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体重从改造大脑开始》读后感2000字

决定减肥前,大脑“有话要说”!

曾有人这样笑谈人的分类,人,无非分两类,一类是一直走在减肥路上的,一类是喊着减肥却迟迟不动的。当然,身才好怎么吃都不胖的这种人也是存在的。随着人类生活的富裕和稳定,肥胖、节食、瘦身、健身逐渐走入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肥胖者?为何减肥后十分不易保持?有时候我们只是简单的认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摄入过多的能量,所以努力让身体的支出大于摄入就ok了,但实践过程绝对是漫长而折磨人的。

那么,五花八门的减肥方法是否科学可行?为什么有些人可以成功塑身?遗传的影响真的无法改变么?

每种方法都各有千秋,其宗旨也都是围绕摄入卡路里小于消耗进行的,只因少了一节人体代谢运转机制的核心课程,导致许多朋友的瘦身之路走得既坎坷又辛苦。《理想体重,从改造大脑开始》是一本从心理学理论出发,讲述减肥瘦身过程中应该训练和注意的事项,让人彻底明白肥胖除了摄入大于支出这样一个不等式在起作用之外,还有哪些不被我们所发现的秘密在作怪。

书里涉及到的心理学理论涉及到了普通心理学的许多内容和实验,主要包括脑结构和神经递质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作用原理。好在作者运用的比喻很多,而译者的语言也是地道通俗,使得整本书阅读起来不是那么的晦涩。

《理想体重,从改造大脑开始》共分五章,但总体可以归成三块,首先是人体运行机理,即解释减肥的入手点和肥胖的背后原因;其次是具体的操作和计划过程,包括提示和友好建议等;最后是成功后的保持及未来计划。通过这三块内容,让读者从认知了解到实践到最终达成目标,实现自由而快乐的健康生活。

书中有很多从心理生理学和认知心理的角度提出的观点,相较于我们日常的认知来说,颇具颠覆性。《理想体重,从改造大脑开始》中的信息看似琐碎重复,其实是一环扣一环,简单从其中的两点来了解下。

减肥必须锻炼?

这还用思考么?锻炼增加支出,肯定锻炼啊!但是《理想体重,从改造大脑开始》明确说了不!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之所以作者这样说,缘于人体能量代谢的机制,其实作者并非一刀切地要求绝对不锻炼,只是考虑到人体基础代谢的适应能力,如果一直缺乏锻炼者,在减肥初期本身能量就处于入不敷出状态,读后感www.simayi.net如果再加大力度减肥,会迫使机体为了适应而调整代谢水平。这样的后果就是,让你的身体变成超能效机器,用半碗米饭生产出2碗米饭的能量。如此下去,就会出现减肥成功后,稍微吃点,或者停止高强锻炼,则脂肪立马贴上的即视感。

因为我们的大脑为了生存,上万年的进化中生怕我们饿死,而远古时候挨饿也是常有的事,吃饱可不常有。一旦出现危机,大脑一定尽忠职守,千方百计提高机体分解能量的效率,危机调整后就不那么容易调整回来了,我们减肥的努力也将付之东流。

脂肪多则瘦的基因相对少?

众所周知,超重者是不爱运动的,但是相对健康体型的人来说,他们身体里的“瘦素”其实更多,因为瘦素来源于脂肪,当脂肪细胞吃饱了,就会同时分泌出瘦素。

它们在提醒大脑“有力气干活了,咱们可以开工啦!”

只是这个信息在人体传达过程中还没等到达大脑,就被“别人”劫持了。这也是《理想体重,从改造大脑开始》研究的意义所在,只要抓住劫持者,事情似乎就好办了。

接下来要高度集中了,因为即将呈现的是作者的连锁推理路径,虽已经过简化,但不免还是有点费脑。

胖——脂肪多——瘦素多——被过高的胰岛素阻碍——过量分泌——糖——不止是糖——面粉、淀粉、米饭算不算?——粉类的算——为什么?——因为太容易快速吸收——血糖瞬间就飙了——为了控制血糖——分泌胰岛素。

那么问题来了

要不要吃这些东西?难道分泌胰岛素还有错了?——没错,米饭类可以吃,面食建议少吃或不吃——因为分子小吸收快——会促使胰岛素过量分泌——另外不含糖的甜食效果更明显——不含糖怎么甜?——小编骗人!——不不不,是人工甜味素——它们会欺骗大脑去分泌胰岛素——血糖降低——继续欺骗大脑我能量没超标,还可以继续吃——感觉错误,看到含糖美食忍不住

生活中的糖多不多?

