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读后感2000字

《三体》读后感2000字:

感谢好友的推荐,终于把《三体》看完了。本书立足既有的科学理论,在理性的基础之上,对未来作了大胆的想象,使得一团雾水的未来一定程度上被格式化了。但是,感觉科幻作品还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想象:

【1】对于空间的跨越。光速、引力波真的无法突破每秒30万公里吗?物理学家已经注意到宇宙中存在超光速现象,只是现在还无法提供合理的解释。如果能够围绕“量子纠缠”往实物传真、人体传真方面再进一步就好了(参见《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不过怎么说呢,就跟人活着必死一样,因为有速度、时间上的限制,人们才会珍惜,也才会更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吧。

【2】作品中提供了两种方法跨越时间,一是休眠,二是由于相对论效应在接近光速的飞行器中时间显著变慢。如果引入催眠、轮回,那就更加精彩了,不过,有人会说,这还是科幻吗,都成神话了。其实,催眠、轮回已经进入科学的视野,只是还比较边缘,大多数人还不了解。这就跟创新一样,你可以进步一点点,但不能进步太多,进步太多,人家不仅不欣赏,还会扔来臭鸡蛋。

【3】作品中对于基因技术、克隆技术没有涉及,难道是写作禁区?如果因为基因克隆技术的进步,人体本身发生显著进化,比如不容易生病、更加长寿,乃至出现一些超能力?

【4】“正念”已经进入科学的视野,其实伴随长时间的正念修炼,一定会出现各种特异功能,只是就像前面说的,这一块暂时还不适合进入公众视野吧。

最后介绍一段曾经课上会讲但最近几年没讲的小小思维拓展:

问题:轻功到底是传说还是事实?某些武林高手真的会轻功吗?

其实,根据万有引力公式:F=G*M1*M2/R**2,我们注意到F跟G相关,问题是,G到底是常数还是函数?物理学家已经发现G是函数,但是跟哪些自变量有关还不清楚。我们作为生命的个体,既有身的一面,还有心的一面,身、心都是变量吗?如果通过修炼来改变“心”“身”,那么,G是不是就会变化呢?乃至G趋向于0?这时候轻功是不是就能理解了呢?行星际、恒星际的宇宙飞行器会不会起飞更容易、速度也更快呢?

《维摩诘所说经》中说,在维摩诘的方丈之室中,天女散花,花掉到菩萨身上,都飘落下来;掉到程度不够的弟子身上,就粘住了。

这是否说明,通过修炼可以减少自己和万物之间的“粘性”呢?或者这么说,我们身边发生的各种事情各种欢乐、痛苦都是我们粘过来的呢?

曾经的科学,都是从物质、身体入手;而宗教呢,更多从心灵入手。结果,宗教似乎领先了一步。所以才有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说,我们辛辛苦苦爬上科学的巅峰,发现已经有无数的喇嘛在那里谈笑风生。不过,说得不客气一点,这个“科学的巅峰”应该还只是相对真理而非绝对真理吧?

F?卡普拉在《物理学之道》一书中说:“量子理论……引进了用参与者代替观察者的概念,甚至发现了在描述世界时有必要把人的意识也包括在内。”欧文?拉兹洛在《微漪之塘》中说:“量子理论……引进了用参与者代替观察者的概念,甚至发现了在描述世界时有必要把人的意识也包括在内。”读后感www.simayi.net不过科学正在紧追不舍。南怀瑾先生说:未来会有不少大菩萨出现在科学界。说不定,因为科学技术,人类成佛还更加快点呢。哈,希望这不只是玩笑。这里想改编一段佛家的故事:

某人中了毒箭,医生准备把箭剪断、拔除、清洗疮口。伤者道:慢,请先告诉我毒药发生的机理!医者:如果非得这样,那还没等到你整明白,你就死了。——伤者:如果穷我一生的能力不足以揭开毒药的机理,那么,穷人类的一生能行吗?

问题是,作为有限寿命的个体,同时又是需要经历漫漫历史长河的人类的一员,我们该如何选择呢?在科学与宗教之间、在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之间又该如何平衡呢?

【5】心灵感应。作品中的“智子”可以帮助三体人实现遥视、遥听。其实,现在的技术已经可以简单地解读人类的想法,从而控制四旋翼的飞行,乃至像交大研究生干的,控制蟑螂的行走。所以,作品中可以增加对香、味、触乃至思维的感知。不过可以把对思维的感知划分成不同的层次,什么精度的仪器、什么水平的定力可以探测到什么程度。可参考《法华经?法师功德品第二十八》感受下感官可以到达的程度。

【6】意念致动。在电影《阿凡达》里面,科学家在特殊的仪器设备的帮助下,让自己的心灵注入另外一个有生无命的“阿凡达”体内,实现了对阿凡达的控制。这其实和汉地的“借尸还魂”以及藏地的“颇哇法”差不多。这里有三部好走:(1)借助量子纠缠实现跨空间的生命体以及非生命体的出现、行动和消失;(2)就像阿凡达一样通过意念远距离控制一个乃至多个生命体;(3)控制一个乃至多个非生命体。

【7】宇宙全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一个宇宙其实就是一粒沙吗?一粒沙其实也是一个宇宙吗?《华严经?入法界品》里面介绍说,散财童子进入了普贤菩萨的一个毛孔,以极高的速度走了无数的时间,经历了无数的星河,发现都没能走出菩萨的一个毛孔。沿着这个思路是不是也可以创作出一些东西来呢?

如果这样,什么是科学,什么又是神话呢?作者:张兴福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911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百善孝为先

    为家庭的主人,我们不能只享受家庭赋予的温暖,更有责任营造温馨、快乐的家庭。《带着养母上大学》的主人公孟佩杰用行动诠释了家庭的意义,靠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带着养母生存着。 《带着养母上大…

    读后感 2022年7月17日
    72
  • 《2055年》读后感900字

    【提前进入2055年】 《2055年》一书,让我提前进入到了2055年 2055年到底有什么变化?人类将不再穿衣服,而是喷一种同样可以遮住身体并且保暖的护霜;人类的交通工具也不再是…

    读后感 2022年7月18日
    95
  • 《雷锋事迹》观后感200字

    【第1篇】 叔叔是一名解放军,他经常做好事不留名。有一次还用两个小时帮一个老找到了她的家,而且当时还是风雨交加的天气。叔叔把那位老送回家后就走了,老奶奶想让他留下来喝口水,结果一回…

    读后感 2022年7月11日
    126
  • 读《威尼斯商人》有感500字

    【第1篇】 读《威尼斯商人》有感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早期的喜剧作品。安东尼奥和夏洛克是两个对立的人物形象,他们对待金钱和人情的态度是截然相反的。安东尼奥是人们理想中的商人,是…

    读后感 2022年7月28日
    248
  • 《荷马史诗》读后感2000字

    【第1篇】 世界名著之所以是世界名著,其关键在于获得世界各国人的肯定与推崇。《荷马史诗》作为世界名著,想必也早已被无数的读者欣赏品味鉴评过了,如此一来,我的这篇读后感未免显得沧海一…

    读后感 2022年8月8日
    80
  • 《你只是还未全力以赴》读后感_800字

    《你只是还未全力以赴》读后感800字 1.短期的冲刺学习比长时间的拉锯战更有效果。有清晰的目标比毫无目的的盲目努力更容易成功。努力之前,先想清楚自己是为了什么,不逼自己一把,都不知…

    读后感 2022年9月2日
    6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