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读后感1000字

《伤寒杂病论》读后感1000字:

我觉得学习《伤寒论》,注意其方证很重要。《伤寒论》的主要方证源自《汤液经法》,其主要内容是继承和发扬、论述了这些方剂的组成和其适应证。分析《伤寒杂病论》,其主要内容是六经辨证和辨方证,尤其注重辨方证,近代经方大师胡希恕曾提出: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是在强调经方理论的特点。

《伤寒杂病论》对每一个方证,论述非常精详,既说明其主要适应证,也详述其禁忌证及类似证、鉴别证。例如《伤寒论》就有20多条提到桂枝汤,对一个方证论述如此精细,是在告诫后人辨方证的重要性,同时也告诉人们,在辨方证时,要注意到证的病位在表、在里,还是在半表半里,证候的病性属阳还是属阴。如《伤寒论》第56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第164条:“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学习《伤寒论》,药物的煎煮法也很重要。就拿麻黄而言,《伤寒论》中用到麻黄的方剂共有7首。7方用麻黄虽皆是先煎,但先煎之中还有略有差别:一是麻黄汤、葛根汤、小青龙汤等,都是“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二是桂枝麻黄各半汤、麻黄升麻汤等,都是“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三是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中“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

由上可见,麻黄在不同的方剂中的煎煮时间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对于不同的病症,仲景采取了不同煎煮法以使药物达到最好的疗效。茯苓要先煎的很少见,但是在《伤寒论》中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后却明确指出:“上四味,以甘烂水,先煮茯苓,减二升”。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古老的中药煎煮法似乎已经过时了。现在通常都是用机器煎煮,虽然省事省时,但是药物都是一股脑地投下去了,先煎、久煎和后下的不同效果就很难体现了。也有患者在自己家中煎煮,这样虽然能够区分先煎、久煎和后下,但是即便是先煎,如上所述,也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恐怕很少有患者能够掌握。

今人为了省事,煎煮中药时大都一概等同视之,虽然煎煮省事了,但是中药的效果却大大降低了,以前吃三剂就能好的病,现在也许要吃上七剂,中医的疗效也就无从保证了。仲景当年写书时尚无纸张,故《伤寒论》中语言比较简练,但是为何在煎煮法上,仲景花如此之多笔墨?由此可见煎煮法之重要性。作者:夏京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778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忠诚的流浪狗读后感450字

    【第1篇】 夜晚来临,我坐在书桌前,凉风习习,拂过我滚烫的脸颊,伴随着柔和的灯光,我捧起了最爱的书,望着那一轮皎洁的明月,我仿佛又进入了马小跳的世界…… 《…

    读后感 2022年7月31日
    86
  • 读《上瘾》读书笔记及读后感2000字

    读《上瘾》读书笔记及读后感2000字: 将这篇文章命名为读书笔记确有不妥,这里几乎没多少我自己的思考,那么有没有价值?这里以我理解的方式将hook模型梳理出了一个框架,对我日后复习…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31
  • 《两个年轻人》读后感400字

    在课堂上,经常提及这些词“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有善”。还教导我们说, 这二十四个字要时刻铭记于心,因为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子孙,担负着中华…

    读后感 2022年7月26日
    262
  • 《云朵上的学校》读后感1200字

    初次见到《云朵上的》这本书,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可思议! 我知道海边、高山、草原、森林里都可以有,但云朵上的学校会是什么样子呢?翻开这本书一口气读完,我才明白这所云朵上的学校是怎么…

    读后感 2022年7月18日
    111
  • 如钢铁般成长

    如钢铁般成长――《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我想大家就算没有看过,应该也早有耳闻了吧,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书中人物的那不屈不挠的品质,那么接下来就请听我来介绍…

    读后感 2022年6月13日
    317
  • 《玩的暑假》读后感400字

    一样的童年,不一样的  读了梅子涵的致敬童年–《玩的暑假》这篇文章,我马上被他所描写的童年时的快乐暑假生活所吸引。  他们那时的暑假是玩的,几乎一天…

    读后感 2022年6月15日
    1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