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只是数学》读后感心得体会800字

《我不只是数学》读后感心得体会800字:

读华应龙老师的《我不只是数学》,华老师对每个环节的设计、处理都会让自己有“别有洞天”的新奇感。

读作“五份之三”意义何为?

“”这个分数该怎么读呢?华应龙老师范读这个分数并在黑板上写下“五份之三”。读到这里,我感到很是惊奇,“五分之三”、“五份之三”是有意为之?还是笔误?读着读着感叹于华老师对“份”的设计,更有助于学生在最初学习分数时理解分数的含义,表示平均分了5份,选了3份,意在突出平均分了5份。华老师下课前擦去“份”字单人旁的一幕,读作:五分之三。感叹华老师的用心。正如书中所言:“分”产生了“份”,没有“平均分”,就没有相等的每一份,没有“份”也就没有整体–部分、部分–部分等各种关系。读完“课后明辨”和“名家点评”时越发觉得华老师对“份”的设计意图妙不可言!

差错的魅力也“妙不可言”

课例《解决“连乘”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我们常常以寻找条件,分析思路去突破教学的中重、难点,由于是借班上课,孩子的基础知识较差,在教学工程中,学生“频频”出错,如:计算问题、书写格式、小括号作用不明白的问题、得数后面不写单位…..华老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理解列式、计算书写、单位名称标注等多个环节中,引导学生大胆表达个性化思维,发现并纠正差错。

正是华老师的“容错观”、“课堂因差错而精彩”的先进理念,巧妙地将学生的差错作为数学资源,使其成为突破教学的中难点服务。

“课前慎思”之思

华应龙老师的《我不只是数学》一书,每节课例前的“课前慎思”启示这我们,我们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进行必要的课前调查、对同一内容呈现的现成课例进行综合分析,发现相关内容的普遍性错误与错误,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教学。透过华老师“课前慎思”这一备课思考,让我更清楚的认识到,在专业成长的路上我们要勤于思考、乐于思考、善于思考。

华老师在书中这样说道,“有时候教学可能就是歪打正着,我们教师也许并不清楚哪一句动情的话语唤醒了学生的天耳,也许并不知晓哪一抹热情的目光点燃了学生的心灯。”课堂上一个细节如若孩子回想起来依然记忆犹新,这便是教育教学的价值,这也是我们用心的方向。作者:卢伟伟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600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苦难辉煌》读后感3000字

    《苦难辉煌》读后感3000字: 《苦难辉煌》是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长达494页、527千字的著作,通过大量的文件、记录等历史事实,讲述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36年底西安事变…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48
  • 暑假读一本好书600字《稻草人》读后感

    读一本好书――《稻草人》读后感 暑假里,我阅读了叶圣陶先生的作品《稻草人》。合上书本,回味着书中的情节,我依然觉得心潮起伏,又受益匪浅。 稻草人本是用稻草扎成的一个草人,农人把他插…

    读后感 2022年6月3日
    816
  • 《卖火柴的小女孩》读书心得400字

    如果世界充满爱  ――《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  我特别喜欢看童话,因为童话中的生活是那么美好,结局幸福美满,但是看了安徒生童话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后,我不禁落…

    读后感 2022年7月18日
    107
  • 《做好学生有点累》读后感600字

    【第1篇】 这个,我读了一本叫《做好学生有点累》的好书,它讲的是在一个叫蔡艺馨的小女孩身上发生的事。 蔡艺馨是班里的好学生,眼里的宠儿,就连在最生气的时候,她的一句话就能让老师变得…

    读后感 2022年7月22日
    116
  •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450字

    深沉的 ――观银河补习班有感 都说父爱如山,其实我不太懂。直到在电影院看这部电影的时候,那一刹那,我突然懂得的爱,是我最大的靠山。 故事发生在20世纪八十九十年代,讲述了一对父子跨…

    读后感 2022年7月11日
    119
  • 雷锋的故事读后感300字

    【第1篇】 我看了叔叔的故事,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因为,我被叔叔生前的事迹所感动着。雷锋出生在湖南望城的一个农民家里,年仅7岁就成了孤儿,受尽了地主的压迫,后来在党的关怀下成为了一个…

    读后感 2022年8月6日
    6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