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男孩儿》读后感2000字

《钓鱼的男孩儿》读后感2000字:

有阵子没更新读书笔记了,期间收到两位朋友的反馈,说买了我推荐的书。这是很惊喜的鼓励,也督促我加快读完了这本书。

这是一部设计很精巧,挺了不起的作品。作者讲述了尼日利亚中央银行一名普通职员一家的故事,故事的时间象限很窄,核心部分也就一年多,偶尔向前回忆了一点背景,向后延伸几年交代了一下结局。

作品的精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通过描写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悲欢,形象浓缩和记录了一个国家在某个时间段的历史影像,政治、社会、经济、教育、金融、宗教、人文和生活等各个方面,对于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那些人,那些事,很新奇,很遥远,很沉重,又似曾相识。小说的魔力之一,就是通过文字信号的传导,让我们有机会触摸到另一个世界,可能在另一个时空,另一个角落,或者完全不曾也不会存在的虚空幻域,那种思想的扩容和精神的遨游,会让我们感觉经历仿佛更加丰富,目光更加深邃,时常沾沾自喜。另一方面,通过埃姆一家6口的悲欢,隐喻尼日利亚在结束英国殖民统治后的分裂和手足相残,这条暗线既完整又清晰,丝毫不影响主线故事情节的发展,两层逻辑的施展都合理自然。这是作者的本事,也是他的责任,奥比奥玛出生于尼日利亚城市阿库雷,现居美国,《钓鱼的男孩儿》是他的处女座,把自己全部才华倾注于完成这样一部作品,可以想象他的急不可耐。这份急切不是我杜撰的,《后记》部分一字一句地交代了本书的宏大主题,他很担忧读者领会不到他想讽刺尼日利亚内战和英国干政的主旨,“在我看来,尼日利亚是个由疯子想出来却让正常人埋单的疯狂的主意,在这里,疯子是英国人,而神智清明的是尼日利亚人民”。

埃姆是尼日利亚中央银行的职员,有不错的薪水,不错的社会地位,带着妻子和6个孩子过着比较体面的生活。在当地,并不是每家都有那么多孩子,埃姆逆势而为,是因为一个伟大的梦想,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培养一个庞大而伟大的家族,这个家族都是成功人士,有医生,有设计师,有律师等等,每个孩子身上都承载着父亲的神圣期望。本杰明是第四个儿子,小说第一人称的主人公,所有故事都通过他的眼和耳一一出现。

接受一个朋友的建议,在以后的读书笔记中,我尽量做到不剧透,对情节浅尝辄止。这是个很好的提示,毕竟小说最吸引人的,就是情节的发展。而且,我发现读过的这些国外畅销小说,几乎都没有太多曲折的情节,甚至“太多”俩字都可以去掉,真的没什么情节。60%的环境和心理描写,20%的动作和表情描述,20%的人物对话,洋洋洒洒二三十万字,拼凑出一个平淡无奇的简单故事。好像都是这样的,不知道是不是和外国人的思维习惯有关,写好一个小故事,诠释一个小道理,展示作者探索人生的一个小见解,这些真的不得而知,我就是胡乱猜想一下,虽然这些作品都不错,但是真没觉得达到了世界畅销的程度。突然想起两件小事,一个是关于硕士论文,老师说大家开题的时候尽量不要把题目弄得太波澜壮阔,他与一个国外的教授交流的时候,人家很震惊我们的同学论文题目经常是“我国春秋时期哲学思想研究”、“西汉时期重要历史人物探析”什么的,他们一般只研究一个人物的某个方面,都怕研究不透彻,所以他们的题目一般都是“米兰昆德拉性格解析”之类的;还有一件事,是读《一个人的朝圣》,这本书的情节好像还是读过的译著里最简单的,简单到再简单点就碎成片段阅读了,可带给我内心的震撼却最大,我把感受都写在了读书笔记里,那是我写的第一篇读书笔记,感觉再也写不出那样的文字了。所以绕了两大圈,我到底想说明什么,最动人的文字,不一定要拥有多么曲折的情节,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电波,只要频率对上了,它就会舞动起来,变成美妙的音符,让心房变得不平静。

