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读书笔记800字

此本“癸酉本”,读之,与伏笔、脂批相合之处竟不少。然若以为原本,乖谬之处,略谈几点:

1.文字。虽为“过录”本,而文字风格实在不堪,尤以诗词为甚,若说是抄者之过,则少年学生抄书也不至于抄成如此之貌;若说是“凭记忆所写”,既然都能写得如此具体了,却还是有阙漏的文字,何不凭记忆补足?

2.情节。可谓“急转直下”,有人说是正照风月鉴,然而故事情节本身不是能够被腰斩的两面,所谓正反照,当是指视角而言。而此本的大多数情节,由剧变而至于牵强。如重要人物的死亡竟是被鬼魂索命(王夫人),许多人物虽有明确结局却也只在突如其来的情节中被一笔带过。故事确实体现了与伏笔的精确对应,却又仅仅是生硬的对应(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便一定是前者吊于林中,后者埋于雪地?),情节本身似是为谶而写,更是毫无可读性。同时,一个回目挤进太多情节,仓促而缺乏节奏感。

3.人物性格。主要人物性情大变,如宝玉的轻易变心(经过一番思量竟觉得妙玉胜于黛玉,甚至要主动修书去讨好),黛玉轻易改变思想与性格,前后文完全失去联系,实目不忍视。

4.笔法。虚实互映的笔法难以再见到,而具体的历史事件层出不穷(北敌入侵、海盗猖獗),“真事隐去”的苦心荡然无存。

分析:此本既不是原本,则或是八十回本的粗糙续作,或是完整本的同人改写,或是与八十回本同样改写自同一底本的作品。若为后两种可能,则反衬出“增删五次”的八十回本作者的语言功力。推测此作者为自身的特殊目的而重新安排了后期情节,之所以与伏笔和脂批有众多对应,正是有底本的基本情节对照,或者直接利用脂批改编创作。若依此论,倒也可由此本之改编而窥见原本情节之脉络(私以为尤以贾府衰亡之速、悲喜交集之处可一窥原本之貌),但绝不可认真。其实红楼之结局,读者以其伏笔、批注也可大略想见,自然不似百二十回本之不痛不痒,然亦必不及此本之惨象环生,更不应以如此不堪之貌行于世。

叹:误人子弟之书,而好事者誉之,实非红楼可有之面目。有云观此书而释怀者,在下苦笑一声,实是:到底意难平。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9280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茶花女读后感400字

    作为19世纪的伟大著作。这部作品的艺术性自然毋庸置疑,但在拜读完小仲马的这篇巅峰之作后,最令我受感触的还是小说中体现的社会现实意义。作品反映了当时妓女这一特殊职业的社会地位,同时也…

    读后感 2022年7月13日
    122
  • 书林驿语(一)——质疑与反驳

    这是一篇读后感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读书是一种享受,享受安静,享受思绪的飘飞,享受在质疑的过程中对思维的训练。昨天读到一本萨托利的《民主新论》,其中不少有力的…

    读后感 2022年10月21日
    65
  • 道家第二阶段——《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及感悟

    道家第二阶段——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及感悟: 1.老子其人与《老子》其书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他不认同传统的说法中关于《老子》一书是有个叫老子的人所做,且他早于孔子。 冯…

    读后感 2023年2月17日
    68
  • 《中外名人故事》读后感800字

    我轻轻地翻开一本《中外名人故事》,犹如走进了名人殿堂。我看到了一位位平凡而又胸怀大志的名人,听到了他们那铿锵有力的豪言。领略了那一个个意味深长的故事…… 高…

    读后感 2022年8月1日
    120
  • 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1000字

    【第1篇】 常怀慈悲――读三毛《撒哈拉的故事》有感 不争,是一种慈悲,慈悲乃是菩提! 君子不争,不与人好恶,不与人结党,不与人谈小,不与人评辨善恶,不与人争论是非,不与人争抢名利。…

    读后感 2022年6月30日
    102
  • 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500字地道战

    【第1篇】 《地道战》观后感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地道战》。   《地道战》这部电影讲的是中国中原地区人民抗日的故事。在这部电影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时的人民…

    读后感 2022年6月24日
    28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