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十六声.香囊》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

《花间十六声.香囊》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

一枝花点燃春天,一卷书惹人沉思,我们暂且达不到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成就,但我们怀着美好的希冀,带领大家一同寻找书中的颜如玉,翻阅《花间十六声.香囊》,记录笔落后感受跃于纸上的袅袅香气。

是谁站在历史的画卷里,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终于揭开她的面纱,我们心神往之慢慢走近。

焚香熏衣,佩戴香囊,装点了贵族的雅致生活,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周身不带异味出门就成为必要的礼节,《礼记.内侧》对青少女男女的要求就有:“男女未冠笄者,鸡初鸣,咸盥漱,栉縰,拂髦总角,衿缨,皆佩容臭。”香囊又称“容臭”,清晨起床,少女少年洗漱梳妆,衣冠整齐完毕,还要佩戴香囊。

法门寺出土银香囊以其内部的精巧设置而引人兴趣。这种香囊的外壳是个圆球,球壳上布满镂空花纹,以便香气散出。内部的装置则巧妙地利用了重力原理,在球体内装置两个可以转动的同心圆环,环内再装置一个以轴承与圆环相连的小圆钵。孟晖主编:《花间十六声.香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9月,165页。

在宋代,这样的香囊甚至被引入了国家大典,在集英殿举行的大“宴会”,“殿上陈锦绣帷?,垂香球,设银香兽前槛内”。孟晖主编:《花间十六声.香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9月,168页。

圆形香囊的名称和用途在《一切经音义》卷七载:“案香囊者,烧香圆器也。以铜、铁、金、银玲珑圆作,内有香囊,机关巧智,虽外纵横圆转,而内常平,能使不倾。妃后贵人之所用之也。”参照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物账碑及实物,唐人是把这种圆形球状的熏香用具称之为“香囊”。

镂花的金属球是唐代香囊的一种,“帐中长下著香囊”,皇宫天子的侍寝标准间里随处可见,各自氤氲,守候皇宫的长夜。

关于杨贵妃之死,在唐代广为流传的一个细节是:“妃之初瘗,以紫缛裹之。及移葬,肌肤已消释矣,胸前犹有锦香囊在焉。中官葬毕,以献,上皇置之怀袖。”(宋人乐史《杨太真外传》)孟晖主编:《花间十六声.香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9月,163页。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杨贵妃吃荔枝是出了名的千古事,杨贵妃爱颗颗晶莹透亮的荔枝,也是爱香的女子,她常佩戴锦香囊,身有异香。而这用的是什么香呢?晚唐小说家段成式在《酉阳杂俎》里提到杨贵妃的头巾不小心甩在了贺怀智的头帻上,头巾散发的香气扑鼻,百家笔记网(m.simayi.net)贺怀智将头帻保存在家中,八年之后香气仍在,而杨贵妃早已香消玉殒,贺怀智带着旧头帻见唐玄宗,唐玄宗无限感叹:“此瑞龙脑香也。吾曾施于暖池玉莲朵,再幸尚有香气宛然。况乎丝缕润腻之物哉。”她用香贵重,有“香料之王”美誉的龙涎香是常用的一种。香料放置在香囊中,系结在怀内或袖内,香气扑鼻。

即使杨贵妃死后,肌肤已坏,香囊仍在。在何家村遗宝中,香囊最初称为熏球,能避免被腐蚀。我们就能理解杨贵妃死后唐玄宗看见锦香囊作悲哽,放在怀内、袖中,以慰思念之情。

回眸一笑百媚生,后宫粉黛无颜色,李隆基有三千佳丽,为何独宠一人?世人无数猜测,有众多作品各个角度探索其奥秘,到底是什么原因,恐怕当事人最清楚了,其余的猜测都需要考察。

“香囊”一名,也确实经常用来指丝织物缝的香袋。如唐人皇甫枚《飞烟传》中,步飞烟就送给钦慕者赵象一枚“连禅锦香囊”。像这种锦香囊作为表达感情的礼物送给心上人,看来是当时流行风气,孙光宪就在一首《遐方怨》中咏道:红绶带,锦香囊。为表花前意,殷勤赠玉郎。孟晖主编:《花间十六声.香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9月,163页。

《诗经》时代就留传下来用香表达爱情的遗风,赠送香草给喜欢的人,有诗为证:

“视尔如荍,贻我握椒。”(《诗.陈风.东门之枌》)

恋人的心思如何表达?香囊逐渐作为定情信物,香气能随时勾起对恋人的思念,赠送恋人香囊传送浓浓情意。

《红楼梦》十八回林黛玉误剪香囊。香囊常作私人用品,林黛玉亲自绣香囊送给宝玉,可见她的心意,然而为何她会剪烂香囊呢?原来是众小厮向宝玉争打赏,将宝玉身上的配物尽数解去,黛玉听说后,误以为上次送给宝玉的荷包也被抢去,心中郁闷,赌气回房便挥剪铰掉正为宝玉做的香囊,但其实那荷包在宝玉衣服内侧,并未抢去。

黛玉的反应是否小家子气,各说各有理,但我们能确定的是香囊被赋予了情思,黛玉十分珍惜与宝玉的感情,渴望他懂得,以荷包、香囊赠送,胜过千言万语又保留了女子的矜持。

撷起香囊,仿若穿越时光,顿悟古人“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之深情;“等閒绣在香囊上,寄与东风赠所思。”之雅意。

作者:浅影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719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暑假读一本书600字

    读一本书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列宁说“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

    读后感 2022年7月7日
    89
  • 《自我激励的100种方法》读后感_1700字

    《自我激励的100种方法》读后感1700字 100个激励方法阅读记录:16-30条方法16、懒散缓慢的开始!奇妙的是,你越是缓慢地开始,越能迅速地完成。往往把整个任务一下子搞定的想…

    读后感 2022年9月6日
    558
  • 《九号房》读后感_800字

    《九号房》读后感800字 花了三个小时看完了,这本书真的是非常不错了。几个家庭交织在一起,罪恶与智慧并存。其实我一直没弄明白小说所描述的时间大约是什么时候呢?刚开始写监狱里的那些字…

    读后感 2022年9月7日
    136
  • 于连式的理想——红与黑读后感2000字

    理想主义者的坟墓与尊严——红与黑读后感2000字: 《红与黑》的副标题叫“1830年纪事”,也就是说,故事发生在1830年,这一年,距离一代传奇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去世已过去足足9年…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41
  • 读《简爱》有感700字

    花开花落两由之――读《简爱》有感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又能将我们摆渡到灵魂的对岸? 倘若你还没有头绪,不妨选择一本好书,静静品读。今天我们就谈一谈,《简爱》。 书的内容很丰…

    读后感 2022年7月4日
    96
  • 我学《缇萦救父》的故事

    每 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历史故事,我也不例外,在我的《弟子规千字文》这本书中,就有一则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那就是《缇萦救父》。 《缇萦救父》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缇萦的淳于意喜好医术,常…

    读后感 2022年7月20日
    27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