,他招呼华生看一名犯罪嫌疑人脚底的红泥,并不是红泥不在场,而是福尔摩斯认为华生没有注意到红泥。回到片段中,威尔斯先生叼着烟卷,福尔摩斯判断其爱抽烟,威尔斯先生没有表示疑惑,因为他作为主体已注意到这处符号。强调符号的在场,反而说明符号的匮乏。

但同时,在福尔摩斯判别的过程中,读者自然会担心福尔摩斯遇到“判别错误”的境遇,因为符号都是片面化的。符号的“解释距离”要求了其永远不可能和对象一样。在将物符号化时,我们得到的不是全面的理解,而是将某种细节诠释为意义的“简写式”。“符号再现”与“经验实在”有着明确区别,经验世界要求“细节饱满”,符号再现则不会呈现如此“饱满度”,它不具备经验世界所具备的“完整潜力”,这也决定了任何的符号再现,必定的都是片面化的。所以福尔摩斯的判断也必然存在“失败”与“误解”的可能性,威尔斯先生手臂上的刺青除去带有“去到中国”的符号意义,仍带有其他意义,福尔摩斯的解读必然是片面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220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地心游记读后感100字

    《地心游记》读后感 读书会让人增长知识,让人更加聪明。 里,我读了很多课外书,其中有一本叫《地心游记》,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的儒勒。凡尔纳,他是19世纪享誉世界的科幻小说家,被称为“…

    读后感 2022年6月23日
    169
  • 哈佛凌晨四点半读后感600字

    拥有自信,你就成功了一半――读《哈佛凌晨四点半》有感 1636年,一座研究型大学在美国赫然崛起。几个世纪的风雨过去了,它渐渐成为了世界学子们的理想殿堂,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如同一座岿…

    读后感 2022年7月5日
    311
  • 读《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800字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800字: 最近一段时间很懒惰,不想读书,不想学英语,不想上班,运动也少,就希望活成一只猪,吃饭、睡觉,比猪有理想的是,希望多一只手机,可以看新闻看电影看小…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30
  • 读《昆虫世界》有感300字

    小的时候,我就发现昆虫的奇妙了,各种昆虫都有自己的方式,当时没想太多,只是觉得好玩。 长大了,读书了,才渐渐明白,昆虫世界也像人类一样复杂。有一天,我在图书馆里挑书,发现了《昆虫世…

    读后感 2022年6月19日
    148
  •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3000字

    愿千帆过尽,终遇良人——《傲慢与偏见》读后感3000字: 我很少接触英国作家的著作,原以为马尔克斯的现代魔幻主义是最吸引我的。但当读完《傲慢与偏见》时,我发现这种浪漫现实主义也是十…

    读后感 2023年2月15日
    39
  • 「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读后感2000字(2)篇

    作者:尤瓦尔·赫拉利 《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全球瞩目新作,以宏大视角审视人类未来的终极命运。进入21世纪后,曾经长期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瘟疫、饥荒和战争已经被攻克,智人面临…

    读后感 2022年9月5日
    7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