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所思在远道》读后感1000字

读《所思在远道》读后感1000字:

晓岚的突然离世,让她的亲人同事老师同学朋友都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和悲伤。46岁,正是有所积淀、可以有所作为的年龄,没有人会想到她离去的会这样突然,所以她的离去更加让人感到震撼,如同她喜欢的话剧,极度的冲突,给人带来最大的冲击力。

可是,话剧的演出结束后,大家要一起讨论,要一起分享,你的离开,让你的朋友如何来向你述说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思念呢?只有忙碌,让自己忙碌起来,无时间思考,去想你的离去。只不过,眼泪会随时不经意的流出,在没人看到的时候。然后随手抹去泪水,又去忙下一个事情,工作上的,家人的,好在有的是要忙碌的事情,只要能没有空闲去想你。相信这段时间大多数你的亲人同事老师同学朋友都是这样过的吧。

昨天的追思会你满意吗?是满意的吧?虽然知道不喜欢别人注意的你希望默默无闻的,角落是你最喜欢的地方,安静地观察,倾听,思考。好在你喜欢书,《所思在远道》,这本书你一定喜欢的,淡淡的颜色,高莽的速写《契诃夫墓》,契诃夫你的最爱啊,“所思”、“远道”,都是你曾经用过的笔名。送你书总是没错的,特别是这是你的朋友们精心为你准备的书。

有朋友在看了书后有如下的感想,不知你是否同意,好在你不会计较的,你可能会微微一笑地说:“这是我吗?”

“在看了各种文化现象,边缘戏剧,各种中外电影光盘,中国底层文化的发展,面对这个资本发展的社会,她越来越不满意。君子不可以不弘毅的古代中国士大夫精神,司马迁写史的刀笔精神,俄罗斯的宏大叙事体例和关注底层人群,警惕社会变化的各种苗头,在与文化打交道的晓岚来说,迷茫、不满、思索、碰撞、自我怀疑甚至否定,应当都已经有过。·但是,打扫地基再出发,关注社会的困难和现实,不是聚焦于自我的伤痛和情感,我对自我无感可以忘我或者所需甚少,我关注的是这个人世,这个社会,这个社会大众的命运和未来。从中国的现实出发,宏大的而不是被资本绑架的细微的个体的,这样一个角度和关注点可能将是她未来的出发点。

借用古代的人和事,是因为她不想和现在的人起冲突,她中文系功底的知识储备足够借古,她惜字如金,不愿意费无用的笔墨去占用版面和页码,编辑报纸的工作已经让她处理过太多的文字,自己的文字,只能是用最简练精髓的方式去写。去掉铺陈,直接交锋,只有戏剧有这个力量。那就让一切在戏剧冲突中爆发吧,如果我有这个力量和冲动驾驭能力。

躲在角落的人不希望被人注意,成为瞩目的主角。微笑是为了好的氛围,是弱小者的保护伞。但是,在自己的专业、在自己的文学领域、在自己的思想中,她有足够的力量爆发和说出自己的主张。

最后微信通话中的哭泣,真是有太多的遗憾,刚刚思想有所完成,刚刚要出发,却要离开这个她深深眷恋的世界。“谢谢所有的人”的留白,最终她放手了,一如她平日的温柔、得体。”作者:太力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732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天蓝色的彼岸读书笔记600字

    【第1篇】 退一步海阔天空――读《天蓝色的彼岸》有感 《天蓝色的彼岸》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哈里死后又重回人间,完成自己最后的愿望――向自己的道歉,向自己的,亲人…

    读后感 2022年7月5日
    92
  • 读《雷锋》有感600字

    有谁的名字,会像他那样,如的风吹遍神州大地的角角落落,然后有叩开一扇扇心灵之门,走进去安家落户,把那里的冰霜融化,把那里的杂草剔除,把那里的花朵唤醒,再播下一颗饱满的种子,生根,发…

    读后感 2022年6月22日
    117
  • 《石狐》读后感400字

    读《石狐》有感 今年,我读了《石狐》这本书,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10岁的小威利,他和住在一个破旧的农场里。有一天忽然躺在床上,病情非常严重,连医生都查不出病因。…

    读后感 2022年5月31日
    1.5K
  • 《小鞋子》观后感400字

    【第1篇】 有很多时候,一个贫穷的家庭才是天堂,因为它有其乐融融的一温一暖。  ――题记 银幕上的种种仍浮现在脑海里,如同一块甜丝丝的糖,即使已经咂巴完了,那滋味似乎还 …

    读后感 2022年7月2日
    109
  • 读《桃花源记》有感500字

    我们憧憬一切美好的事物,路边的野花终究抵不过的玫瑰。 ――题记 渔夫误入源,认为那里是最美的风光。与世隔绝,衣食无忧,那是渔夫眼中最美的,换个角度来讲,那不一定是我们的最美世界。渔…

    读后感 2022年7月11日
    277
  • 《出租时间的孩子》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35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假期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出租时间的孩子》。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会让人产生疑问: “哎,那个孩子会把自己…

    读后感 2022年10月21日
    6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