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读后感1000字

对人权的批判——读《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读后感1000字:

作者有个惊人的观点:人类基因里并没有大规模合作的生物本能。这太不可思议了!如果人类没有合作的基因,那他们是如何建立起今天的文明呢?作者认为,这是靠外力实现的。因为人类有两大法宝:一是由想象构建的秩序;二是文字。这两者弥补了我们基因中的不足。

人类在几百万年的演化过程中,一直都只是几十人的小部落。从农业革命后,不过短短几千年就出现了城市、王国和帝国。那是什么力量让人类发展出大规模合作的能力呢?对早期的人类来讲,那是图腾的力量。而以今人的眼光看,所谓图腾不过是通过一个虚构的故事,让大量不相识的人进行合作。比如说现代企业制度,公司看不见摸不着,却可以组织大量人力,进行有秩序的生产创造,难道不是很神奇的一件事吗?

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种虚构的故事也在不断演化。农业革命让人能够开创出拥挤的城市、强大的帝国,接着人类就开始幻想出关于伟大的神灵、祖国、有限公司的故事,以更加有效的建立社会连接,实现更大规模和有效的团队协作。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虚构故事:一是公元前1776年的《汉谟拉比法典》,这是几十万古巴比伦人的合作手册;二是公元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这是现代数亿美国人的合作手册。

以今天的眼光去看《汉谟拉比法典》,你会觉得不可思议。它将人们分为了三六九等。所有人被分为男女两种性别以及上等人、平民和奴隶三种阶级。性别和阶级不同,价值就天差地别。比如:一个平民女性值30舍客勒银子,一个女奴隶只值20舍客勒,但平民男性的一只眼睛就值60舍客勒银子。214条规定,如果一个上等人殴打某个上等人的女奴,导致其丧命,他只需赔偿20舍客勒的银子。

但作者的犀利之处在于,他指出披着人人生而平等光环的美国《独立宣言》,其本质上和《汉谟拉比法典》并不不同。他们都只不过是统治阶层虚构的一个故事,用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已。

作者一针见血的指出:就算《独立宣言》把人人生而平等喊得震天响,其实还是把人分成了上下等级。它区分了男女,男性从中得利,但女性却被剥夺了同样的权利。它还区分了白人、黑人和印第安人,让白人享有自由民主,却认为黑人和印第安人是比较劣等的人类,不该享有平等的权利。

可见,从古至今,所有社会的背后都是由想象建构出来的秩序,其差别只不过在于,传统的印度社会是用种姓制度来分阶级,土耳其人用宗教,美国用种族,今人用贫富,如此而已。文:李风华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561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童年与蜗牛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6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悠闲、快乐而又短暂的暑假已然过去,但唯有我的至爱——书籍成了我亲密无间的挚友。那一本本妙趣…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52
  • 读《朝花夕拾》有感1000字

      鲁迅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第一次读到他的文章,却是在课本里,课文叫做《少年闰土》,那是我便开始对鲁迅的文章感兴趣。鲁迅用他那朴实的文笔和细腻的情感来向我们诉说书中的情节,这使他…

    读后感 2022年9月22日
    80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读后感600字

    我从小就喜欢阅读,说我一、两岁的时候最爱看的书是《宝宝》图画书,每次看书,我都会乐呵呵地笑个不停。那时我不认识字,每天都会在我睡觉前给我读一个小故事。记得我读幼儿园后,最爱看的书是…

    读后感 2022年7月27日
    96
  • 《升旗日》读后感600字

    【第1篇】 为民族复兴而读书! ――读《日》有感 在刚参加完暑期前的绿色评价测试的第二天,给我买了一本名叫《升旗日》的书。封面上,一个小女孩,衣着朴素,左手拿着锄头,右手挎着篮子,…

    读后感 2022年6月11日
    153
  • 西游记人物特点赏析

    【作品评介】 在中国古代小说中,《西游记》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臻于第一流的伟大作品。它也是明代长篇小说的重要流派之——神魔小说的代表作。 …

    读后感 2022年7月17日
    149
  • 《小故事大道理》读后感200字

    这周我读了《小故事大道理》这本书里的几个小故事其中一篇印象很深刻,讲得是三个小的故事。 它主要讲述了:三只小乌龟分别是“黑乌龟、红乌龟、和蓝乌龟”它们是非常要好的。一天,它们准备去…

    读后感 2022年7月15日
    8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