多到你躲不过完——怎么会?——几乎所有饭店的菜为了增加美味度都加糖——水果算不算?——这里只说被提炼出来的糖粒粒——还有啥?——面包糕点是逃不掉的——还有酸奶,口香糖——培根肉——嗯说到这里,有种人生无爱的冲动。

所以说,这本书的信息量和脑回路还是蛮大的,正如人体这个精密的运转系统一样,真的是时候好好的了解下我们的身体机能了。

其实作者并非让我们杜绝糖类,只是抵制人工提炼与合成的糖,正常的水果、米饭、玉米、红薯、土豆等,都是极好的食物,而糖之所以被列入减肥禁品,除了它的表面积大,易被吸收之外,还因为糖有类似让人愉悦的作用,凡是让人愉悦的东西皆可成瘾。据书中介绍其成瘾度是某些不可碰之物的8倍。如此可怕的人造美味,可谓是减肥中最大的敌人,甚至当看到与糖和面粉有关的美食时,其吸引力要远远大于牛排、炖肉、闸蟹等高胆固醇美食。

通过上述分析,想必对于本书作者的逻辑有了些许的了解。除了这些认知上的改变之外,还有很多隐藏的惊喜内容,不仅有助于我们改变对减肥的认知,对于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也是一句点醒梦中人。

比如,当你了解到“人在决策时需要消耗能量”这一理论后,那么下一次晚上下班回家,就不要再因为问了句晚上吃什么,而得到“不知道,你做啥吃啥!”或者“烦不烦,你总问我干嘛!”这样的答案时而争吵了。

为什么?因为上了一天班,决策能量早就负数了呗!再换句话说,大脑累了,嘘,该换换思路休息了。作者:婉辰文轩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319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爱丽丝梦游仙境》读后感500字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做《爱丽丝梦游仙境》。    书中的主人公爱丽丝在一个中午与读书时,意外地走进了书中的世界。在那里,她经历了许多奇怪的事,并还结识了会说话的,以及会动的扑克…

    读后感 2022年6月26日
    94
  • 读《白象家族》有感350字

    在我所有的书中,有一本书让我至今难忘,那当然莫属我的小说。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个小迷。 在我读过的所有动物小说中,有一本让我很是着迷,那就是《白象家族》。这本书主要讲了,主人要选新…

    读后感 2022年6月30日
    105
  • 观《传奇王阳明》有感

    周四的中午,我们在教室里看了《百家讲坛之传奇王阳明》的第一集,让我感触颇深。 本片讲述了王阳明从一个五岁还不会说话的孩子,经历了艰辛坎坷,颠沛流离的一生,最后成了继孔孟之后影响最为…

    读后感 2022年6月14日
    157
  • 《三打白骨精》观后感600字

    你以为,你眼里的对与错,就是别人的错与对。    你火眼金睛看的是真相,唐僧看的是心相。    儿时,看一部《西游记》,到现在满满的都是 回忆。    短暂紧凑的剧情前奏,便引出唐…

    读后感 2022年7月23日
    144
  • 《骆驼的脚印》读后感500字

    读《骆驼的脚印》有感 这个我有幸读到《骆驼的脚印》这本书,读完之后,我受益匪浅,懂得了许多道理。 《骆驼的脚印》一共分为了十个故事来讲述。这些故事,会让我们得到快乐,感受温暖,提升…

    读后感 2022年7月28日
    89
  • 《昆虫记》阅读心得300字

    《昆虫记》阅读心得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精神的粮食。读一本好书就像跟一个高尚的人谈话,我们的生活都离不开一本好书。而在今年,我正要一位高尚的“人”谈话,它叫《昆虫记》 当我…

    读后感 2022年7月7日
    11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