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情之战》读后感2000字

隐藏在正义大旗背后的种族主义——《无情之战》读后感2000字: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完成一篇读书笔记来纪念一下。

提到二战,纳粹和日本的种族主义往往被大批特批,可是回顾那段历史,真的只有纳粹对犹太人有偏见吗?盟军就代表着种族平等吗?这本普利策奖获奖作者约翰·W.道尔的《无情之战》就对二战中太平洋战争的种族主义进行了介绍。

全书从种族战争概述、西方视角、日本视角和总结四部分展开。先回答一下开篇的问题,纳粹的种族灭绝不限于犹太人,法国、波兰、罗马尼亚等国的公民也积极参与了种族灭绝,相关的书推荐一部《邻人》。美国和日本互相都展开种族主义的宣传,相互抹黑,种族平等其实到了战后也没有真正推行,要不然也不会有马丁路德金在60年代的演讲了。

由于新式武器的发明,杀伤往往在视距以外,对战争的感知仿佛拉远了,为了战争动员,各国政府往往采用种族宣传来丑化敌人,日本一直以来宣传自己是亚洲或黄种人的解放者,在一些前殖民地还很有市场,比如印度和缅甸,还有印尼的AAA运动,但是日本在赶走西方人后,执行了他们的秩序,将种族分为支配民族、友好民族和依附民族,本质还是殖民主义。美国则通过好莱坞,拍摄电影把日本人描述为残暴未开化的,比如《我们为何而战》、《认识你的敌人:日本》,题外话一句,现在好莱坞依然是服从于政治的传声筒。日本最终得到了比纳粹更多的仇恨,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确实做了很多更加残暴的罪行,另一方面,纳粹施暴的对象多数也是英美不认同的民族,比如东欧人和斯拉夫人,在集中营被解放、大量报道之前,英美领导人早有情报,但是却不以为意。

在西方人视角中,日本人有很多形象,猿人就是其中之一,山下奉文闪击马来半岛,英军无法理解,就传出了他们是猿人,从一棵树荡到另一棵树来实现令人震惊的行军速度。到了歼灭战阶段,日本人又被比喻为老鼠,盟军采取燃烧弹时,心里类比为灭鼠等清洁活动。除了比为动物,小男人也是一个称号,西方媒体往往蔑视日本的制造能力,其实在太平洋战争大放光彩的零式战机在1940年的中国战场就参加了实战,陈纳德还根据飞虎队的作战记录提供了大量情报给军方,可惜不被重视。当太平洋战场日军占优后,小男人变成了超人,起源于“黄祸”的恐惧心理又蔓延开来。在此部分还提到了老罗斯福对于印第安人的看法,赞同西方人对印第安人的观点,最邪恶的牛仔也比一般的印第安人有道德原则。麦克阿瑟的父亲是印第安战争的著名将领。

对比西方的种族主义观点,日本人有所不同,西方人往往是贬低对方,日本人则会抬高自己,比如他们自称是神的后代,神武天皇在2600年前就建立了国家,“大和”是“伟大的和谐”,“神武”是“神圣的武力”。通过自我控制和自我牺牲,他们实现了道德和精神上的净化,读后感www.simayi.net这种思想也让他们创造了玉碎的说法(“玉碎”这个词来源于《北齐书》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随着战争的进行,日本也开始丑化他的敌人,比如蒋介石就被描绘为丘吉尔牵着的大猩猩,西方人都是恶魔,日本传统文化中的桃太郎逐渐成为战争宣传的主角,桃太郎战胜魔鬼就像日本战胜敌人那样。著名日本小说家太宰治也发表观点,他“渴望将兽性、麻木不仁的美国人打的一败涂地”。在社会达尔文学盛行的那个时代,日本人也通过各种“实验”证明自己的纯血和高贵,以日本为中心提出新的地图学,把民族的血液播撒到国外但是不要和其他种族混在一起,所以虽然日本有大量国民宜居占领区,但是他们往往居住在“日本町”并尽量禁止与当地人的通婚。

很多看过《菊与刀》的人都了解美国为何制定了日本占领政策,这里不多赘述。在冷战背景下,媒体迅速转向,猿人的形象变成了聪明的家养宠物,小男人或者小孩变成了好学生的形象,麦克阿瑟也多次演讲将日本人比作12岁的孩子,以至于一些崇拜者感到尴尬,放弃了在东京湾竖立一座和自由女神像一样尺寸的麦克阿瑟像。虽然战争结束了,但是种族的偏见只是被隐藏起来,转移了战场,在美日贸易失衡后,打压日本成了国民娱乐,甚至有个参议员把日本车占领美国市场比喻为经济上的珍珠港事件。日本评论员也开始类似宣传,比如纯血民族制造质量稳定且上乘的产品,中曾根康弘还提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语言”来宣传爱国精神。

回顾战争是为了理解过去而认识现在,种族主义是可怕、充满危险的,它非常容易煽起愤怒和唯我正义的烈火,这应该值得所有人警觉。作者:长衫造纸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783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少年维特之烦恼有感800字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800字: 花了几天时刻读完了歌德所著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这本书刻画了一个多愁善感的年轻人维特寻找自我直至崩溃的心路历程。在此书中,一个热情洋溢的少年维特,正…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39
  • 《愿你出走半生 归来仍是少年(中英双语)》读后感_1900字

    《愿你出走半生 归来仍是少年(中英双语)》读后感1900字 做人,内外兼修;做事,左右兼顾 当下流行语中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也正是这本书运用了这句话…

    读后感 2022年9月9日
    170
  • 蓝鲸的眼睛读后感600字

    【第1篇】 蓝鲸是中不容冒犯的神灵。 它非常珍爱自己那蓝色的眼睛,它只吃海面上闪闪烁烁的,用海水滋润着眼睛。 这一切,都是为了让自己的眼睛发出蓝的光。 礁石上,坐着一位小女孩。 她…

    读后感 2022年7月16日
    103
  • 《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读后感_2000字

    《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读后感2000字 大话图财害命——深度解析钱与命的关系人到了现代社会,一切人类所珍视的东西,最后都会用钱来交换。——卡尔·马克思一、比如生命、尊严、…

    读后感 2022年9月7日
    78
  •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700字

    托翁反复强调的历史观:历史并非英雄史,英雄绝不是时代的操纵者,而是顺应时代的产物。所谓的胜利者,能够看透时代的本质,懂得那潜在的“力量”,顺势而为。 战争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有着无法…

    读后感 2022年7月25日
    88
  • 《落花生》读后感范文5篇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简单说…

    读后感 2022年11月6日
    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