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一门学问?——《爱的艺术》读后感2000字

爱是一门学问?——《爱的艺术》读后感2000字:

爱是一门学问吗?是的,爱需要学习。

等等!爱不是人类的本能吗?我们与生俱来就会爱啊!有人提出质疑。我们先不急。且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时常出现的三大“爱的误区”,再定夺你是否真的具有爱的能力。

第一个误区,把自己置于爱的被动地位。

有很多人在爱情面前首先问的是“我被对方爱了吗?”,而根本不去问一问自己是否有能力爱对方。基于这个原因,他们会为了成为一个值得被爱的人而殚精竭虑,苦心经营。通常人们认为,优质爱情的双方应该是所谓的“郎才女貌”。“才”是名利与权力的象征,于是男人们便会竭尽所能地以这方面的成就来向对方证明自己值得被爱;而“貌”是通过外在来展现的,于是女人们便会对自己的容貌、身材及服饰打扮等方面费尽心思,以期使自己被爱。“才”与“貌”构成了我们的魅力,以增加我们被爱的筹码。“魅力”是个多么令人动容的词啊,但或多或少带有时尚的意味。

20世纪20年代的西方,人们曾一度把一个会抽烟、喝酒,在性格上喜怒无常,但却有一定性感的女性看作是富有魅力的。而在民国时期的中国,雅致自然、自信活泼的林徽因成为多少青年才俊的梦中情人。这就显示了当时人们对时尚的要求。可见,时尚是流行一时的,然而爱是永恒的,转瞬即逝的时尚怎能赢得亘古不变的爱?

认为“爱不需要学习”的第二个误区在于把爱承载于爱的对象之上,认为先有爱的对象然后才会有爱。也就是说,爱本身并不难,难的是要找到爱或被爱的对象。

我们受此思维影响,强烈反抗旧时代祖辈的包办婚姻;浪漫的自由恋爱时代到来,我们热情,奔放,物色一个个对象,一个个地试着交往,或许进而步入婚姻的殿堂,或许又循此以往,直到找到自己“冥冥之中”的另一半。这无可非议,但我国的离婚率从20年前的0.7%上升到2017年的5%,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和厦门甚至高达30%以上。我们一直疲于寻找爱或被爱的对象,过山车式地体验恋爱的高潮与低谷,以致有人怀疑是否存在真爱。这些似乎与思维逻辑颠倒的恋爱模式不无关系。

我们马不停蹄地物色爱或被爱的对象,由此出现了第三个误区: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影响下,爱被潜意识地与以互利为基础的等价交换画上等号。由于交易观念和奉行物质的实用价值观念深深地渗透在现代人的文明中,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吸引力被看成一种可以“论价”的产物。而正是因为“价”起了作用,才使得“魅力”这个词会在异性当中脍炙人口——因此,魅力的程度似乎直接影响着人们爱的“市场”上的受众欢迎程度。为了完成“我看中了对方,对方也要看中我”的交易,双方能彼此接受的“市场交换价值”便成了男女相爱的前提条件。爱,不是商品,但却充满了商品的意味。

你在爱的旅途中,是否也掉入了上述的误区?甚至还不幸全中?现在,你还认为你真正会“爱”吗?此时,你不得不承认:爱是一门学问,我们需要努力地去学习什是“爱”,怎样去“爱”。

既然“爱”是一门学问,正如经济学是为了个人之善,伦理学是为了家庭之善,政治学是为了国家之善,那“爱”这门学问源于何?

圣经中,耶和华上帝在创造了万物之后的第六天创造了人,并给了他取名叫亚当,还给予他赋名万物、定居伊甸园的权利,可见,上帝是多么宠爱人类亚当啊!然而,独存于人间的亚当终究是孤独的。幸而上帝恩宠,亚当拥有了取自本体肋骨而成的伴侣——夏娃。至此,爱情即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降临,即伴随着人类文明而熠熠生辉。

天堂的伊甸园是自然的象征,但当人从伊甸园被赶往人界后,人类就失去了与自然的和谐,即使有人想回到自然中去,手持喷着火焰的法杖的天使也会挡住他的道。于是,人类只能留在凡界开发生产,并不断挖掘自己的智慧,用一种新的人际和谐,去代替原始祖先的那种与自然的和谐。读后感m.simayi.net当一个人降临人间时,就生存在一种不确定的环境里。人最大的能耐是对过去的事的确定,而对未来将要发生的一切,却无从所知,由此催生了人类对这种不确定性的深深的恐惧。

