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著作《乌合之众》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

这是一篇关于社会心理学著作《乌合之众》的读书笔记,读过之后感悟颇深,特分享给大家!

一、群体

1、族群特性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也就是种族性暗示,当社会性暗示与其发生对立,则这类影响只是一时的。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在中国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中,当下这种女权只是一阵风样的存在?

微小而不易察觉的方法去改进最理想,那是不是在科技越来越发展的情况下,男女智力也没有差别,女性觉醒不会在减弱,可不可以预言老传统正在一步步减弱,直至消失?

2、断言越简洁,论证越贫乏,影响力反而越大。世界大概就是一个矛盾体吧。拿破仑曾经说过:最重要的修辞手法只有一个,那就是重复。所谓的成功学也好,传销也好,又或者考试前的宣言,哪一个不是反复重复:我最棒!我最棒!我最棒!不但重复的话会长久根植于无意识的自我的深层区域,恰好是我们行为动机形成的地方!

3、模仿只是传染的结果,just结的果。影响群体的只能是榜样而不是论证。

4、群体的意见和信仰是通过传染来宣传和普及的。在基督教问题上,伏尔泰也意识到:一百多年来,信奉基督教的只是一群最卑劣的乌合之众。乌合之众就是一个群体,芸芸众生。谁又不卑劣呢?

5、声望跟形象又有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例如香港法官每次都要带假发拿天枰。一个人是否有声望跟他个人关系不太大,而在于他出于什么官职。巴特农神庙只是一群毫无看头的废墟但它的声望使它看起来不是实际的样子。声望的著名特征就是:使我们看不清事物本质,使我们失去判断力。跟张嘉佳的9朵玫瑰论还蛮像的。“9朵玫瑰花,不矫情就是9朵花,矫情了才代表长长久久;明信片,就是纸浆加邮戳嘛,但矫情赋予了它各种美丽的含义。矫情是对这个世界认识的敏感度,它像一副五颜六色的眼镜,戴着这副眼镜,看世界才是五彩缤纷的。”

形式感其实挺重要的。伏尔泰说:如果没有形式,生活只是一片片沙漠。

6、成功者的每个观点,因为成功这个事实,都会得到人们的认可。不再受到怀疑。也就是说花若盛开清风自来。

7、普世信念一旦消失,就是衰败的开始。那这也就是公司文化存在的价值吧。

二、想要消灭它,就要革命。

8、专家的学问只是我们普遍无知的一种弱化形式。在社会问题上,因为未知因素过多,人类是一样的无知愚昧。师父也说:智慧跟学历是没有关系的。智慧也不代表技艺的高低。古有扫地僧,不识斗字,却通晓经文,大概就是智慧了吧。知识也好,文字也好不过是载体。

大智慧果然是相通的。

9、在当前的主流观念中,最为大众认可的观念是: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变一个人,使其不断完善,甚至是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这个观念一再被重复,最终变为最坚定的民主信条之一。如今想抨击这个观念,就好像过去抨击宗教教义一样困难。百家笔记网(m.simayi.net)看到这句话,心里满满的认同,不可否认还有其他方式得到平等,但通过教育无疑是最快捷简单的。可是,这是1890年写的东西!读起来却像当下…

喜欢书中的一个比喻:附加意见像岩石上的流沙一样多变。

分析了所有的这些表面变化后,我们惊奇地发现,一切与普世信念和种族情感相悖的观点,都没有广阔的生存空间,它们会很快再次回归主流。那这是不是就能解释为什么BAT在中国称霸。免费服务方便普世。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往往会发展的特别好。也可以说以为人民服务为出发点的企业会有不错的发展。从经济学上说:那片领域叫空白市场。怎么才能找到那片市场?看人们需要什么,大概是最便捷的方式。用最无私的心做事,做最无私的事,也会得到最无私的回馈。净慧长老提出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不只是教义,更是生活禅的真谛。

作者:成长的小青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723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游子吟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4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每每读起孟郊的…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66
  • 《四季:森林物语》读后感1000字

    《四季:森林物语》读后感1000字: 文/金文中。又到一年万物复苏山花烂漫的季节,小兴安岭的山林又绽放出充满生机的绿色吸引着人们的脚步。曾经多少次到山里游玩给朋友介绍树木的名字,经…

    读后感 2023年2月9日
    34
  • 《袁隆平传》读后感500字

    一位老者,一颗赤子的心,一个童真的梦,他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他是稻田的忠实守望者,他有两大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交杂水稻覆盖全球梦。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他是谁了吧?他就是我…

    读后感 2022年5月31日
    330
  • 《难童求学记》读后感300字

    这周,我读了《难童求学记》,深有感触。 在上海,有两对家庭――福生家和长根家,他们关系和睦,就如亲人一般,可是日军的飞机却让福生的双亲不幸去世。而长根的父母出去跑单帮,从此杳无音讯…

    读后感 2022年8月3日
    87
  • 《高尔基自传小说》读后感800字

    少年的高尔基在喀山的那段日子里,做过流浪汉,搬运工,面包工人和杂货店伙计。而在生活如此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他依然能够不断地学习,忘我地看书,怎能不令人敬佩? 当时在沙俄统治的黑暗时代…

    读后感 2022年7月19日
    889
  • 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800字

    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800字: 第一次读到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还是在小学五年级语文课上,课上语文老师,让我们蒙上眼罩,体验一下盲人的生活。年幼的我会感叹…

    读后感 2023年2月10日
    4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