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读后感1000字

对人权的批判——读《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读后感1000字:

作者有个惊人的观点:人类基因里并没有大规模合作的生物本能。这太不可思议了!如果人类没有合作的基因,那他们是如何建立起今天的文明呢?作者认为,这是靠外力实现的。因为人类有两大法宝:一是由想象构建的秩序;二是文字。这两者弥补了我们基因中的不足。

人类在几百万年的演化过程中,一直都只是几十人的小部落。从农业革命后,不过短短几千年就出现了城市、王国和帝国。那是什么力量让人类发展出大规模合作的能力呢?对早期的人类来讲,那是图腾的力量。而以今人的眼光看,所谓图腾不过是通过一个虚构的故事,让大量不相识的人进行合作。比如说现代企业制度,公司看不见摸不着,却可以组织大量人力,进行有秩序的生产创造,难道不是很神奇的一件事吗?

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种虚构的故事也在不断演化。农业革命让人能够开创出拥挤的城市、强大的帝国,接着人类就开始幻想出关于伟大的神灵、祖国、有限公司的故事,以更加有效的建立社会连接,实现更大规模和有效的团队协作。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虚构故事:一是公元前1776年的《汉谟拉比法典》,这是几十万古巴比伦人的合作手册;二是公元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这是现代数亿美国人的合作手册。

以今天的眼光去看《汉谟拉比法典》,你会觉得不可思议。它将人们分为了三六九等。所有人被分为男女两种性别以及上等人、平民和奴隶三种阶级。性别和阶级不同,价值就天差地别。比如:一个平民女性值30舍客勒银子,一个女奴隶只值20舍客勒,但平民男性的一只眼睛就值60舍客勒银子。214条规定,如果一个上等人殴打某个上等人的女奴,导致其丧命,他只需赔偿20舍客勒的银子。

但作者的犀利之处在于,他指出披着人人生而平等光环的美国《独立宣言》,其本质上和《汉谟拉比法典》并不不同。他们都只不过是统治阶层虚构的一个故事,用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已。

作者一针见血的指出:就算《独立宣言》把人人生而平等喊得震天响,其实还是把人分成了上下等级。它区分了男女,男性从中得利,但女性却被剥夺了同样的权利。它还区分了白人、黑人和印第安人,让白人享有自由民主,却认为黑人和印第安人是比较劣等的人类,不该享有平等的权利。

可见,从古至今,所有社会的背后都是由想象建构出来的秩序,其差别只不过在于,传统的印度社会是用种姓制度来分阶级,土耳其人用宗教,美国用种族,今人用贫富,如此而已。文:李风华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561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长不大的小柏树》读后感400字

    最近,我读了一篇小故事――《长不大的小》。故事内容是这样的:从前有一片林,有一些柏树种子要跟着风伯伯去远处扎根,但最小的一颗种子不愿离开,留了下来。我读到这儿,想:这棵树肯定长的最…

    读后感 2022年7月12日
    87
  • 《老妇还乡》读后感1000字

    《老妇还乡》读后感1000字: 《老妇还乡》是瑞士作家迪伦马特的戏剧集,包含《罗慕路斯大帝》《老妇还乡》《物理学家》和《流星》四部剧本。 迪伦马特这位戏剧作家的名字之前是不熟悉的,…

    读后感 2023年2月16日
    29
  • 读《装在口袋里的爸爸》有感800字

    读《装在口袋里的爸爸》有感800字! 我有一个小书架,上面放着各种各样的书。有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有军旅题材的《特种兵学校》,有《十万个为什么》,有《哈利波特》有《笑猫日记》……其中…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36
  •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600字

    【第1篇】 我已成风,望你言笑晏晏 ――读《少年维特之烦恼》有感 少年站在翠绿的小山丘上,迎面的风吹起了他的发,他远眺山间,在和煦的日光中,幻化出了他的姑娘。 那双总是带着笑意的眼…

    读后感 2022年7月7日
    78
  • 聪明的噜噜

    我想很多人认为猪很笨对吗?我们这本书的主人公跑猪噜噜就一点也不笨,因为它能保卫家里的财产,也能在比赛的时候赢到一百五十马克的奖金。现在就让我给你讲说噜噜最有趣的三件事吧。 我们的噜…

    读后感 2022年7月24日
    86
  • 《人文草木》读后感1000字

    作者:苏酥酥 “映日照新芳,丛林抽晚蒂。谁谓重三珠,终焉竞八桂。”——《咏柰诗》【南北朝】褚沄 桌上放着妈妈刚买回来的苹果,你拿起它在水管下洗净,连着那挂着晶莹水珠红灿灿又有着柔和…

    读后感 2023年2月4日
    4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