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缪尔柏格理》读后感1000字

让花苗族觉醒的人-《塞缪尔.柏格理》读后感1000字:

传教士对中国的意义,随着这些年各种资料与自媒体的普及与努力,已经众多周知了,这些源自西方的文明,经由他们的大爱传递,使得古老的东亚大陆重新焕发光彩。

传教士中比较突出的人物,非常多,难以列数。今天想要介绍的是塞缪尔.柏格理以及其传记书:《塞缪尔.柏格理–在华传教士的开拓者》。

首先,向本书的译者东人达、东旻、东潇致以崇高的敬意。

那些在书里的地名、人名、复杂的地形词汇、社会专用名词,都被精细的还原,并把注释贴心的放在了页面的低端。要知道,本书的各种备注超多,几乎每页都有,仅此一项,就要有多大的工作量啊。何况译著本身文字流畅、文笔优美,译者观念贴合原作者,相映生辉,完全达到“信达雅”的最高翻译标准,堪称今年看过的最好的译著。

其次,本书与一般的传记文学不同,对柏格理进行了全方位的刻画,使得这位英名远扬的英雄重新成为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人。书中大量引用柏格理的日记与书信,用柏格理自己的文字向读者展示出一个立志献身的宣教士的形象,毫无符号化的宣传痕迹,读来格外亲切。

第三,作者W.A.格里斯特是柏格理的同事兼好友。本书与其说是传记文学,其实更像是纪实报道。与一般传记作者“按图索骥”成书相比,他俩共同的经历成为本书“现场报道”式写作的最佳体现,场景描述自然、清晰、真实,同时,浓厚的同事情谊流淌在笔端,令人动容。

书中作者对柏格理的评价:

“柏格理对穷苦苗族人所做的一切:他把苗族人揽入怀中,把自己的精神信仰分享给他们,让他们感到温暖并由此觉醒,如果没有这样的温暖,那部落里的人,即便眼睛里闪烁着对新生活的渴望,也无法让自己的民族再次振兴。”

第四,书中对柏格理的洞察与睿智做出了极好的阐释,柏格理经对当时中国宗教的透彻观察而得的观点:“互惠”现象,即使今日读来,依然震撼。

柏格理独特的眼光和独辟蹊径的传道之路,唤醒了西南边陲的原始山民,创造了独一无二的“神迹”,为信徒之“选择看起来更难的道路”这一信仰方向做了最好的见证。这种信仰的力量,在书中俯拾皆是,处处熠熠生辉。

第五,柏格理的早逝令人心痛,也透露出神的安排不会是简单的用死亡作为惩戒的手段,至此,想起任晓雯在《每个人又是安娜又是列文》中,曾经非常清晰的传递地出源自真理的洞见:“只有当我们把生与死视为连贯一体时,才能看到报应和奖惩的绝对公平。”从柏格理去看死亡的意义,也安慰了我父亲离世的痛。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436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基业长青》读后感800字

    《基业长青》读后感800字: 这本书是美国詹姆斯·C·柯林斯写的,他的另一本书《从卓越到优秀》,我也很喜欢。其中主要讲述的就是一个企业想要做到恒久发展,除了本身的基础底蕴以外,创新…

    读后感 2023年2月9日
    34
  •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与勇敢者同行的人,只能是同样勇敢的人。 因为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随时有可能被抛弃在陌生叉道,他们除了自己的目标不在乎任何事情,你若不够勇敢只能自毁…

    读后感 2023年2月17日
    21
  • 《夏日童年》读后感400字

    这个假期,我读了《童年》这本书,它是西班牙作家艾尔薇拉・林多写的。 一打开书,我就被吸引了,这是一个名叫小玛诺林的孩子的童年生活。小玛诺林一家有五口人,除他以外,还有、、和。是卡车…

    读后感 2022年8月5日
    154
  • 《青年黑格尔》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青年黑格尔》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对于书籍的认识和理解,也是透过书籍对于自我的认知。这个系列意在记录自己平日阅读的所见和所想,通过对于不同书籍的梳理,希望总…

    读后感 2023年2月17日
    41
  • 《子夜》读后感1500字

    《子夜》读后感1500字: 初读《子夜》,是高考时文科生附加题必读书目,当时看了许久,只觉得晦涩难懂。再读时,从没有看懂茅盾想表述的政治和工业经济斗争,到只看懂了一个生不逢时的民族…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35
  • 狩猎者观后感350字

    【第1篇】 一颗微小的子弹,它能穿过人的心脏,将年轻的生命剥夺:一颗精巧的子弹,它能直击敌人的头颅,将可恶的敌人毙之:同样一颗宝贵的子弹,它能保护他人的安全……一颗颗子弹还能做什么…

    读后感 2022年6月24日
    31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