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一生》读后感1000字

《奇特的一生》读后感1000字:

这其实是我第二遍读《奇特的一生》,读第一遍的时候,是草草的过了一边,知道有柳比歇夫这么个人,一生成就特别多,尤其是他的特殊的事件时间的记录方式,感慨强大的自律性。然后就束之高阁了。

近些天,为了对自己生活的改造,提高对时间的利用效率,尽快提升自己的实力,给家人更好的生活,觉得这这里可能会有一些发现。大概花了一周的时间来阅读。主要的启示有如下几点:

1.为什么柳比歇夫如此自律,近乎苛刻,呆板?

几十年如一日的记录时间的开销,没有落下一天。书中给出的是作者在28岁那年对自己一生目标的确定,为生物学开创新的分类方式。这就是他的动力来源。但是我有点不同意见,前几年,毫无疑问是这个人生目标指引着他,给着他动力。但是当记录时间开销成为一种习惯时,就会如生活中的水,空气一样,不可或缺。每当在周末,月底,年终来总结自己这一段时间的情况,缺少记录是不能忍受的。所以近乎变态的记录了每一天。

2.如此机械生活的柳比歇夫,他的生活怎么样了?

首先,整体上说,柳比歇夫是幸福的,过了很好的一生。他一生的成就非常多,而且是在哲学,数学,生物学,历史方面都有很高造诣的人,这一点在他死后的追掉会上就能看出来,在每一个人眼中,柳比歇夫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他的私人生活呢?他用各种各样的体系,将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他出去游玩的时间,看过的书,与人写信,去听过的歌剧是远超一般人的。从他的来信往来看,他的一生是幸福的。

3.柳比歇夫的方法如此有效,那他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需要一个人生目标,或者长期目标。

然后记录针对过程的“事件·时间日记”,格式如下:分类昆虫学,参观——2小时30分,按照捕捉器两个——20分钟,分析——1小时55分……

将时间分为两类工作,第一类是研究与例行工作第二类是不属于科研工作的事件。

然后每个月总结按照“事件·时间日记”方式记录的数据,参考长期目标以及当下的情况进行分析与汇总。然后制定下一个月的计划。由于有着数据的记录的,制定的计划会越来越精确。然后能实时知道距离目标的距离,以及当下的重要性。

每一次的总结都是对自己的一次剖析,客观公正的反映自己的情况,而不是存在于想象中。这样就能够不断的精进。

1.柳比歇夫在执行这些方法的过程中,需要哪些困难。

不时走入到岔道,会出现与计划不相符合的事情,打乱计划,影响实现长期目标的进度。但这同时也给他迸发出了需要灵感。

是追求真理还是追求真相?

2.作为我自己需要按照这样的方法生活吗?

作为一个想一生幸福同时又想有成就的人,我觉得我没有理由拒绝这么一个合适的方法。至于有人说会变成机械的人,那我只能说那是你迷信的将人看成机器人。作者:小鱼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699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公猫拿破仑》读后感300字

    读《公猫拿破仑》有感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这个里我读了许多书。其中我最喜欢的要属《公猫拿破仑》了。 这本书讲述了一只叫拿破仑的公猫居然领着一只、一头母牛、一只、一条小狗,驾驶着一…

    读后感 2022年7月23日
    103
  • 夏洛的网读书笔记300字

    【第1篇】 读《夏洛的网》有感 今年,我回顾了一本超长时看到的一本书――《夏洛的网》这本书讲的是一只蜘蛛帮助一头逃逃脱被做成香肠吃掉的故事。 故事开始,一头母猪生下了七头小猪,但是…

    读后感 2022年7月6日
    165
  • 《红色初心丛书―――长征精神》读后感1000字

    “人民有信仰, 国家有力量, 民族有希望。”――题记 当我合上《长征精神》一书的时候,我的思绪在江西的瑞金、在金沙江、在渡河、在大草地、在大雪山、在吴起镇,耳边回响的是金沙水拍云崖…

    读后感 2022年6月1日
    743
  • 读《雪山小太阳》有感800字

    “深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产生果实,自己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泰戈尔  天边,一轮金色的红日缓缓升起,将晨曦的金纱撒开。望着那轮红色的太阳,我又想起了《雪山小太阳》中那个…

    读后感 2022年7月18日
    227
  • 《笑猫日记之球球老老鼠》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3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寒假,我读了《笑猫日记之球球老老鼠》一书,从书里学到了一些道理。 这本书主要讲了球球老老鼠的故事。老老鼠为了救一头…

    读后感 2022年10月21日
    50
  • 《房子》读后感1000字

    今天读了一篇年度最佳讽刺故事,感触颇多。   故事的主人公和老黄、老刘在一个单位工作,赶上福利分房末班车,三人分到了同一幢楼,同一单元,同一层楼的一梯三户。大家经常在一起…

    读后感 2022年7月23日
    7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