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瞬变》有感1000字

我与企业共进步——读《瞬变》有感1000字:

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真无聊真没意思,书中都是讲一些小故事小案例,也搞不懂什么是大象,什么是骑象人。后来看到情景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时候,才豁然开朗,才看出书中所说的三个事实:看似顽固抗拒,实则方向不明;看似懒于改变,实则精疲力尽;看似人的问题,实则情景问题。然后又给予三个事实指导方案:指明方向,保存精力,营造有利于改变的环境。

书中把大象比喻为我们的感性认识。骑象人比喻为我们的理性认识。讲述的就是如何去改变。很多人认为改变是要靠意志力来完成的。若懒惰,没有自控力,是很难去进行改变的。但这本书告诉我们,改变并不是依靠意志力,而是需要靠智慧。用理智去指导情感,而不是依靠意志力来战胜情感。

我想这个月拿最高工资,骑象人理性上会告诉你要好好上班认真工作。但是代表感性的大象会告诉你每天吊儿郎当混混日子就好。这是因为大象掌管的是爱和怜悯。骑象人掌管的是理性思考。那么我们就需要去指挥骑象人制定关键举措。比如我要这个月酿出10吨酒。10吨酒就是关键举措目标,然后在制定阶段目标,一个星期生产3吨酒,慢慢的累计完成10吨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不断的修正自己,提高自己的工作经验,更好的酿出好酒才能拿到最高工资。

我们还要激励大象让大象找到改变的感觉,如果一开始就让大象感觉完成10吨任务很难的话,那么大象就会原地踏步。这就要我们在平时的工作当中,认认真真严抓工艺操作,熟悉掌握每一个窖池的特性。比如窖池的产酒量,质量,那个窖池出酒多,那个窖池出好酒,都要心中有数。·为了激励大象我们就要找一个出酒多的窖池进行生产。让大象感觉到完成10吨的目标很容易,其实这样的举措我们也在影响他人和其它班组,这时候我们必须要考虑到环境的因素

为了帮助大象找到新的道路,我们首先改变外在环境,而且改变的程度很大,环境的一点扭转都会给行为带来巨大的变化。扭转环境意味着让正确的行为更加容易,让错误的行为变得更加困难。进行改变的人有着清晰的目标,有足够的动力,也有支持他们的环境。这就是说,当改变见效的时候,往往都是因为骑象人、大象和环境拧成了一股绳,共同来支持进行改变。比如要想酿造出优质的好酒,光靠工人勤勤恳恳按部就班是不行的,还要看看周围的环境是否事宜酿出好酒,我们酿酒的原材料是否合格。这些看似人的问题实则是环境的问题。

我们要随时心存感恩,胸怀宽容。拥有一份工作,就要懂得感恩,感恩既是一种良好的心态,又是一种奉献精神,当你以一种感恩图报的心情去工作时,你会工作的更愉快更出色,觉得工作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种心态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728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乌丢丢奇遇记读后感600字

    在假期里,我读了金波写的《乌丢丢的奇遇》,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位布袋到一个小镇表演木偶戏“独脚大侠平妖记”, 布袋爷爷走的时候独脚大侠的脚掉了,被一位跛脚的小姑娘珍儿捡到了,珍儿想把…

    读后感 2022年7月6日
    107
  • 小猪唏哩呼噜读后感300字

    【第1篇】 记得刚学完拼音不久,班主任就给我们推荐了《唏哩呼噜》这本书,书一拿到手,我就被书里的“唏哩呼噜”的各种卡通图片所吸引,然后通过自己的阅读,更是被唏哩呼噜的精神所吸引。 …

    读后感 2022年8月1日
    770
  • 要乐观地对待一切——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800字

    要乐观地对待一切——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800字: 文/孙梓瑜。这个学期,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一本书,叫《绿山墙的安妮》。读完之后,我还沉浸在故事中,故事中的一些情节仍然历历在目,使我记…

    读后感 2023年2月7日
    32
  • 《一起去看萤火虫》读后感800字

    未来――读《一起去看萤火虫》有感 清晨,当我翻开带着墨香的《一起去看萤火虫》这本书时,竟被书中精彩的情节深深的吸引,书中想考上自己理想中学的主角儿――卫嘉勉,因为担心别人比自己先交…

    读后感 2022年6月27日
    112
  • 《哪吒大战红孩儿》读后感300字

    今天,我读了一本叫做《哪吒大战红孩儿》的故事书。书中有一个故事叫《智破长蛇阵》。我觉得十分有意思。 故事中最精彩的内容是:哪吒想到红孩儿那里骗取破解“长蛇阵”的方法。口中念念有词,…

    读后感 2022年7月25日
    247
  • 读《牡丹亭》有感1800字

    戏曲乃是中国文化之精粹,其中的京剧更是被誉为中国之国粹。戏曲不光听着美,它的一字一句其实也具有丰富的艺术性。在读前面一次提到过的《潘金莲的发型》一书中,作者就曾引用了戏曲经典《亭》…

    读后感 2022年7月14日
    9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