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求共眠》读后感1000字

在虚构与非虚构之间徘徊——《速求共眠》读后感1000字:

作家阎连科出生在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田湖镇,家乡田湖对于阎连科来说就相当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哥伦比亚著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笔下的“马孔多”,他一生都在书写自己的家乡。早年的阎连科写过“瑶沟系列”、“东京九流人物系列”和“和平军人系列”小说,他的作品与自己的亲生经历难分彼此,直到《年月日》的出现,不仅让阎连科暴得大名,而且似乎开创了后来他所说的“神实主义”风格的小说。残酷的自然环境,乡村的俚俗俚语,人性的挣扎与黑暗,再加上阎连科丰富的想象力,他建构了一个虚拟的“耙耧山脉”世界。从《日光流年》到《坚硬如水》,从《受活》到《日熄》,耙耧世界呼之欲出。可是最新的小说《速求共眠》却一反常态,写了一个反“灰姑娘”的故事。

《速求共眠》主要讲得是一个北京大学高材生李静和一个从河南农村来北京打工的农民李撞之间的感情纠葛。北京大学高材生会爱上农民工,这在今天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可是阎连科借用这个故事外壳实际上是来反思今天中国人的内心波澜与人性底线的。一个罗生门的故事,阎连科借用剧本、小说、口述历史、微信、二维码等不同种类的媒介拼凑成一部扑所迷离的小说,看到最后李静到底和李撞之间有没有感情最后也没给出答案。我觉得这是阎连科一次大胆地探索,一次勇往直前地触碰,他是共工,敢头撞不周山,有这种舍我其谁的精神,有这种不服输的精神,在他的文学跋涉上看得出来。

《速求共眠》我个人认为主要是揭示了今天的中国不同阶层,贫与富、美与丑、城市与乡村之间那种无法逾越的鸿沟。尤其是小说中那一夜李静说李撞只要去杀了那个主任,她就愿意和他睡觉——速求共眠,我觉得最精彩的是就是在李撞去杀人与没有杀成人之间这样来来回回,几次三番的对话和心理描写,写出了当今一代人的幸与不幸。无论贫穷贵贱,在面对生活这本大书的时候,谁都可能遇见困境,李静这个北大高材生也是一样,李撞这个农民工也是一样。如果我们非要纠结高材生与农民工的爱情到底可能不可能,我觉得我们就离阎老师的真正目的渐行渐远。“神实主义”从来不注重故事的外部逻辑,而是注重故事内在的潜在关联,有心之人可以读一读阎老师的《发现小说》,我相信大家对于理解阎连科和他的小说世界会有很大帮助。

《速求共眠》有一个副标题——“我与生活的一段非虚构”,我觉得阎连科老师最近几年对于小说技术的探索不遗余力。他的《炸裂志》、《日熄》和《速求共眠》里边都有一个阎连科、阎伯,甚至有人指出《风雅颂》中的杨科与“连科”也是音型相似,阎老师真是穿梭在虚构与非虚构之间不断地徘徊,一真一假,一虚一实,让我们领略大师的语言魅力所在。我觉得《速求共眠》并不是一次大大的倒退,而是一次前进,一次对于中国小说发展的大胆前进。作者:商彰超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406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八十天环游地球》有感450字

    【第1篇】 读完《八十天环游地球》后,我感到回味无穷。福克先生花了高价环游地球一周,他最终赢得了赌注――金钱。福克先生充满了信心,相信自己不会被种种困难所压倒,相信自己一定能环游地…

    读后感 2022年7月28日
    114
  • 《父与子全集》读后感400字

    【第1篇】 我读了一本书,名叫《父与子全集》,它里面讲得很搞笑。 比如,书上有一个故事,圣诞老人走进孩子的房间,送礼物了。儿子正在挑礼物,这时,又进来一个圣诞老人。第一个圣诞老人问…

    读后感 2022年8月2日
    100
  • 千年一叹读后感800字高中

    千年之叹 有一段旅途,它出自万里恐怖中的生命重压,它凝结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它带给我们人性与生命的思考……蜿蜒在脚下的,是漫天飞扬的尘土,和着在流年间消失却依然耀眼夺目的古国文明,汇…

    读后感 2022年6月23日
    101
  • 情解红楼作文700字

    悲情,揉碎多少痴心愁肠,化作点点泪光,洒遍满天星空。——题记 记不得在哪本书上看过这样一句话:“要想感动读者,就要先刺伤读者。”初听觉得过于夸张,为什么读你…

    读后感 2022年8月8日
    80
  • 《花季雨季》观后感400字

    【第1篇】 “青春时期的任何事情都是考验。”我们在这个时候必定会遇上一个个考验。正如本书中的谢欣然,小小年纪就已经面对了求学、工作、处世等多方面的考验。正是这考验,让她的青春充满色…

    读后感 2022年8月8日
    78
  • 读《白夜行》有感2000字

    读《白夜行》有感2000字: 时间一晃,七月就要结束了,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我觉得自己是熬过来来的,不仅是因为工作的关系,还有关于朋友以及自己的身体。 我记性不好,大概是六月的时候吧。…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2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