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心得1000字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心得1000字:

俞敏洪在给这本书写的序中提到:“他收集并研究各种成功案例和心理案例,并且按照自己的方式编成课程,把其中的道理讲给其他人听。”

这段话暗示了这是一本关于成功学的书籍,毕竟作为职业发展专家,帮助别人进行人生设计,怎么能离开成功学呢?

现在不少人反感心灵鸡汤和成功学,觉得它们中看不中用。但我们不能因此否认心灵鸡汤和成功学的作用,不能忽视在迷茫、沮丧的时候,它们带给我们的鼓舞和激励。只是在读这类书籍的时候,要保持独立思考。

买房,卖梦想的房奴:第一章关于买房和梦想的论述我不赞同。买房固然会给人很大压力,但不至于典当梦想那么严重。不买房也不见得就能实现梦想。

书中假想了一个买房和不买房的人生实验,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书中买房的人结局设定太过凄惨,而不买房的人结局设定则太过乐观。

不买房的人5年升到经理,再跳到另一家企业做到总监,之后与朋友创业,10年后年薪达到68万。当前社会不少人买不起房,有多少能达到这个“人生实验”中不买房的成就呢?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9月底,中国大陆共有实体注册企业数量2907.23万家,2017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就达到了1351万人,能升到经理、总监的可能性,大家可想而知。

有人会赞同作者租房的观点,为什么呢?第一,大部分人在所处的城市买不起房,支持作者租房的观点可以减轻自己买不起房的心理负担;第二,书中例举租房获得成功的案例,比如巴菲特创业初期不买房而是投资,最终成为世界首富,让人觉得自己不成功是受困于买房的“陈旧观念”;第三,作者用数据描绘了一幅未来成功的蓝图,给予了人们希望。

但和巴菲特同期投资的人有多少?每年创业失败的人又有多少?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看到成功、看不到失败,导致会系统性地高估成功的希望,这便是《清醒思考的艺术》中提到的“幸存偏误”。

书中说买房是为购买内心深处的“安全感”,在当前的社会,“安全感”不应该来自于一件物品,而是来自于自己的能力。

这有一定的道理,但不能因此否认买房的必要性。房子除了带给人一定的“安全感”,还会给人带来“归属感”,每个人都应该朝着自己的梦想不断前行,但不能没有后方,在我们受伤、沮丧、失败的时候,我们需要回到自己的家里慢慢恢复。每个人都曾梦想拥有世界,但世界从来不被谁所拥有,我们最终能拥有的,还是自己的家。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9034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宝葫芦的秘密》有感800字

    做一个诚实自立的好孩子 ――读《宝葫芦的秘密》有感 今年,我在家读了很多书,其中《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给我的印象尤其深刻。本书作者张天翼带着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进入一个神奇的童话世…

    读后感 2022年7月7日
    114
  • 诵读学冠涉猎——《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诵读学冠涉猎——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1200字: 有一种说法,说古人把读书分三个阶段。5岁到15岁时是第一个阶段,叫“诵读”。第二个阶段是15岁到25岁,叫“学贯”。最后一个阶段是2…

    读后感 2023年2月7日
    52
  • 《三体》读后感1500字

    作者:叶倩倩 刘慈欣的《三体》已经火了很多年,一谈起科幻小说,安利榜单必有其一席之地,但直到朋友跟我聊起宇宙黑暗森林法则,我才真正静下心翻开《三体》。《三体》前两部大致讲述的是在特…

    读后感 2023年2月5日
    108
  • 读《邻居》有感400字

    《邻居》创作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一九三六年三月十日发表。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叶圣陶创作了小说《邻居》。 《邻居》的主线写一个日本人喝醉酒,乱敲中国邻居的门,引起邻居的反感,但他…

    读后感 2022年7月25日
    205
  • 神奇的收费亭读后感600字

    【第1篇】 做一个全新的自己 ――《神奇的收费亭》读后感 今年,我读了一本好书,它的书名是《神奇的收费亭》。看到这个书名,肯定很多人可能和我有相同的疑问:这个收费亭神奇在哪儿?于是…

    读后感 2022年7月27日
    264
  • 《这书能让你戒烟》读后感600字

    《这书能让你戒烟》读后感600字! 八年的烟龄,也许对于众多烟民来讲这个时间并不长,但确确实实读完这本书以后,我戒掉了烟。无痛戒烟是真的,现在已经不抽烟十个月左右了。 书中对吸烟者…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4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