此外,人类另一个天赋无非就是理性。人由理性主导的一些认识——包括对自己以单一形式存在的认识,对自己短暂人生的认识,对或生或死均不由自己而发出由衷感叹的认识,对客观世界总违背自己主观意愿的认识,对自己孤立无援或与世隔绝的认识……所有这些,都会让他深深感到在庞大的社会和自然面前自己是多么渺小,多么孤独。人一旦孤独,自己的能量就得不到充分发挥,孤独者也无力把握这个世界以及与这个世界有关的人和事,而且这个人有随时被这个世界所淹没的危险。基于这样的恐惧与孤独,人类需要以爱为牵引,找到一生伴侣,携子之手,与子比肩,才会有面对前方路上风风雨雨的勇气和坚强。所以,爱情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

然而,即使我们懂得这么多爱的学问,到底怎样才能做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怎样才能让婚姻不成为爱情的坟墓?

根据美国资深心理学家、人际关系学家盖瑞·查普曼的建议,你需要学习爱的语言。在他的一本畅销书《爱的五种语言》中,他解释,婚姻产生的一切不幸都是因为你不懂得对方爱的语言,你认为的爱的表达对方也接收不到。那为什么恋爱时我们自认为能听得懂,甜蜜相处呢?事实上,通常我们反思自己恋爱经验时所关注的,既不是自己的成长,也不是对方的成长和发展。恋爱时的你处于一种神魂颠倒的状态,它给我们一种大功告成的感觉:我们不再需要成长和发展了,彼此就是最完美的样子。然而,当激情褪去,结果可想而知。所以,我们需要学习,走出爱的误区,培养自己爱的能力,使得彼此能听懂对方爱的语言。

查普曼将人的爱的方言分为五种:一是需要肯定的语言。顾名思义,也就是常常赞赏、鼓励爱人,时常怀着仁慈与谦逊;二是关注精心时刻。此类型的人十分注重细节,关注你们一起做的事,所以,你不能冷落了对方;三是对于喜好接收礼物的人,当然要投其所好!——记得常送小礼物就行;四是需求服务行动。这种人不需要甜言蜜语,不在乎物质礼品,只要你能做点点滴滴的小事就心满意足;最后一种是活泼型的人。他们喜欢身体接触,当他们需要被呵护和关怀时,你千言万语也比不上一个轻轻的拥抱。

当然,爱的语言何其复杂,要掌握它们又何其不易。同时,我们也要谨防掉入爱的误区,培养我们爱的能力,培养专心投入、学会聆听、有耐心、有信仰的人格。

只有稳定不朽的人格才能赢得爱的青睐。作者:今生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689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读后感400字

    今天学了第四课《给孩子的一封信》,里面有一句话是作者巴金活了八十七岁,从刚出生到八十七岁明白的一个道理: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这个道理不是所有人能明白的。 生命,就是为了…

    读后感 2022年6月14日
    462
  • 《棋王》读后感1000字

    棋王: 层次很丰富,从一个旁观者的视角讲述了“棋王”王一生的故事。阿城先生的文字,读来总是很有画面感,尤其是动词的使用,浑然天成,你读到这个句子,会觉得这个地方就该用这个字,但要是…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43
  • 《沉默的螺旋》读后感1000字

    《沉默的螺旋》读后感1000字: 背景 “沉默的螺旋”的概念来源于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1974年发表的《沉默的螺旋:一种舆论学理论》,1980年她出版了《沉默的螺旋》…

    读后感 2023年2月16日
    85
  • 《飘》读后感800字高一

    【第1篇】 铿锵玫瑰 ――《飘》读后感 玫瑰就是玫瑰,无论生长在温室中,无论盛开在狂风里。 杨绛先生曾评价此书说,“看《飘》就犹如走进原始森林,越深越美”。我翻开《飘》的扉页,一步…

    读后感 2022年6月4日
    229
  • 《很久以来》读后感1500字

    《很久以来》读后感1500字! 作者:岁月大妈 看得过程中几次想要停下来放弃了,因为不甘心评分8.1的作品读来就是这样味同嚼蜡,希冀着后面会有神来之笔,所以坚持着读完了。原来有的文…

    读后感 2023年2月6日
    52
  • 《过于喧嚣的孤独》读后感2000字

    作者:Moral 当我在嘈杂的人群中,当我必须置身于这样一个环境中,而我只想安安静静地,去思考,去做自己的事。独处,这是一种内心所支撑的力量。 偶然被推荐到这本书,友师说她在夜里读…

    读后感 2023年2月4日
    6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