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做运营》读后感2000字

《从零开始做运营》读后感2000字:

谈到互联网工作者,不知道大家的印象是什么?“码农”、“牛仔裤+T裇衫”……可能还有很多,但都离不开“码农”和数据高手的标签,总之带给我的印象是很忙很忙,连社交也在网上完成。

对,他们生活中可能不擅长社交,但他们却创造出人人喜爱的社交工具。据说,腾讯的马化腾、微信之父张晓龙都是在现实生活中不爱社交的人,这一点的确与阿里巴巴的马老师不一样,马老师热衷于演讲,而且是出口成章,金句连篇。

我既非互联网工作者,也非产品运营工作者,探析一下运营岗位的工作者的岗位职责,是阅读本书的目的之一,当然,也想在这个“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的时代,能运营一下自己。

读完《从零开始做运营》后的整体感知主要有四点:

第一,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

第二,作为用户,我感到的是恐惧。

第三,作为想从事运营的人,是欣喜。

第四,洞悉人性,不断积累、总结,是任何事情想做成的法则。

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作者张亮是互联网运营从业者,本书是对自己十多年来互联网运营工作的总结,提炼出了多种套路。作者在大学期间就曾管理论坛,后又在盛大公司从事运营工作,一步步提升为管理者。所以,从内容层次上,既有初学者入门需要的知识技能,也有从管理者视角出发的认知。有人说,在大公司工作最有价值的就是学习到大公司的套路,因为这处套路可以减少你走弯路的时间。正所谓,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作为用户,我感到的是恐惧。作者对运营的定义是:一切能够帮助产品进行推广、促进用户使用、提高用户认知的手段都是运营。

从内容上划分,运营包括:内容运营、活动运营、用户运营。因为互联网,记录了员工在网上的每一个动作,生成了大数据。在我看来,不管是内容运营、活动运营、用户运营,都是基于你对用户的一系列行为背后的分析,并对此做出相应的反应,而这些反应都是为你目标服务的一系列过程。说到底,运营本质是对人的分析。

作为想从事运营的人,是惊喜。恐惧的另一面是惊喜。一直觉得互联网是又酷又炫,发展变化极快。但互联网的高科技最终都是为人服务的,作运营其实是推广技术的,它需要了解技术,但不需要研究技术,也就是说只需知其然,而不需知其所然。最终是为人服务的,想更多的人使用你的产廉。比如:想更多的人使用你的产品,其实只要对人性做更深入的了解就可以了,因为所有的动儿都是基于人性而反应的,而人性的进化可以说是亘古不变的。比如追求质优价廉,有多少人知道拼多多的商业模式是团购,亚马逊的贝佐斯也相信这一点:人们永远不会讨厌质优价廉的产品。

洞悉人性,不断积累、总结做成任何的法则。不断积细、总结,厚积薄发,是想要做成任何事的法则。

“运营”这个岗位算是个“新物种”,诞生的时间并不长,“产品”和“运营”都诞生于“策划”,为什么会分离,是因为互联网快速发展的需要。

为什么作者能总结这些套路,出一本书,源于作者的爱积累、爱总结、爱分享的习惯。

积累什么?总结什么?

1、做事一定要“跟到底”,也就是管理学上的“PDCA”循环。这是个旧概念,但只有坚持运用,只有时间长了,才会显现出效果。记得刘润5分钟商学院里有一个用户是开洗脚城的,就只坚持了这一项管理法则,半年下来,流水翻翻。

2、做事一定有目的,有目标。有目的,可以保证做事的方向不偏离,有目标,可以时时洞明与目标的差距,从而进行相应的动作决策。读后感www.simayi.net自我感受,制定计划其实很重要,就像长跑中的节点,对于任务达成非常重要。现实生活中,很多管理者制定的KPI,下属执行起来觉得没有意义,但无论是KPI的制定者还执行者,如果对KPI多加思量,可能会缓解很多团队中很多的不和谐。

对于KPI,我们应该更多的思考: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KPI?老板定义KPI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目前所做的工作能否支撑KPI的实现?难道KPI仅仅是一个数值,只要我们实现了就无需再考虑其他方面?

当你在思考以上问题,你会发现不管你的思路是对还是错,你的运营思路都会打开,不仅仅是执行力的提高,而是视野的变化。

3、沟通。沟通这个软技能,代表的其实是硬实力。其实所有的风险,大都和“沟通”有关。

沟通不是争辩,而是达成共识,达成共识是确保执行顺利。工作久了,就会对这一点很有感触,沟通的成本很高,做成一件事情,一般公司会是财务部、生产部、销售部等之间要达成共识,互网联产品运营主要是运营人员、产品人员、开发人员、测试人员、客服人员等等之间达成共识。沟通没有达成共识,出现的状况,就是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有的甚至恶意南辕北辙。

运营与产品的敌人永远不是对方,而是自己和时间。如果每个人都这么想,得减少多少办公室政治呀。

4、抛弃预设立场。这是本书在“数据分析”讲到的。我觉得做到很难,因为我们在做每件事情之前,都会在大脑里有一个预想,而且会经常用外面的反馈来验证这个想法是否有因果或者相关关系。但这经常让我们看不清事实。

关于本书的很多套路:诸如:活动方案怎么写、用户激励怎么做、活动总结怎么写、如何获取种子用户,这些都是套路。套路不是操作手册,而是框架,填框架是容易的,但是洞悉框架背后的手法,并在实际工作中行云流水般运用,非一朝一夕之功。所以,教会徒弟,也不会饿死师傅的,如果师傅因此被饿死了,那个师傅肯定是不爱学习、总结的师傅。

梅花香自苦寒来,冰冻三尽非一日之寒。从今天起,做一个爱套路,更要做一个不断积累与总结的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9250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800字

    【第1篇】 我爱读书,其中我最爱读的书是《十万个为什么》,那里面有许多我不知道的科学知识,例如:宇宙之谜、人体奥秘、科学武器等等,我看了以后,使我了解了浩瀚宇宙的神秘等许多鲜为人知…

    读后感 2022年7月25日
    98
  • 读《诗歌里的平阳》有感400字

    读《诗歌里的平阳》有感400字: 拿到《诗歌里的平阳》这本书,就有一种奇妙的感觉,封面是油画,所画的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平阳。我想最奇妙之处,就是本书作者想把平阳比作一个…

    读后感 2023年2月15日
    26
  • 钱学森传读后感400字

    不忘初心,坚持梦想――读《钱学森传》有感 我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读完了《钱学森传》,文中的故事生动有趣又发人深思,根本停不下来。 钱学森是一个聪明好学又认真严谨的人。他从小受到了良好…

    读后感 2022年6月3日
    186
  • 李云龙与赵刚——《亮剑》读后感600字

    李云龙与赵刚——《亮剑》读后感600字: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题记 读至赵刚自杀,李云龙悲痛的那一段,我不由的流泪了。在那个疯狂的年代,无力改变…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142
  • 读《信鸽花脖子》有感300字

    信鸽花脖子是印度的达恩-默克奇写的,看了这本书后,我就深深地喜欢上了这本书。里面的主人公“花脖子”有着坚定的目标,和燕子聊天、跟猫头鹰战斗,被卷入了一场暴风雨中,差点送命等等。&n…

    读后感 2022年7月26日
    103
  •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800字高三

    如果世界上真的活有撒旦,它的名字表示战争。――题记  我本不相信有入骨的忠诚,也不相信有不死的,直到我看见了哈桑。我本不知如何形容永恒,知道我听见那声“为你,千千万万遍”…

    读后感 2022年6月15日
    14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