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地书,父子情——读《傅雷家书》有感1000字

两地书,父子情——读《傅雷家书》有感1000字:

“我要再和你说一遍:平日来信多谈谈音乐问题。你必有许多感想和心得,还有老师和别的教授们的意见……”这是傅雷给儿子傅聪的家书中的一段话。在《傅雷家书》中,我看到了一位教子有方,并深爱着自己孩子的父亲。在书信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傅雷对傅聪的谆谆教诲与父爱之情。

傅雷在这些书信中,告诉了儿子处世之道,告诉他如何做人、如何搞艺术,甚至如何对待生活、爱情等等的问题。虽然,书信中的一句句带有关切的话语中带有父亲独有的、不可抗拒的威严,但是,我们仍能从中看出傅雷对儿子的关切、期盼之情,同时也可以看出他们的父子情深。

傅雷常常在信中教给儿子处世、做人之道,他常常提到的便是礼貌,又或是礼仪。“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傅雷他十分注意儿子的行为,对儿子的观察非常细致。到别人家里,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和常把手放在口袋里,这两件小事在我们看来都不太重要,甚至是微不足道,毕竟,当代青年多数人都做过这样的事,有的人还有可能成了习惯。但是,傅雷却认为这是“重要的事”,无论自己有多忙都要和儿子提出来、谈一谈。“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你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这句话体现出了:傅雷不单单是提出了傅聪的问题所在,他还提出了改进建议。由此两处可以看出傅雷对儿子礼貌礼仪方面的重视,这种对儿子细致入微的关心体现出了浓浓的爱子之情。如果他没有那么重视、那么爱、那么关心孩子,又怎么会注意到这样微小的细节呢?

“学问第一,真理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这是我至此为止没有变过的原则。”傅雷在信里这样说到。他对儿子全方面的关心与教诲,流露出他与孩子之间的爱。·但这种爱可能不仅仅是亲情的爱、父与子的爱,还有朋友、师生之间的“爱”,是一种感觉、一种信任,是关心、帮助……在一封封书信中,傅雷与儿子傅聪的关系更像是亦师亦友。傅雷虽常常给孩子提建议,但他也会对孩子反思自己的过错,不是那种只挑别人错误,看不见自己过错的人。他们之间的爱,溢于言表。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父母。他们虽然没有傅雷夫妇那样伟大,但父母带给我的爱与他们带给他们孩子的爱是一样的,都那样深沉、那样默默无言。父母他们事事为我着想、为我操心、为我树立榜样……这样日常的教诲又何不是日后我立身处世的准则呢?

父母都是如此,他们总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他们那深沉的爱。无论是傅雷夫妇那样的伟人,还是我们父母那样平常的老百姓,都是如此。他们用自己的方式鼓励、支持我们成长。“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傅雷在信中提到,让自己的孩子做一个坚强的人也是天下父母所希望的吧。作者:王诗嘉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582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边城读后感600字

    用了大约一星期的时间,隔三岔五地,断断续续地,直到今天傍晚,我才读完了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品――《边城》。 我看到的版本是“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中的。可能是因为断断续续的原因,读完这…

    读后感 2022年7月3日
    101
  • 《机器人叛乱:在达尔文时代找到意义》读后感_1400字

    《机器人叛乱:在达尔文时代找到意义》读后感1400字 细思极恐: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冲击 你用爱的钥匙,去开启孩子的心门,一个人心中只要还有爱,就还有希望,那就不会差,会坚强的有爱的面…

    读后感 2022年9月7日
    91
  • 《人猿泰山》读后感600字

    随着一声声的哭叫,约翰*克雷顿*格雷斯托克勋爵和艾丽丝夫人的孩子在非洲一个的小木屋里出世了,这个孩子名叫:。但是他的在他出世一年之后,因受到外面的惊吓去世了,他的在和猿王战斗中死去…

    读后感 2022年7月14日
    172
  • 余华《鲜血梅花》读后感600字

    一读到开头,还以为读到了盗版的,那武侠小说着实感到出线,兴趣一下上来,认真品读了这篇小说。 《鲜血》讲述了武林高手阮进武的儿子遵母遗嘱,寻找杀父仇人为父报仇的故事。 整篇文章都散发…

    读后感 2022年7月23日
    339
  • 阅读感悟《西游记》读后感400字

    阅读感悟《西游记》读后感400字: 《西游记》是中国文化的葵宝,是千百年来哺育国人的精神食粮。它的故事渊源流长,家喻户晓,人尽皆知。 至今被技术派人员拍成影视,编成游戏。继续蔓延,…

    读后感 2023年2月10日
    23
  • 《月耀华夏》读后感600字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人们对于飞天的渴望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飞天的故事,从孙悟空的大闹天宫到牛郎织女的传说,无不透出人们对天上美好生活的向往。…

    读后感 2022年6月25日
    8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