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宇宙看世界——三体读后感1500字

从宇宙看世界——三体读后感1500字:

要说《三体》留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觉得可以用两个字概括:渺小。

当无数科幻电影在极力描绘未来世界的美好图景时,《三体》则残忍地把幻想置入现实之中,用硬科幻的风格,描绘了宇宙的无情和黑暗。在宇宙的黑色大幕下,人类、文明甚至生命本身,都是渺小而微不足道的。

《三体》三部曲,人类是渺小的

在著名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有这样的情节:外星人在远古的地球上树立了一块黑色方碑。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无数次去测量这块方碑,但无论用多么“先进”的测量手段,这块方碑的三边比例,永远都是精确的9:4:1。外星文明用这样的方式,彰显自己的力量,同时嘲笑着人类智慧的微不足道。

《三体》完美致敬了这个“细思恐极”的桥段。在战争前夕,“三体”文明向地球送来一个探测器“水滴”。人类马上发现即使用人类最精密的显微镜观察,“水滴”的表面依然是完美的镜面,无法找到一丝瑕疵。“水滴”的存在,已经远远超出了人类科学所能理解的范畴。不久之后,这个探测器就只身进入战场,仅仅利用冲撞的方式,就将人类准备了数百年的舰队撕成了碎片。

黑色方碑也好,“水滴”也好,虽然都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但它们代表的巨大的未知却是实实在在的。纵观物理学的发展史,人类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就,然而同时出现的还有更多超出我们理解的东西,比如黑洞,比如暗物质。在宇宙这个命题面前,人类知道的或许比蚂蚁知道的并没有多多少。

“水滴”与人类的机械臂,文明是渺小的

小说中描述了这样的一个场景:当人类文明的存亡危在旦夕的时候,人类开始为自己的文明建立坟墓,试图在宇宙中留下我们曾经存在过的痕迹。极具讽刺意义的是,人们突然发现,为了能让信息保存一亿年,穷尽人类所有的知识、技术和创造,最终只有一个可行的办法——“把字刻在石头上!”。·在漫长的时间面前,人类文明变得一无是处,我们即将消失时所能做的,和数万年前我们刚诞生时所能做的没有任何区别。

无独有偶,先进的“三体”文明从诞生开始就被所在的“三星”系统所困扰。三个恒星就像三个死神,它们无法预测的行为随时可能将三体星球化为灰烬。在恒星的力量面前,“三体”文明没有能力改变自己星球的宿命,只能选择逃亡。

无论文明多么发达,在时间和自然力量面前,都显得无力和微不足道。

《2001太空漫游》生命本身就是渺小的

在谈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时候,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地球不需要被拯救,需要被拯救的是人类自己”。说到底,生命不过是物质的依附,是宇宙中意外的产物。就像水和鱼,无论干净还是肮脏,水永远是水,死去的只是鱼而已。

在《三体》的幻想世界里,智慧生命就是水里的鱼,即使他们能宛若天神一般,将宇宙折叠、分裂、肆意改造,然而没有任何一个文明能离开宇宙本身而生存。当故事的最后,面对千疮百孔的宇宙,所有生命都面临同样的命运,就是走向灭亡。

作为一部硬科幻小说,《三体》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让人去思考一些平时从来不会思考的问题。它虽然不是哲学巨作,却从宇宙的尺度,一次次冲击着读者对世界和人类本身的认知。

如果某一刻我们沉迷于“人定胜天”的幻想,那《三体》这样的小说,则让人重新想起对这个世界的敬畏。作者:张树勋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913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一个小女孩――读《毛毛》有感

    她是一个外表平凡但内心充满热情与欣悦的女孩。她具有相当的传奇经历。曾经有人问她多大了,她说自己一百零二岁。当然,这不可能是真的,而且从表面看,她只有十一二岁。她经常做些奇奇怪怪的事…

    读后感 2022年6月15日
    130
  • 读《守株待兔》有感300字

    今天,我又一次读了《守株待兔》这成语故事。读完后让我受益匪浅。 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从前,有一个农夫非常的懒惰,他不愿到田里去干活。有一天,他干活干了一会儿,他觉得累,就坐在旁边的…

    读后感 2022年8月5日
    84
  • 《甘地自传》读后感_1000字

    《甘地自传》读后感1000字 好奇,使我开启本书。一个被称为“圣雄”的人他写的自传会说些什么呢? 甘地对我来说,熟悉又陌生。中学历史告诉我他是印度国父,“圣雄甘地”“印度民族独立的…

    读后感 2022年9月9日
    57
  • 《扬起你的笑脸》观后感400字

    扬起你的笑脸,把影子留在身后――观《扬起你的笑脸》后感 上个礼拜我们看了电影《扬起你的笑脸》,电影里因为一次“花溪中外少年夏令营”把一群民族不同、肤色不同、个性也不同的孩子们聚到了…

    读后感 2022年6月17日
    1.3K
  • 雷锋日记读书笔记600字

    榜样少年跟党走,精神永相传――读《日记》有感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活雷锋”这个词,那时候我对雷锋叔叔一点也不了解,后来给我讲了一些关于雷锋的故事,我听了很感动,认为雷锋叔叔是一…

    读后感 2022年5月27日
    193
  • 《院士怎么读书》读后感300字

    的一天,我读了一本叫《院士怎么读书》,一听到这个书名我就觉的奇怪,书不就是一遍又一遍的读吗? 可是一个电机工程学家―丁舜年,他把书房建在阳台上了,有人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不把书房建…

    读后感 2022年7月1日
    11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