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读后感1000字

《兄弟》读后感1000字:

前些时间在同学的推荐下看了余华的《兄弟》。有些好的东西,就是让人想要一口气读完,可读完后,心却久久不能平静。《兄弟》这本书给我的就是这种感觉。

小说上部描述了在狂热、浮躁,冤假错案满天飞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一对患难夫妻不离不弃,荣辱与共相濡以沫的感人至深的故事。而两个小主人公之间纯朴、执着的兄弟情更是让人动容。正是这些人间的至纯真情,吸引着读者不断的往下看。上部塑造了一个完美的人物:宋凡平,一位身高一米八五的中学老师。在一次刘镇的最高规格的篮球比赛上,一记惊世骇俗前无古人的扣篮成了当地的英雄,并自然地获取了李光头母亲李兰的芳心,没多久两人便成了亲,李光头和长他一岁的宋钢也成了好兄弟。

文革刚开始,宋凡平还是一个威风八面的旗手,后来被认定为地主后代,受到常人无法忍受的折磨。李兰去上海医院看病,尚不知宋凡平已经成了阶下囚。后来,宋凡平为了履行去接妻子的诺言,不顾一切地从大牢内逃跑,却被赶来的红卫兵在车站活活打死。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那种血肉模糊的画面,让我潸然泪下。那个时候的人命就如草芥一般,说不要就不要了,多么残忍呐。

再后来,李兰回到刘镇,面对丈夫的死讯,她不哭不闹,可谁又知道她的心早已跟着丈夫去了天堂。按刘镇的风俗,女人死了丈夫一个月之内不能洗头,李兰却整整七年没有洗头,只是一直在头上抹发油。没人知道她对宋凡平的爱比海还要深。李兰在李光头十四岁那年得了尿毒症,临死前她对宋钢嘱咐要好好对待李光头,不要让他走上歧路。结尾,宋钢在李兰的墓前,哭道:“妈妈,你放心,我会一辈子照顾李光头的。只剩下最后一碗饭了,我会让给李光头吃;只剩下最后一件衣服了,我会让给李光头穿。”

特殊时期的爱情和友谊总是令人感动的。

下部写得相当现实,甚至有些冷酷。从李光头自私自利,为达到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兄弟的感情,到宋钢与林红终成眷侣;从李光头辛苦创业由穷苦不堪到富甲一方,成为刘镇的GDP,到宋钢到处流浪兜售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药品。还遭受身体上的折磨,辛辛苦苦赚了三万块钱想和妻子过好日子,回家却发现妻子已经跟了自己的兄弟,绝望下卧轨而死。让人读来忽喜忽悲,突然高兴至极,突然又抹眼泪。以至于我在看这本小说时,我父亲都觉得我莫名其妙。

正如余华先生自己在后记中写的一样,下部写的是一个伦理颠覆,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的时代,虽然夸张了些,但也深刻的反应了现在现实社会的一些丑陋的社会现象,值得我们去深思。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如何在一片浮躁中把握自己的心灵,从容地走好属于自己的道路,这才是余华先生的《兄弟》给广大活在富与穷之间的人们的启示。作者:赵苏燕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426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物语终焉》读后感_800字

    《物语终焉》读后感800字 其实凑佳苗写的不仅仅是现实与梦想的冲突,还有自然与自我、灵与肉之间的一个关系,更确切地说是为了找到它们之间的平衡。 梦想是寄托感情的,现实就多了烦闷与欲…

    读后感 2022年9月14日
    100
  • 《福尔摩斯探案集》读书笔记600字

    【第1篇】 关于成功的推理――重读《福尔摩斯探案集》有感 这个周末,我又重新捧起《福尔摩斯探案集》这本书,书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让我手不释卷。 福尔摩斯是英国…

    读后感 2022年7月19日
    116
  • 读《你在为谁工作》读后感600字

    读《你在为谁工作》读后感600字: 近日,在医院组织的“书香三八,读书活动”期间,我读到了《你在为谁工作》这本书,读后让我顿时深有感悟,感觉受益匪浅。 这本书主要阐述了我们为何要努…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21
  • 《生命流泪的样子》读后感900字

    生命的颜色 ――读《生命流泪的样子》有感 “啪”又停电了,拿着一截红蜡烛进了我的房间,写着作业的我被沉重的脚步声打断了思路,忍不住大声吼道;“你就不能安静点吗?”愣住了,嘴角动了动…

    读后感 2022年7月29日
    80
  • 《七天》读后感500字

    【第1篇】 在广州的旅行中,我用一些空余时间看完的这本书,这本书作者是马来西亚徐友斌,金波、曹文轩和安武林联合推荐的。这本书写得很感动人心,建云在危险时候能放下家族恩怨、家族与家族…

    读后感 2022年7月30日
    126
  • 《红军长征》读后感300字

    今天,我读了一本关于革命的书–《红军长征》。  《红军长征》进述了红军与雪山和草地的艰难历险。在这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一位叫小董的女孩子。年仅十三岁的她就参加了…

    读后感 2022年5月25日
    17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