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漫长的告别》读后感1000字

读《漫长的告别》读后感1000字:

读这篇小说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这本书与《了不起的盖茨比》有点类似。看完全书后,重新回顾,风格确实很类似。无论是故事的背景,还是人物结构,甚至于想要表达的一些思想都有些相似之处。

可能是因为都是美国近代都市风?好吧,这是我自己臆想的一个词。书中很多地方都在讽刺“资本主义”社会中内部的荒唐。他们心心念念盼望着的所谓新闻自由,除了少数令人信服的例外,只意味着自由地贩卖丑闻、罪恶、性、哗众取宠、仇恨、含沙射影,以及政客和金融家的宣传鼓动。

两者都是第一人称视角描述男二号的故事,初看男二号都是那种因为走进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世界,最后招致“毁灭”。只是《漫长的告别》属于侦探小说,后面有一些反转。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个彻头彻尾的悲剧,《漫长的告别》结尾算不上悲剧,但着整个故事一直处于一种灰暗的色调。毕竟身处两战时期的作家很容易就能体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缺陷。

两者写作视角一样,只是相对来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叙述对象戏份更重一些,“我”只是一个配角。而《漫长的告别》中更多的是着墨于叙述的主体,也就是侦探自己。

我喜欢这种描写的风格,这算是我看过的第一人称表现能力最好的两本书了。《漫长的告别》中全篇充斥的细节描写,考虑到主角的职业后,也不会显得突兀。如果以后想要写类似的视角,这些书就是典范了。

至于书中的故事,并没有太多好说的,没有多少的悬疑,读者的视野只能随着主角转动而转动,所以纯粹的推理爱好者肯定失望了。主角又是那种硬汉类型的男人,看书的全程我的脑袋里一直臆想着《最后生还者》中的乔尔。·坚毅有形,络腮胡,有一点点不羁。有担当的同时也只是一个普通人,有着很多道德瑕疵。

也许是因为日式中二英雄看太多了,对于这种类型的主角虽然非常喜欢,但是代入感却不是很高。虽然我很恶心儒家的那一套,但可悲的是那一套虚伪的东西已经潜移默化地将我洗脑了。

故事也没有那么多关于纯粹推理的内容,更多的是平铺直叙,除了结尾有一点反转外。但即使是这个反转,也有一点点空降的味道。不到最后根本得不到充分的情报,对于读者来说并不公平。

也是,毕竟这样写,作者就是奎因而不是钱德勒了。这种硬派侦探类型的小说,之前虽然没看过,但是早已耳闻,似乎日剧《追捕》就是这种类型。不过正是因为作者个人特点太过于突出,翻译质量就愈加重要。但不管译者水平如何,毕竟不是作者,终究还是直接读原文更有趣一些,《麦田守望者》就是如此。以后要是有契机,应该会去读读原文。

如果要用一种味道形容这本书,大概应该是小说中多次出现的琴蕾鸡尾酒吧,五味陈杂,但又爽口。作者:瞿小鱼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774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乌塔有感550字

    读乌塔有感550字: 最近,我学习了《乌塔》这篇文章,让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故事讲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游欧洲的故事。 乌塔是一个14岁的小女孩,暑假里,她一个人去了法国…

    读后感 2023年2月16日
    24
  • 《哈佛家训》读后感350字

    前几天读了《哈佛家训》中的《人生因梦想而伟大》一文,写的是齐瓦勃从一个打工仔到商业巨头的故事。 齐瓦勃因家庭条件所限,15岁就出去打工,吃了不少的苦。但他没有因条件不好而自暴自弃,…

    读后感 2022年8月9日
    72
  • 一只离群的蜜蜂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6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读完《一只离群的蜜蜂》一文,眼前又浮现出那只愤愤离群的小蜜蜂。它让我明白了许多,就像一颗融化在嘴里的糖,先是淡淡的…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46
  • 读《福尔摩斯探案集》有感300字

    【第1篇】 这几天,我刚读完《福尔摩斯探案集》。故事里的主人公――福尔摩斯在生活中观察一点一滴的小事,从而进行推理,并想办法得出答案。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个叫做“蓝宝石之迷”的一章。…

    读后感 2022年6月18日
    153
  • 《小狗钱钱》读后感400字

    【第1篇】 《小狗钱钱》主要讲的是一只会说话的狗和小女孩吉娅的故事。这些故事说的都是如何赚钱,比如说,可以帮别人带狗或是去敬老院帮助老人等等;也让我们知道了如何正确使用金钱。 从这…

    读后感 2022年7月24日
    93
  • 《内向者求生术》读后感_1600字

    《内向者求生术》读后感1600字 我打算写长长的书评,你准备好看了吗? 作为半显性的内向者,我很荣幸成为了这本书的第一位点评者。的确,在书堆里,这本书是不起眼的,今天的阅读人数只有…

    读后感 2022年9月5日
    8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