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四世同堂》读后感600字

家,在中国是礼教的堡垒——读《四世同堂》读后感600字:

《四世同堂》是我初中时阅读的第一本书,寒假的时候又重温了一遍,老舍先生的文字永远是那么质朴而生动。

这是一本描写抗日战争的书,但它描述的不是正面战场,而是北平城中一大家子的生活。这是相当少有的,毕竟大家都关注着闪闪发光的英雄,平民百姓的心理活动常常被忽略。故事发生的场景很小,但是每个人都是必不可少的。虽然人物不少,但读后却会清楚地记得每个人。

历史的镜子

书中借取40年代北平西城普普通通的小羊圈胡同作为亡城的缩影,以祁家祖孙四代为中心线索,细致地刻画了北平人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如何挣扎在生与死的缝隙里以及他们缓慢而艰辛的觉醒过程,并且分析了在国破家亡的严峻时刻,国民们的精神素质和种种心态。可以说,《四世同堂》是我们认识历史的一面镜子。

沉默有时候是最保险的

书中太多的人物给我留下了印象。一辈子想着保全自身最终却选择反抗的祁老人;被家庭拖累的祁家长孙瑞宣;为抗日战争无私奉献的进步青年瑞全;奉承日本人最终下场凄惨的汉奸冠晓荷和大赤包。四世同堂中精彩的人物数不胜数,细细去品味,更能品出百般滋味。

日本人的种种行为罄竹难书。他们掠夺一切资源、抢粮食棉被和煤炭、禁锢思想、强制学生学日语,六十岁以上和六岁以下的人不发粮证、甚至把那些冻死、饿死、病死的人运到城外喂狗。也正是在最严酷的迫害下,中国人才丢掉幻想,进行反抗。

那些丑恶的灵魂在老舍的笔下显得血淋淋。与此同时,老百姓依然英勇无畏,他们愿意为祖国付出一切,也正是这种精神,最终的胜利才站在我们这一边,这是中国人所独有的气节。

感谢老舍先生,不仅因为他留下的经典著作,更重要的是,他把那个时代国家最苦难的一面保留下来,让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铭记国耻,明白幸福和平的生活来之不易。文/关媛媛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737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牛顿的故事》读后感300字

    里,我读了《牛顿的故事》,书中给了我一些启发。 牛顿生在英国的一个农民的家里。他在小学念书的时候,特别喜欢做手工,结果学习成绩不是很好。这说明:应该处理好学习与做手工的关系。 一天…

    读后感 2022年6月22日
    144
  • 《棕熊的故事》读后感450字

    我看过的书有很多种,如:童话、文学、百科……,最喜欢的是小说。记忆最深的就是《棕熊的故事》,这本书的作者是沈石溪,讲述一个关于棕熊感人故事。 作者和向导强巴在一次野外观察中无意发现…

    读后感 2022年8月6日
    111
  • 浅谈求学——《论语》读后感800字

    浅谈求学——《论语》读后感800字: 时而不得不感叹孔老夫子的伟大,从时间维度上来看,千百年来儒学依然历久弥新,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从空间维度来看,儒学从中国传播到亚洲,甚至世界各…

    读后感 2023年2月9日
    52
  • 读《金波经典童话》有感500字

    读完《伊索寓言》之后,今天我又翻起来《金波经典童话》这本书。在我今天的阅读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文章是《蜗人》这个小故事。 写的是,我每天除了要写完布置的作业外,还要完成布置的作业…

    读后感 2022年7月20日
    219
  •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800字初中生

    【第1篇】 海底魅影――读《海底两万里》有感 在我书房的角落里,它――《海底两万里》 一直寂寞的躺在那里,等待有人唤醒它。曾经的忽略,因为它是个极其难懂的人,什么海峡,又什么巨礁。…

    读后感 2022年6月22日
    145
  • 《天青》读后感700字

    “天青”二字,初次见到,便引起我浓厚的兴趣。书中,女孩金杏偶然得到一片汝窑碎片,女孩令瓷片打开记忆的闸门,与她一同寻找一只曲,一座城。靖康之变,青瓷酒盏先后历经秦哥、宗泽、岳飞、文…

    读后感 2022年6月27日
    10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