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人与海有感1000字

毁灭与创造-读老人与海有感1000字:

《老人与海》这是一部世界名著,还得过诺贝尔奖。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一个老人与海洋打斗85天的故事。当我知道老人已经连续有79天没捕到鱼时,我觉得在老人快放弃之时,会有意外收获,一定会捕到一条巨大无比的鱼,回到自己的住处,这些都是中国电影的狗血剧情。但是当我读完这一本书的事,我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第一,这不是一部电影;第二,那就是在奇迹发生后,但又从老人的手中溜走了;第三,这是一个最大的错误,那就是老人根本压根儿没有准备放弃,他一直坚守着自己的信念——“我”一定会捕到一条大鱼的。

这个老人着实让我佩服。老人生活十分艰苦,每天喝别人喝剩下的鲨鱼油,没有钱买饭吃,就连一个枕头都没有,但他没有自暴自弃,反观他却十分乐观,生活的比一般人还要自在一些。但又为了生计,老人作为一个渔夫,整天要与这一片汪洋打交道,老人与海相比,老人简直像蚂蚁一样渺小,要在这硕大的地盘里寻找食物,这是多么的艰辛呐!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海威明不让老人把巨大的马林鱼完整的带回去?当我思考完这个问题后,我知道这本书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情感了,不是为了赞颂老人是多么的顽强,也不是同情像老人一样穷困的人,而是为了证实老人的一句话:“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这一句话才是文章中的主旨,中心句。

我觉得:海威明将老人塑造成一个没有地位,穷困的人是有道理的,老人可以说比任何一个人都要“低贱”,与社会上层人物做一个对比,如果社会上层人物遇到了困难和挫折,他们就更不应该放弃,退缩,甚至被打败,因为比他们,身份低的还有一个老人,他没有放弃,没有退缩,更没有被打败,我觉得这就是作者的一个目的。为了证实这个观点,海威明才让老人失败,才让老人受到旁人的冷潮热讽,这样又突出了一个积极面对生活的老人。又用马诺林出现,突出老人不仅是一个刚毅的人,还是一个乐观向上和蔼可亲的人。可敬啊!

如今,我们生活在富足时期,没有饥饿的残酷,更没有肉体上的摧残,然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却有不少人因为一点点的小挫折而止步不前,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和相信自己的信念,这是一种多么不好的现象。在这知识爆炸的年代,人才与科技竞争的年代,我们就更应该好好学习,用知识的力量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取其知识的精华来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树立“我能行"的信心和理念,做生活的强者,做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不仅如此,我们更要把握好现在的每一丝机会,像文中这位老人一样,不论在任何绝境下,任何强敌面前,从不言弃,坚持到底,因为前面才是我们要到达的彼岸,努力的方向。“誓与浪涛比高低,千锤百炼见奇迹。”我坚信,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只要把握好机会,坚持到最后,是不会被打败的,就算被毁灭了,毁灭后还可以再创造,但不能被打败!作者:范明睿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404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灵犬莱西》读后感450字

    清早,当我突然听到客厅里传来咚咚脚步声,心想糟糕了,我的书昨晚放在茶几上了,一定是在撕咬我的书。 果然,夏天嘴里还叼着书,两只眼睛看到我来了,快速地躲了起来。 我拿起拖鞋,大喊:“…

    读后感 2022年6月29日
    155
  •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900字

    《美丽与丑陋》 “美就是完整,美就是全能,美就是唯一有生命力的东西。”–题记 闲暇之余,我从书架中抽出那本落满灰尘的《巴黎圣母院》。斑驳的阳光透过玻璃窗细碎的洒在木桌上…

    读后感 2022年7月18日
    117
  • 读《格列佛游记》有感300字

    【第1篇】 这个我读了《格列佛游记》这本书。它主要描写了1699年外科医生格列佛随“羚羊号”出航南太平洋,不幸中途遇险,格列佛死里逃生,漂到了小人国,从此,开始了一系列的奇遇。 我…

    读后感 2022年7月25日
    83
  • 《我是哈拉小公主》读后感400字

    里我读了《我是哈拉小公主》这本书,里面有个故事我非常喜欢,“就是要做美人鱼”。 故事讲的是张贝壳当劳动委员第一天,其他值日生都溜出去玩,就她一个人留下来打扫卫生。她在打扫的时候发现…

    读后感 2022年7月5日
    118
  • 《生化保姆》读后感600字

    守住人品,做一个坦坦荡荡的人――读郑渊洁《生化保姆》有感 这个暑期我读了好多郑渊洁的书,这不,今天我刚读完了郑渊洁的长篇小说《生化保姆》,小说写得非常精彩。  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工…

    读后感 2022年7月12日
    189
  • 张爱玲《封锁》读后感800字

    《封锁》是张爱玲的一篇小说,故事发生在一辆电车上,因为封锁,电车停了,故事就是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中。 故事的男主人公吕宗桢,是华贸银行的会计师,妻子托他带了包子,却不一点为他的形象着…

    读后感 2022年7月18日
    25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