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追风筝的人》读后感400字

读《追风筝的人》读后感400字

在《追风筝的人》这本书中,似乎每个人都在追逐,从晨光微喜,到夜幕降临,无时无刻,无知无尽。许追的是万众瞩目,是凯旋而归;或是追不负所托,珍贵友情。追的是希望,追的是无忌。无法逃避过去,就勇敢地追逐现实,去挽回过去的遗憾,去赎回那场悲哀,去改过,去审视,似乎是空中飞舞的风筝,越升越高。

摇摇欲坠的风筝后,跟着的是哈桑坚贞不渝的脚步,守护在阿米尔身边,从未回头。不论风筝飘到何方,哈桑都会一直追逐。

而阿米尔就如同那只空中飞舞的风筝,随风飘荡,只顾着在空中飞舞,从未注意到地上期盼而紧张的目光。那是少年时的他,如同千百只漫飞的风筝,在社会和人际交往间穿梭,互相的试探,在一次次失手中悔恨,在一次次的试探中渐渐认识这个纷嚣之社会。

美好的风筝,却也难以操纵,像感情,看似亲密,却也虚无缥缈,难以具化。爱的人不求回报,被爱的人珍惜眼前。世上总有那么一个或几个人为你,为爱与包容,习惯与珍视。为救赎与原谅,千千万万遍……作者:王凤鸣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400字

周三一天没课,也没有备课任务,看了一本书——《追风筝的人》——阿米尔和哈桑的故事,被阿米尔和哈桑的真挚友情吸引,但在哈桑被造成一生的痛时,阿米尔选择了逃避,从此阿米尔背上了心灵包袱。

为了摆脱包袱,阿米尔设计赶走了哈桑一家,接接着苏联入侵阿富汗,随爸爸移民到了美国,沦为普通工人的爸爸和阿米尔关系已经非常融洽,阿米尔爱上了一位阿富汗前将军的女儿,父亲去世前,给阿米尔提了婚,阿米尔和这个将军的女儿顺利结了婚,父亲最好的朋友临死前,给阿米尔发来了信息,让阿米尔回到巴基斯坦完成救赎,阿米尔回到阿富汗,接回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哈桑已经去世了,阿米尔也同时知道了哈桑是他的同父异母的兄弟。·从此,索拉博跟随阿米尔定居到了美国,但是索拉博相当冷淡,终于在一次放风筝的过程中,我利用哈桑最熟悉的猛升猛降战术,割断了对放风筝,这时索拉博的眼里已经放出了光芒。

《追风筝的人》讲了童年的友情,心灵的包袱,战争对祖国对人民的侵害,以及最终的救赎,很人性的一本书,看完之后内心唯有“救赎”。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571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查理九世之青铜棺的葬礼读后感500字

    一天晚上,我在离家不远的一个书摊上想找几本书,无意中翻到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查理九世―青铜棺的葬礼》,我就随意的翻了翻,看着看着,我不禁被书里的故事情节打动了,不由自主地看了下去…

    读后感 2022年7月16日
    121
  • 《朱自清散文》读后感450字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尤其是读了《匆匆》这篇文章,更使我牢牢记在心中,《匆匆》主要讲的是: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侯,枯了,有再生的时候,但是,时间去了,为什么不复返呢?…

    读后感 2022年7月28日
    126
  • 钱学森读后感400字

    【第1篇】 钱学森是世界著名的“中国导弹之父”,他的技术让我们佩服,但他的爱国精神更让我们佩服。 1955年10月1日清晨,钱学森回到了让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钱学森1934年于上海…

    读后感 2022年7月24日
    101
  • 《驻外记者手记》读后感心得体会

    《驻外记者手记》读后感心得体会: 众位前辈,有的是临时被调往国外,有的是经新华社考察被分派至异乡。值得一提的是,他们都会很快接受即将身处异乡的现实,并且尽自己所能,事先搜集资料,对…

    读后感 2023年2月14日
    30
  • 《医生最懂你的“心”:心脏故事》读后感_800字

    《医生最懂你的“心”:心脏故事》读后感800字 #【2018 读书计划】第1本#  磨磨叽叽得终于在寒假之余结束了这本书,翻到最后一页的感受真是意犹未尽,专业的医学知识穿插到亲情、…

    读后感 2022年9月2日
    300
  • 《猜猜我有多爱你》读后感250字

    《爱,无处不在》 我从小到大,最爱读的一部书叫《猜猜我有多爱你》。故事的大概内容是――一只要睡觉的小躺一只大的怀里,问他:“猜猜我有多爱你?”大兔子笑着回答:“我猜一定比天高!” …

    读后感 2022年7月1日
    11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