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有感1000字

读《大学》有感1000字: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翻开《大学语文》第一篇,便是选自《礼记》第四十二篇——《大学》。可此“大学”非彼“大学”。大学,是青年人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站。我们在大学中学习理论知识,增加社会见识;在大学中广交朋友,初识社会。而《大学》这篇文章,正是芊芊学子修身养性的必读之物。

汉武帝曾言“以史为镜”,历史年轮中的是是非非“可正衣冠”。学习《大学》亦是如此。《大学》主要概括了先秦时期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我认为,大学生在这篇文章中最应该学习的,便是其中所提及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方面。

排在“八条目”之首的便是“格物、致知”。现代人偏向于将这两个词连起来用作成语。但在我看来,这其实是两个过程。古人曾云“格物”有三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三重境界是依次递进的,并不是说“格物”就是从表到里,从里到表的认识事物,而是在你深入认识万物中的一物时,从它的外表到它的内里都了解透彻,最后返璞归真将其表里合一的时候,才算是真正了解了这一物。这到最后才达成了“致知”。当代大学生,年轻气盛,做事情总是匆匆忙忙,不讲章法。如果能静下心来细细领悟,大学的生活,应不会像现在这样杂乱无章。并不要求大学生能够达到返璞归真的境界,只是能够参悟到事物的一点本质,便也算是学到了。

欲治天下者,必先治国;欲治国者,必先齐家;欲齐家者,必先修身。诚然,这是每一位当代大学生应当思考的问题,如果想自己在未来打拼出一片新天地,那么从现在开始,就应该“修身”。欲成其事,必练其心。这是古人在历史长河之中的不谋而合。“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定先给予你诸多磨难,从而锤炼你的身心,养成坚韧不拔的品质。当代学生所面临的诸多困难、挫折大部分由父母、老师为其承担。无法达到“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效果。学生们就像生活在象牙塔的圣女不问世事。但在这个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时代,若不为步入社会早做准备,迟早会被摔得粉身碎骨。“修身”是当代大学生步入社会前的必修课,是为了美好生活而必不可少的人生修行。

《大学》中所带给我的感悟良多。走进《大学》,明德修身。在过去十多年的学习中,我们更多接触到的是学科知识,天文地理,历史人文,而为人之道,处世之道,却少有人过多地给我们讲述。当代大学生也许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却丧失了部分修身养性的能力。阅读《大学》,是为了找回我们内心的那一片净土,是为了修炼自身的脾性,是为将来冲上云霄。我相信研读《大学》,可以帮助我们找回自己所缺失的部分,让我们更完善,成为更好的自己。作者:熊丽雯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429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声律启蒙》读后感_800字

    《声律启蒙》读后感800字 说来有点惭愧,活了快三十岁才认真的阅读了《声律启蒙》,才发现它的美。相信和很多人一样,很多人都知道《声律启蒙》的存在,但是大家都误以为是儿童读物,乃至于…

    读后感 2022年8月31日
    374
  • 《纣王忘国》读后感

    我上是读过的《图说天下》里的一篇文章,名字叫《纣王亡国》。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商纣王因傲慢自大、荒淫暴虐,断送了商朝六百多年的天下的故事。虽然这是我时读过的文章,可我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读后感 2022年6月18日
    129
  • 《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

    窗外,天空已不再碧蓝,只有几颗残星还不舍得离开;屋内,桌灯还未入眠,陪着我熬到九点。“呼——”我松了口气,终于“嚼”完了《朝花夕拾》。 刚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十分入迷,沉迷于它温暖…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27
  • 大头马的鬼马日记读后感400字

    痛并快乐着 ――读《大头马的鬼马日记》后感 假期,随意翻开张之路的《大头马的鬼马日记》,被书中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感染着,心中不由勾勒着他们的长相;被书中一句句幽默的言语逗乐了,嘴…

    读后感 2022年6月15日
    143
  • 小狗钱钱读后感800字

    又是一年盛夏,我读完了《小狗钱钱》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德国的博多・舍费尔。它讲了一个名叫吉娅的普通12岁女孩,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救出了一只受伤的小狗,并给它取名叫“钱钱”。没想到…

    读后感 2022年6月2日
    159
  • 名人传读后感900字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读《名人传》有感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图书馆看到了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我深深地被它吸引了。《名人传》是由《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

    读后感 2022年6月3日
    14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