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读后感2000字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读后感2000字:

1964年,马歇尔·麦克卢汉出版了《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那个时候传播学的领域虽说不是一片空白,但也算得上是一片荒芜,麦克卢汉本身也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但在这本书里,他首创了“媒介”一词,在书中信手拈来一个又一个精妙的预言和结论。这本书以艰涩难懂闻名,书中处处充满了类比和比喻,却对自己超前的观点不多加解释。就连麦克卢汉本身也说:“我只探索,不作解释。”

但就是这样一本书,让全世界都掀起了“麦克卢汉热”。书中提到的“地球村”、“全球化”早已成为了现实,“媒介即是讯息”的观点也被广为接受,就连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反复论证强调的“媒介决定信息的传递”也只不过是麦克卢汉书中一个小小的观点罢了。

在这里我想主要谈谈这本书的第一部分,即理论部分。麦克卢汉在这个领域的贡献是广阔而深远的。在这本书中,他强调得最多的就是“媒介即是讯息”。他对媒介的理解显然要比一般人深远得多。刨去一般人能想得到的电影、电视、广播、报刊等,麦克卢汉指出:服装、住宅等也都是媒介。万事万物都是媒介,万事万物无一不传递信息。但同时,媒介的内容又是另一种媒介:电视的内容是电影,报纸的内容是文字,文字的内容是语言……

他在书中这么提到:“没有一种媒介具有孤立的意义和存在,任何一种媒介只有在与其他媒介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自己的意义和存在。”

针对媒介对大众社会的影响,一般人很容易会想到,媒介会影响社会,社会也会反过来影响媒介。学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我们很容易采取一种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无论什么,大抵都是互相影响的。然而不论是尼尔波兹曼还是麦克卢汉,似乎都是“技术决定论”的忠实拥护者。他们提到,媒介会改变整个社会思考的方式,新媒介的产生,将决定内容。换言之,“我们塑造了工具,此后工具又塑造了我们。”

萨诺夫将军在诺特丹大学的演说中说道:“现代科学的产品本身无所谓好坏,决定它们价值的是它们的使用方式。”

这是一个被我们广泛接受的观点,然而麦克卢汉嗤之以鼻:“萨诺夫的话里根本没有什么东西,因为他忽视了媒介的性质,包括任何媒介和一切媒介的性质……任何技术都不能给我们自身的价值增加什么是和非的东西。”尼尔波兹曼也在自己的书中提到,当电视走进寻常百姓家时,人们的思维模式变了。读后感m.simayi.net以往的总统辩论总包含着繁复的修辞和语法——因为人们在广播中只能听到声音——而这样的辩论总要持续七八个小时,这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当电视出现以后,一切都变了。尼克松开始考虑自己的荧幕形象,总统辩论也变得简单起来。

麦克卢汉尤为有远见的地方在于他对电光源的这种媒介的看法。如上所言,一切媒介的内容都是其他媒介,然而电光源是特殊的存在,因为电光源不存在内容。当电光源被打用来出商业广告时,甚至都没有人认为电光源是一种媒介。

麦克卢汉最重要的观点也就是书名——媒介是人的延伸。轮子是脚的延伸,服装是皮肤的延伸,而电力则是中枢神经的延伸。中枢神经系统把人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机体,电子媒介亦然。

所以,电子时代的人不再是分割肢解、残缺不全的人,人类社会不再是分割肢解、残缺不全的大家庭。麦克卢汉痛恨人类的不完整,而电光源的特殊性让麦克卢汉看到了地球村的可能,看到了把人类统一成一个整体的可能。而且今天我们知道,虽然那一天还没有完全到来,但麦克卢汉没有说错。

基于这一点,麦克卢汉把人类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部分: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他认为,人类本身是一个部落化的小群体社会,人与人之间密不可分;而印刷媒介让人类社会逐渐分工化、专门化,使社会之间彼此割裂开来。但是电光源迟早会形成信息的共享,到那时人与人之间将重新回到密不可分的状态,也就是今天的地球村。事实上,麦克卢汉在整个第二部分都在论述一个媒介的产生是如何深远地影响人类的思维模式和社会的。

他提到:“媒介作为我们感知的延伸,必然要形成新的比率。不但各种感知会形成新的比率,而且它们之间在相互作用时也要形成新的比率。”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将会影响人们对于各种感官的依赖性。比如文字的产生使识字者卷入度更低,广播的产生使听众更倚重听觉,电视的产生使观众更加注重视觉的作用。不仅媒介本身会造成这种改变,新媒介和旧媒介的互相影响也会造成这样的改变。

在今天这一点几乎无需论证——只要看看现在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数一数有多少纸媒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抖音号,我们就能很容易理解新旧媒介是如何相互影响的。文/憋稿子憋不出来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852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李开复《世界因你而不同》读后感800字

    李开复《世界因你而不同》读后感800字: 读人物传记还是很好的,可以很直接的跟相对来说比较成功的人物对话,看看那些人的成长经历,都做了什么导致了成功,有哪些事情是我可以学习的。 而…

    读后感 2023年2月9日
    28
  • 老人与海读书笔记1000字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题记 读过的书有很多,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海明威的那本《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这本书讲述了,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连续八十…

    读后感 2022年6月23日
    111
  • 《我在草原上追赶落日》读后感800字

    心中一簇向阳而生的花 ――读《我在草原上追赶落日》有感 我心中的一团火是不会熄的,熄了可以再点着它。 ――题记 暑热蒸腾,在蝉鸣聒噪的日子里,我怀揣着宁谧的心看完了《我在草原上追赶…

    读后感 2022年6月2日
    281
  • 《孤独者之歌(黑塞作品13)》读后感_800字

    《孤独者之歌(黑塞作品13)》读后感800字 当我把这本书看完的时候,深觉自己身上缺乏一种反省自身的勇气。在黑塞的笔下,对于这个世界独到的看法,某方面我也有过类似的经验,只是我过于…

    读后感 2022年9月15日
    105
  • 立足今天

    昨天晚上,我被《日记二则》深深地震撼了,当我一口气读完后,觉得从中受到了启发,受到了教育。    日记中的一句话:“要学习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让我久久不…

    读后感 2022年7月10日
    99
  • 绿山墙的安妮读书笔记350字

    做一个像安妮的人  ――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  一个长满红发的头,一个充满了神奇想象力的脑袋,一张长满了雀斑的脸,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她是谁呢?她就是我今天要给…

    读后感 2022年7月18日
    9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