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传》读后感1000字

《杨绛传》读后感1000字:

杨绛字季康,1911年7月17日出生于北京,自小在和睦宽松、“融洽而优裕”的大家庭中长大。与高门大户的千金小姐不同,杨绛待人处事自有其从容与柔和。以罗银胜的话说来,就是“沉静诙谐中有着沉着老到“、雍容优雅的气派,锋芒内敛后的不动声色,有种静穆超然的中和之美”。这些在抗战时期在上海度过的孤岛岁月,文革时期下放五七干校接受批斗都有所体现,不管处境如何艰辛,杨绛总能苦中作乐、泰然处之。用她的的晕船哲学说就是:不管风吹浪打,我自坐直了身子,岿然不动,身直心正,心无旁顾,风浪其奈我何?

当然,生活的品质不仅取决于环境,更取决于心态。引用一段话可以体现出来:古往今来,自有人避开“蛇阱”而“藏身”或“陆沉”。消失于众人之中,如水珠包孕于海水之内,如细小的野花隐藏在草丛里,不求“勿忘我”,不求“赛牡丹”,安闲舒适,得其所哉。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而杨绛终身致力于读书和写作。已步入中年的杨绛下决心自学西班牙语。20年后,译作《堂吉诃德》并出版。当年西班牙国王访华,杨绛被邀出席晚宴。席间,邓小平惊讶地问起《堂吉诃德》的翻译事宜。杨绛只淡淡地提到“今年出版的”,而无只言片语谈及她的个人处境。她翻译《堂吉诃德》是在上世纪50、60年代,当时外国文学屡遭批判、被冠以“毒草”之名大加禁止,而且当时她人在五七干校,不仅自身命运晦暗不明,译稿也曾多次被人故意丢弃。在这样的环境下杨绛克服种种困难,无师自通,从原文逐字逐句、独立完成了这项翻译工作的。

从《堂吉诃德》的翻译工作可以看出杨绛做事认真的态度。她说:她在翻译时,很少逐字逐句的翻译,一般都要将几个甚至整段文句子拆散,然后根据原文的精神,按照汉语的习惯重新加以组织。在翻译时,她真正做到了“一名之立,旬月踟蹰”,无论在选字,还是在造句、成章方面,都总是斟酌再三,一丝不苟。力求译文的信达雅。

不过,就算历经磨难,杨绛的精神始终是高高在上的。具体到她身上,就是凡事皆有主张、不人云亦云,也不轻易跟从大流,更不愿无原则地“摧眉折腰事权贵”。这正是读书人最为可贵的品质。像杨绛,像钱钟书。他们的眼里只有学问。尤其记得抗战结束,被别人问起先生他们为何不选择离开大陆。·这个问题,我每次看到文革中知识分子被迫害,就会遗憾他们为啥当初不离开大陆。先生的回答只是,这个问题有啥奇怪,去台湾,我们不认可那个领导者。去香港,这本身就是个商业社会。去国外,中国是弱国,我们是二等公民。所以我们选择留在大陆,仅仅是因为爱国。

同样,这这本书中也可以看出杨绛先生对读书的态度。她认为:她说:“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开堂人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不问我们要拜见的主人住在国内国外,不问他属于现代古代,不问他什么专业,不问他讲正经大道理或聊天说笑,却可以挨近前去听个足够。通过这段话可以看出:杨绛先生认为读书是毫不费力的事,是隐身的串门,在串门中相互交流、切磋,在交流切磋中理解、认同。作者:王赛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757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儿童沟通心理学》读后感_1100字

    《儿童沟通心理学》读后感1100字 评分 :我给本书四颗星,全书的写作方式,是案例分析型,调理是很清晰的,但是没有很震撼的感觉,所以保留一颗星。 个人感悟:对于儿童教育这一方面,虽…

    读后感 2022年9月2日
    274
  • 红豺读后感600字

    -――读《红豺》有感 母爱像田园诗,幽远纯净,淡雅宁静:母爱似山水画,没有华丽的色彩,唯有简单自然的勾勒;母爱宛若深情的老歌,余音绕梁,温婉悠扬阅读了《红豺》,母爱的伟大跃然纸上,…

    读后感 2022年6月28日
    117
  •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知识就是力量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啊,一本好书会使我们受益匪浅。我从八岁开始读《十万个为什么》,从中增长了许许多多的知识,它是我的良师益友。 《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内…

    读后感 2022年7月10日
    95
  • 转动时光的伞读后感800字

    笑猫日记一直陪伴着我的成长:活泼调皮,善于创新的马小跳;热爱料理,渴望独立的杜真子;侃侃而谈,不厌其烦的毛超;想象丰富,专注踏实的安琪儿。他们都不是吸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的文学形象…

    读后感 2022年8月2日
    97
  • 《八佰》观后感450字

    今天我和旺旺一起去看一部革命电影,它的名字叫《八佰》。 故事一开始,有三个人,他们要去上海看一看,分别是小湖北、端午和他的叔叔,但是去的路上却遇到了正在和日本人抗战的国军,他们被认…

    读后感 2022年7月9日
    195
  • 《鱼灯》读后感500字

    在安静的阅览室里,我被这篇小小的故事吸引住了,它的题目只有两个简单的字――《鱼灯》。 我翻开了故事的第一页。鱼灯?难道鱼可以做成灯吗? 在美丽的镜泊湖里生活着一条漂亮的红尾鱼,它很…

    读后感 2022年6月2日
    82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