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之谜》读后感1000字

《硅谷之谜》读后感1000字:

上周六在博库书城看书,读了一半《硅谷之谜》,这几天断断续续读完了整本书,再一次对吴军博士感到非常佩服。

《硅谷之谜》算是《浪潮之巅》的续作,主旨是分析硅谷之所以为硅谷的原因。很多人或媒体会将硅谷形成的原因归纳为“气候好”、“有大学(斯坦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旧金山分校)”、“风险投资”、“政府扶持”、“知识产权保护”等,其中Google原CEO施密特就是气候说的支持者之一。

吴军博士分别就每一个观点进行了再分析和解读,逐一否认了这些原因,并承上启下,分析了硅谷的发展和独特之处——叛逆和对叛逆的宽容、多元文化、拒绝平庸,以及硅谷的企业文化——宽容失败的文化、扁平式管理、工程师文化、不迷信权威、拥有改变世界的情怀,进而再进一步分析和对比了工业时代的科学基础和信息时代的科学基础,将硅谷的形成归功于信息时代的三论,即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

我是第一次了解三论的整体概述,以下是我个人的简单理解:

控制论主要是在过程中随时根据反馈做出改变,对应于工业时代自上而下做决定的机械式思维;信息论则是引入“负熵”,因为一个不变的环境中熵只会越来越大,就像一个公司或一个部门一定要多引入新鲜血液和想法创意,不然就会走下坡路。

信息的传播依赖于信道和带宽,跨国公司的形成基础就源于带宽的扩大,比如文化传播的带宽扩大了,我们才能欣赏全世界范围内的好歌,饮食文化的带宽扩大了,我们中国人就知道了国外是吃汉堡的,也因此我们才能吃到肯德基麦当劳,信息论完美的契合了硅谷公司都是跨国公司的现象,同时对应于工业时代流水线的工作方式;

系统论则最好理解,最佳例证就是iPhone,即便iPhone并不是各项性能都是全球最佳,但作为一个整体,它依然是全世界最好的手机,对应于工业时代所有零件组合起来就是一个很好的整体的机械式思维。

《硅谷之谜》开篇前,李开复博士写的序中说,吴军博士用三论来解释硅谷的奥秘可以说颠覆了人们的普通认知,读完本书之后,确实有这种既令人惊喜又深以为然的感觉。硅谷也许是一个做事思维和做事方式偏乌托邦式的地方,更像是一个全世界范围内的试验田吧,同时也深深觉得,中国是不可能出现硅谷的,北上广深都不可能,就更别说杭州了。作者:活力少女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9247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勇敢的心——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7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在19世纪,世界上有一个盲聋哑的女作家,她被誉为“人类意志力的伟大偶像”。她,一个来自美国…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42
  • 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1000字

    “寻找通往彩虹的路,最终会发现的到来……”一阵阵优美的旋律从电视里传来,我情不自禁地放下手中的笔,凑到电视机前――哦,原来是《放牛班的》。 光看题目,也许你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一幅绝美…

    读后感 2022年7月11日
    96
  • 幸福的鸭子读后感450字

    【第1篇】 在里,我看了一本书,是杨红樱写的《笑猫日记》系列中的一本――名字叫《幸福的》。 书中的主人公,也是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一只叫“麻花儿”的鸭子。这是一只幸福的鸭子,它的幸福感…

    读后感 2022年7月16日
    68
  • 文学中的船体硬汉

    文学中的船体硬汉–《老人与海》读后感 这个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老人与海》,它的作者是美国的海明威,他被称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代表作有《丧钟为谁而鸣》、《永别了…

    读后感 2022年6月3日
    126
  • 《大圣归来》观后感300字

    晚上,带我去看电影《大圣归来》。在这部电影里,有的地方演的及其感人,而有的地方却让我笑的前俯后仰,不亦乐乎! 回家的路上,我和爸爸妈妈聊起这部影视作品来,在里面有一个很呆很呆的山妖…

    读后感 2022年8月6日
    148
  • 写作指导:读后感写法总结

    写作指导:读后感写法总结 读后感、观后感、读书笔记……其实就是议论文,对小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发议论的句子常常凑不到一块,跟别说结构了。 读——感—— 联—…

    读后感 2020年2月10日
    56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