阿库雷有条宁静的小河,由于时局混乱,那里分布多个宗教的聚集点,还有同样恐怖的兵与匪,一大堆诅咒和带血的故事,让美丽的阿拉河变得恐怖,成为孩子们活动的禁区。如同许多类似的非洲河流,阿拉河曾经被封为神祗,当地人为她建起庙宇,向她祈祷,依靠她指点迷津。直到欧洲人来了,读后感www.simayi.net他们带来了新的信仰,阿拉河渐渐变为邪恶之地。可这些都是大人的事儿,孩子们迷恋水藻的味道,欣喜飞虫的盘旋,鱼钩上的收获更是让人快活。属于钓鱼兄弟帮的小河边,让时间有了非凡的意义。

阿布鲁是个疯子,流浪汉,“预言家”,相传他的预言很准,但都是灾难。他遇到了渔人们,神神叨叨,对伊肯纳的命运做出了预测。这个预测成功唤起了本杰明这位大哥内心的恐惧,恐惧逐渐侵蚀他的灵魂,无时无刻,让他很快病入膏肓,直至厄运降临。这也成为一根导火索,彻底改变了兄弟4人(象征尼日利亚的主要族群)的命运。

物质世界里发生的一切,都已经在精神世界里发生过了。所以人们渐渐学会了计划和未雨绸缪,同时诞生的还有恐惧,对未知的恐惧,对未知化身为可怕已知的恐惧。恐惧让人的内心世界变得颠覆,黑空白日般的荒凉不段向四周蔓延,没有蓝色,没有彩虹,也没有小溪和水鸟,其实不是没有,只是看不到。恐而盲,慌而乱,厄运无处不在,时有发生,恐惧是它的催化剂,或者仅仅是送信的使者,谁也说不清,但作者好像认为是有预谋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909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名人传》读后感300字

    【第1篇】 当我读了【名人传】这本书以后,我才知道一个名人,一生并不顺利,他们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美好。 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钢琴家,他创造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如,【田园】,【合唱】,…

    读后感 2022年7月16日
    97
  • 刺杀骑士团长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500字

    刺杀骑士团长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500字: 在读此书之前,我对村上春树几乎一无所知。在不抱有任何期待的心情中,偶然被书名吸引,从而被文字牵引着踏入未知世界。习惯于从对比中引发一些熟…

    读后感 2023年2月16日
    20
  • 读《忠实的约翰》有感600字

    故事讲述是一位国王得了重病,就吩咐他最忠实的仆人约翰:“要把他懂得的东西教给他儿子。”约翰按照国王的意思去执行。在国王死之后,忠实的约翰把老国王临终前的一切嘱托和自己的誓言都告诉了…

    读后感 2022年7月18日
    194
  • 看见读后感1000字

    柴静的看见读后感1000字: 刚刚翻上两页,就被这本书深深吸引住了,平实无华的叙述,触动人心的故事,让我忍不住一页又一页地翻看,一遍又一遍地思考。 感觉这是一本能触动心弦的书,读完…

    读后感 2023年2月14日
    25
  • 《中国文学史》读后感_2000字

    《中国文学史》读后感2000字 文学的起源是诗歌,韵文先于散文。尧《击壤歌》、舜《卿云歌》(卿云烂兮,纠漫漫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兴观群怨:“兴”是有开放启发启示之意,凡见任何…

    读后感 2022年9月15日
    128
  • 永不言败俞敏洪读后感800字

    【第1篇】 我们很少去定位自己生命的高度与强度,很少去无怒无悔地位了生命中某个理想而奋斗,很少去理解在奋斗中所遇到的艰难困苦只是走出人生的沙漠的必要考验。 人常常被自己的习惯和天性…

    读后感 2022年7月17日
    8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