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质论》读后感1000字

可知与不欲知——《气质论》读后感1000字:

作为一位新手妈妈,受到了很多人的关心,大家关注热度最高的问题就是孩子闹不闹人。很感谢我家宝贝对妈妈的体贴,确实算是比较好带的娃娃,如果吃饱了能睡三个多小时,我能安静地坐在这里写出这篇文章也是得力于孩子的体贴。

这期间听到了很多“前辈妈妈”们的诉苦,那些精力旺盛的小家伙们曾经差点把妈妈们逼成产后抑郁症,甚至很多妈妈说自己的孩子是个“磨人精”,我觉得如果这些家长能在孩子出生之前就读了这本《气质论》的话,她们会更从容客观地面对孩子所呈现的问题。

我们应该对处于婴儿时期的孩子呈现的“棘手型气质”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替代人们所说的“夜哭郎”的称号,因为我们必须明白的一个问题是,所有孩子都是可以被了解的,只是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如何去了解而已,“棘手型儿童”其实就是正常孩子,只是因为其表现容易被人误解。而其他类型的孩子,事实上也并没有被更好地了解和引导。这也是作为教师和家长要对教育知识学习的原因。

书中说道了一个叫桑德拉的例子,她是一名典型的“棘手型儿童”,很可喜的是她的父母在知道她的气质类型之后做出了正确的应对策略,使得她在成长过程中做到了“软着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的父母一再对她强调,“棘手型气质”只是一种气质类型,和其他气质类型一样,都是很正常的。事实上认识到这一点是很难的,在和孩子接触的过程中,孩子的异常举动常常会让家长和老师觉得反感,大人会有意识和无意识地魔鬼化孩子。联系到书中的另一个例子,引用原文:“由于格劳丽亚的父母认定她怀有一个4岁孩子不可能有的非常复杂的不良动机”,直白地说,这就是对孩子的“魔鬼化”,这是一种主观的评价,被孩子说不清道不明的、令人反感的行为折磨的大人,在这种评价中得到一种发泄,却使事情变得更糟糕,在慢慢的潜意识的作用下,可能孩子最开始无意识的单纯动机,或许真的会变成有意识的不良动机。

书中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是,其实不管是哪一种气质类型都会遇到困难,甚至要超过棘手型气质所遇到的问题,如慢热型气质,试想作为教师的我们,读后感www.simayi.net有没有对班级上哪个反应稍慢的孩子感到头痛且无奈?但是事实上这些孩子智力完全正常,我想如果学校对气质类型能够重视到按这个类型划分班级的话,教学效果是不是更好?孩子的成长是不是也更顺利?

作为引导孩子认识这个世界的大人,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明白的是,孩子是可知的,并且这种可知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更要让孩子明白的是,不管是哪种气质类型,都是正常的,都能成长为理想的样子。作者:杨晖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796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虎女蒲公英》读后感400字

    在我的印象中,是凶猛的――猛虎下山,智商也不太高――狐假虎威。读了沈石溪的《虎女蒲公英》后,我又对有了新的看法。 里面讲了一只名叫蒲公英的母虎的故事。书中的猎人从一条巨蟒的口中救下…

    读后感 2022年7月20日
    89
  • 好一场红楼梦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让我如痴如醉,手不释卷。 红楼一梦说人物。在这本书中,我最喜爱林黛玉那孤傲而又让人怜爱的性格,她藐…

    读后感 2022年6月20日
    119
  • 心宽路亦宽——读《水浒传》有感800字

    心宽路亦宽——读《水浒传》有感800字: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里面有很多精髓值得我们学习,其中,让我感悟最深的一点是,被迫上梁山的英雄好汉,大多是不远千里,从四面八方…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26
  • 《人人都爱经济学(第二版)》读后感_1600字

    《人人都爱经济学(第二版)》读后感1600字 一直都很喜欢用微信读书,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它方便,第二个原因是它可以作为看书的风向标,虽然各个行业经典书籍太多太多,在网上查询就能知道哪…

    读后感 2022年9月8日
    79
  • 《外国童话精选》读后感400字

    【第1篇】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读了《外国童话精选》这本书,我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了一次话。 其中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盐比金子贵》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主要是写:…

    读后感 2022年7月13日
    139
  •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_1000字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1000字 可以说是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小时候在课堂上就对鲁滨逊漂流记这篇文章充满好奇,那时候想着里面的主人公,一个人在荒岛上生活这么多年,那他肯定是很牛逼,…

    读后感 2022年9月6日
    6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