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后感1500字

重为轻根——道德经读后感1500字:

【原文】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虽有环观,燕处则昭若。若何万乘之王,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现代汉语解读】

重是轻的根本,静是躁的主宰。所以聪明人整天出门在外到处走,始终不离开辎重,虽然走了很多路,办了很多事,还能够轻松地坐下来,从容坦然。可是为什么万乘之王,看重自己的身体却看轻天下呢?轻视重点就会失去根本,躁动就会失去控制。

【延伸解读】

自然界的规律,如树根比树梢重。老子这里强调做事要区分出轻重来,把握重点。要明白哪些是事物的根本,是重点任务?哪些只是做事情带来的结果,是副产品?,这些副产品不是我们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和追求的目标。两者必须区分出来,抓住事物的根本,看轻产生的结果。如中医治病,就要抓住本质重点,不能光看症状,而是要清楚病因。身体是我们的根本,事业只是身体的附属。

在生活中,我们要为了身体懂得拒绝,不要为了工作拼命熬夜。为了工作以及工作带来的虚名而熬坏了身体不值得,“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也是同样的道理。

躁,狂躁的意思。人的躁动状态是不正常的,只有静能够把狂躁控制住。当我们内心清静的时候,躁动就会慢慢平静。这一点在军事上有特别多的例子。曾国藩打仗被称为打呆仗,称为“又笨又慢平天下”。他每到一地,先安营扎寨,然后稳扎稳打,逐步推进,从来不出奇兵,就是以静制动。司马懿与诸葛亮对阵时也一样,他知道诸葛亮粮草不足,急于速战速决,所以他任凭诸葛亮怎么挑战、羞辱,他都不急不恼。他知道诸葛亮着急、躁动,直到把诸葛亮拖垮、累死。诸葛亮一死,就没有谁是他的对手了。当然流传下来的经典战例多数是出奇兵的例子,但实际上它在所有战争中的比例是很低的。大部分的仗还是稳扎稳打,以静制动的。是不是出奇兵,还得根据敌我双方的状况来分析,来判断,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出奇兵,譬如曾国藩就不适合。

君子,也有作“圣人”的。但是,因为圣人是得道的人,就不用拿出来比喻了。君子,指的是聪明的人。辎重,指装粮食、行李的车子。古代人出门都是要带足供自己使用的粮食与行李的,并不像现在只要带足够的钱就可以了。因为那个时候物资交换很少,经济不发达。读后感www.simayi.net辎重虽然是负担,但它是生活的必须,离开后可能会饿死。燕处,轻松地处置。昭若,轻松地完成。老子这里强调的是有些东西是非常重要的,不能放弃它(用辎重来比喻)。作为领导者要明白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不要去追求浮光掠影、虚幻的表象。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公司就是你的辎重,最重要的东西。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我们生活中一定有东西是最重要的,是基础,我们千万不要离开它,放弃它。譬如选择职业时,最好能够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是一定要选择自己感兴趣,擅长的行业;二是你所做的事要对众生有利的;三是要坚持,坚持十年以上必有成果,必定成为专家。

万乘之王,就是君主。君王为了自己的享乐而不重视天下的治理,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层出不穷,最后天下百姓遭殃或者君王失去天下。有的公司领导认为自己已经功成名就,常年不在公司里管理,到处去爬山,出国游玩。当野蛮人来敲门的时候,回来应对时惊惶失措。一个普通老百姓犯这点错误可能问题不大,但作为万乘之王的后果就很严重了。

轻则失本,就是只求结果,忘记为什么追求这个东西。如孩子学钢琴,忘记钢琴本身是为了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的,学的过程也应该是享受美的过程,但有的家长强迫孩子学,孩子一弹钢琴就头疼,孩子根本无法感受其中的乐处,这就是失本。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也是这个道理。作者:高育剑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9190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使命召唤:中国第七支赴南苏丹维和警队战地纪实》读后感1000字

    守护和平的蓝色之光 ――读《使命召唤:中国第七支赴南苏丹维和警队战地纪实》有感 在世界的每一处角落,你都可以看到一群蓝色的身影。他们带着蓝色的贝雷帽或是头盔,身穿制服或是防弹衣,带…

    读后感 2022年6月4日
    278
  • 《漂泊的灵魂(黑塞作品06)》读后感_900字

    《漂泊的灵魂(黑塞作品06)》读后感900字 《对生命的思索》没忍到微信读书上架,先行读完,借此记录一下感受。关于黑塞本书先行介绍了黑塞的生平——一个本应进入神学院然后成为牧师的少…

    读后感 2022年9月14日
    118
  • 《皮皮鲁和机器猴》读后感300字

    我读了一本名叫《皮皮鲁和机器猴》的书,书里写的非常刺激、惊险,主要写了一个非常普通的园里,一只普通的母猴分娩,引起了全人类的惊讶和恐惧。母猴把小猴生下来后,饲养员给它起名叫力力士,…

    读后感 2022年7月25日
    280
  • 狼獾与少年读后感700字

    有一次,带我去图书馆,在那里,我“认识”了沈石溪叔叔,知道了他是一位小说大王。他的每一本书都很精彩,我都很喜欢,可以说是“狂爱”。假期刚开始,我又读了他的《狼獾与少年》。 这本书是…

    读后感 2022年5月31日
    121
  • 《海底隧道》读后感1000字

    《海底隧道》这本书是杨志军先生所著,我之前没有拜读过他写的书,可这本书让我读得感动了。 书中主人公圆圆是一个住在黄岛的幼童,才5岁。她一出生就跟住在一起。圆圆的是住在青岛的。黄岛和…

    读后感 2022年7月20日
    224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四百字

    【第1篇】 为梦想而奋斗――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十九世纪有两奇人,一个是拿破伦,一个就是海伦・凯勒。”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海伦的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读后感 2022年7月29日
    6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