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的迷雾》读后感2000字

《经济增长的迷雾》读后感2000字:

最近读了好几本书,包括林毅夫教授以及彭文生等众神作。感觉自己根本没资格给这些书写读书笔记,所以还是再多读书一些书再试着写写吧。

经济学中有很多名言,最近读到的两句名言给了我深深的震撼:

-卢卡斯:一旦一个人开始思考经济增长问题,他就不会再考虑其他任何问题。-英国女王也在08年经济危机之后的质问:为什么在经济危机发生之前,没有一位经济学家能运用其经济理论和数理模型推算出经济危机将何时发生?

作为一个工程师,我意识到,经济学似乎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空间。理工科之所以迅速发展,是因为人类终于发现了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重复性试验,获得某个特定输入变量对结果产生的影响:控制并恒定系统所有的输入变量,单独调整其中某个变量A,并对比其影响下的结果X的变化,从而获得输入变量A对结果X的影响。通过这种方式,人类可以迅速确定某个系统中各个输入对结果产生的影响,并验证其普适性。

除了对微观单位的性质研究之外,人类也开始进行对人类群体的研究:比如群体在一种激励下会如何反应等等,这大概就是社会科学了吧。

对比起来,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却比理工科艰难的太多了。对一个群体的研究很难控制影响该群体的各个变量,也很难进行重复试验。因此社会科学往往采用比对的方式进行研究。社会学家可以观察某一段历史的进程,得到在某个特定条件下适用的结论,却发现在将其推广到更大的时间范围、或者其他国家或区域时,遇到更多的问题,从而不得不从新调整其结论和基本假设。这使得我们看到的经济学的理论往往是分散的,支离破碎的,很多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的结论。很难像牛顿力学一样用简单几条定理就勾勒出一个宏伟的世界。

这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我们无法预测经济危机,即使我们根据所有的国家,所有的历史,验证了我们的结论,但我们无法证明未来会不会有新的变量引入,从而影响我们的结果。比如:之前的经济危机很大程度上来自通货膨胀,那好,我们控制好通过膨胀,可下次危机又发生了……

但对于科学与真理的求索,却是每一位科学家毕生的梦想,虽然,科学,仅仅是真理在一定环境下的近似解释。

我们虽然不认为“地球是平的”是一种科学,但不得否认对于原始人类而言,地球是平的这一理论可以很好的让他们打猎以及建筑房子。同样,“地心说”虽然对探索宇宙奥秘没有任何价值,却对最开始痴迷于星空的人做了最直观的解释。牛顿力学并没有完美的描述整个世界的真理,其理论也仅仅是在低速环境下的近似结果。可正式这些“近似结果”,支持了在当时那个阶段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与此同时,人类对宇宙中的真理不停的探索,进一步出现了更接近真相的理论:地圆说,日心说,相对论……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每一位经济学家都是伟大的,都在尝试用自己的模型去解释每一个现象,每一段历史。言归正传,这次我想分享一本伟大的著作《经济增长的迷雾》。作者曾多年在世界银行工作,而世界银行的主要工作之一就对相对落后的国家进行援助。作者发现,读后感www.simayi.net很多经济学家对落后国家开出的所谓药方却并不尽如人意。作者结合详细的数据,结合一个最基本的原理“人们对激励做出反应”,一步步论证了一个个让人无比伤感的结论:

无论是加大投资拉动、加大教育投入、进行人口数量控制还是债务减免,似乎都不能百分之百的保证落后国家走出经济泥沼,事实证明,很多采用了这些措施的国家甚至连续正向经济增长都无法保证。

随后作者进一步分析了这些到底有那些因素可能导致这些国家变得贫穷。其中具体内容不再复述,尽在这里记录两个感触颇深的观点。

作者在批判鲍莫尔关于“贫穷国家拥有比富裕国家拥有更高增长率可能性”这一个观点时,指出鲍莫尔用于佐证的数据“16个工业化国家在最近的一个世纪才成为经济领秀”,其实是具有幸存者偏差的。因为只有发展迅速的国家才有额外的财力去进行每年的经济数据统计,而其他发展缓慢的贫穷国家甚至根本没有足够的精力去记录这些。

数据是对理论很好的支撑,但一组数据取样出现偏差,或者样本不完全,却可能导致得到截然相反的结论。2.关于腐败的讨论。作者指出其实腐败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作者将其划分为分散型腐败和集中式腐败。

简单举一个例子,在长途公路上,会有多个路段的腐败者对过往的大货司机进行吃、拿、卡、要,就是典型的分散式腐败。因为每个腐败者只会关心自己的收益,如果腐败者A收费少了,降低了货车的通过成本,也就给其他腐败者留出更多的腐败空间。这些腐败者的合力结果就是每个大货车的通过成本过高,进行运输的大货车减少,所以这些众多的腐败者面临类似囚徒博弈的困境。

但如果有一个强力的腐败者A能够控制各个路段的腐败者,由A统一对大货车进行收费,腐败者A就不得不考虑所有腐败者作为一个集团的收益,这时,进行合理的腐败收费以保证有足够的大货车通行则变为其考量因素。

我似乎在这里看到了政府的雏形……作者:浅薄的智杖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9157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学会成长——木偶奇遇记读后感600字

    做个诚实善良的好孩子——木偶奇遇记读后感600字: 很小的时候,我就看过《木偶奇遇记》的动画片了,最喜欢匹诺曹和爸爸手拉手跳舞的场面,非常温馨。今年暑假,我读了科洛迪写的《木偶奇遇…

    读后感 2023年2月14日
    24
  • 读《再别康桥》有感400字

    轻轻的我打开书本,低声诵读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多么优美,多么富有哲理的诗句,我一遍又一遍地读着、读着…… 徐…

    读后感 2022年7月3日
    111
  •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1500字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1500字: 作者:淡化。这是第三次带读《鲁滨逊》这本书了,每一次读都有新感觉。书还是那本书,感觉不同是因为阅读经验在变、共读对象在变。阅读经验的变化让自己能更多…

    读后感 2023年2月8日
    34
  • 读《传习录》有感1000字

    读《传习录》有感1000字: 《传习录》开篇是徐爱的序言,从这里就能看出徐爱是发自内心的觉得王阳明和阳明心学的伟大。我用伟大这个词,因为我觉得王阳明和阳明心学都能配得上。徐爱把自己…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44
  • 《开放中的变迁》读后感300字

    作者意图用一个较为理科式的方法建立一个模型,通过所谓超稳定结构和一体化结构解释近代(其实是一直以来)乃至未来的社会结构变化与发展,这一野心不可谓是不吸引人的。 但总有两个问题容易出…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31
  • 乱世・佳人

    “在这个无边的暮霭中,她完成了人生中最困苦的一段历程;从亚特兰大那个不堪回首的的夜晚开始,是她人生中一段鲜明的分界线。之前,她不谙世事,无忧无虑,年轻朝气,是上天的宠儿。不知道困苦…

    读后感 2022年6月23日
    10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