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

我眼中的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

龙应台,一位台湾女作家,我曾被她笔下的《亲爱的安德烈》和《目送》深深折服,继而读了她另一部大作——《亲爱的安德烈》。

在《孩子你慢慢来》《目送》两书中,龙应台分别以母亲和女儿的身份叙述她身边的点点滴滴。而为了认识自己十八岁的儿子,他们用了三年时间写就这三十六封家书——《亲爱的安德烈》。正如那句话:“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我们原来也可能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像水上的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是我们做了不同的尝试——我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力,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了自己的母亲。”

初识龙应台,起源于这三本书。龙应台的文笔是犀利的,可在《孩子你慢慢来》中,又让我认识到原来龙应台的文笔也是可以细腻真实,柔情万千。而在《亲爱的安德烈》中还有很多句子,是富有哲理与文字之美的:“人生像条大河,可能风景清丽,更可能惊涛骇浪。你需要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换句话说,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须应付的惊涛骇浪。”这一句,虽然简朴,却蕴含哲理,引发沉思。

每每读起龙应台的书,感觉亲切无比,仿佛她就坐在你面前,与你讨论书中有趣的事。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故事总能碰撞出耀眼的火花,这是理性与感性的碰撞,更是东西方文化的碰撞。

在三十六封家书中,不仅保留着母子之间幽默有趣的对话,更展示了母子之间讨论问题的深度(多国文化、贫富差距、国际政治……)以及在讨论其他问题时引发的争论,仿佛就像两个智者在做激烈的辩论会。

我眼中的龙应台,是位充满智慧的智者,也是一位使我佩服于她笔下的女作家,更是一位让人意想不到的总令人眼前一亮的文学家。

龙应台用这三本书,叙述了她的一生:从将要做母亲到慢慢步入中年,到最后仿佛经历过许多风雨的洗礼,已然变成了一个经历过沧桑的智者。

龙应台,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也是一位让我深深佩服的女作家。作者:练书彤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847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我的四个假想敌》读后感1500字

    “曾几何时,惹笑的佩珊自己,甚至最幼稚的季珊,也都在时光的魔杖下,点化成“少女”了。冥冥之中,有四个“少男”正偷偷袭来,虽然蹑手蹑足,屏声止息,我却感到背后有四双眼睛,像所有的坏男…

    读后感 2023年2月7日
    38
  • 《滴水石穿的启示》读后感500字

    读《滴水石穿的启示》有感 我读完《滴水石穿的启示》后,真的被感动了。一滴小小的水珠,竟然能将一块石头滴穿!为什么?因为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如果我们也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那还有什么…

    读后感 2022年6月24日
    121
  • 论名字的重要性——《名字很重要》读后感400字

    论名字的重要性——《名字很重要》读后感400字: 看了凤云老师的文章《名字很重要》,是的,很有同感! 命题是我写文章的瓶颈,概念思维不过关,下不了正确定义,老师在《易脑开发》课程里…

    读后感 2023年2月9日
    41
  • 《余生很长,何必慌张》读后感800字

    《余生很长,何必慌张》读后感800字: 这两周我看了林熙的作品名叫《余生很长,何必慌张》这本书由五十四篇怡心的小文章组成,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股子旺盛的力量。 林熙的那种独…

    读后感 2023年2月16日
    51
  • 《与哲学家一起思考:七天哲学课》读后感_2100字

    《与哲学家一起思考:七天哲学课》读后感2100字 《一本瞬间抓住你兴奋点的哲学入门书》 黑格尔说:哲学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运动,哲学是对绝对的追求。 爱因斯坦和诺瓦利斯均表示:哲学是全…

    读后感 2022年9月15日
    123
  • 读《红色家书》有感1500字

    读《红色家书》有感1500字范文:最近,在每晚入睡前,我总要把《红色家书》拿出来,读上那么几篇,方觉得一天充实了。书信中,烈士们面对生死离别的淡定从容,面对危难却矢志不移的革命信念…

    读后感 2023年2月8日
    5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