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螺旋》读书笔记感悟1000字

《通胀螺旋》读书笔记感悟1000字:

《通胀螺旋》是一本关于民国经济情况的书,讲述的是民国政府执政期间,通货膨胀是怎样一步步发展到不可收拾,最终导致政府的崩溃。作者是曾任中国银行和中央银行总裁的张嘉璈,被称为是“中国现代银行之父”。

如果对近现代史有一点了解,就会有一个疑问,国民政府的溃败太迅速了,抗战结束后不几年就失去了执政地位。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除了比较明显的军事失败外,经济上的失败也是国民政府垮台的重要原因。

和大多数人的印象并不一样,国民政府的通货膨胀(货币贬值,通俗说是钱不值钱了)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前就已经有了苗头,导致通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的财政预算失控,出现了巨大的财政赤字(通俗讲:支出比收入多,要负债),政府强行向银行借钱来弥补收支差额,银行也没钱,只能大力印钞,这些超发的纸币进入市场,导致了通货膨胀,究其本质,是国内的生产跟不上国内需求,超发的货币会自动推高物价。而政府的赤字从战前拖到战后,一直没有解决,最终问题不可收拾。

最后,作者对国民政府混乱的经济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

第一,警惕政府对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渴望。从历史来看,新王朝热衷于通过军事扩张(灭突厥,灭匈奴)或庞大的公共工程(长城、大运河)来彰显国家和个人的荣耀,而这些举动总是导致通胀。现代发展中国家则沉迷于“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诱惑。

第二,尊重民营企业的发展,不能因为私营企业发展缓慢就对国有企业扩张,过于强调经济的发展速度,会破坏私人资本的形成。国民政府通过强行借款垄断了银行的资产,扼杀了新式银行的发展。

第三,建立财政预算制度,央行保持独立性。国民政府的财政预算很成问题,1927年国民政府执政之后,一直嚷嚷着要裁军,实际上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的时候,十年过去了,全国的士兵数量不降反而猛增,成了财政巨大的压力,在抗战后期,军事支出一度占据了财政支出的60%,而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只要军事支出不下降,政府的支出就无法下降,财政赤字就在所难免,有赤字就只能让银行疯狂印钞填补,通货膨胀无法遏制。·国民政府没有建立起严格的财政预算制度,中央银行也被政府干预过多,政府对央行和财政的认识是:政府的钱袋子,总有办法弄来钱,却没有意识到正是这种偏见导致通胀问题无法得到根本解决,最终经济崩溃,政府垮台。

第四,通货膨胀会导致政府管理的腐败。从国民政府的情况来看,如果正常的工资无法保障生活,有权力的政府官员会想方设法寻租。第五,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现代经济的复杂性不是任何一个人能把握,允许任何一个人绝对和任意的控制,都是在制造灾难。作者:王鲜客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9346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魔表》读后感300字

    这个假期里我读了《魔表》这一本书,我感受颇多。 这本书里主要说一个孩子 捡到了一块用太空合金制成的手表,从而变成了大人。虽然变成了大人,但他却依然保持着童年的心态。他依然去上小学,…

    读后感 2022年6月30日
    257
  • 读《五头蒜》有感700字

    青春是一个美好的而又是一去不可在得的时期,是将来一切光明和幸福的开端,  ――加里宁 刚把《五头蒜》买回来时,总觉得不怎么样。可当我看过几章后,却发现这本书变得有趣起来了…

    读后感 2022年8月2日
    109
  • 读《爱迪生》有感350字

    周末的晚上,我在明亮的台灯下一口气读完了《爱迪生》这本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爱迪生的名言“在天才与勤奋之间,我选择勤奋。”不断在我耳边回想…… 我仿佛看到了爱迪生为研制灯丝,不知疲…

    读后感 2022年6月13日
    111
  • 读《幸福之歌》有感

    《幸福之歌》里没有甜言蜜语,亦没有风花雪月,只有隐藏在生活中一个个朴实的点点滴滴作为音符,令人深思,令人感动。读罢全文,不禁想起我的幸福之歌,那是以书套为曲的一首令我感动不已的美妙…

    读后感 2022年7月26日
    119
  • 西游记读后感500字五年级

    【第1篇】 【勤奋出于善读】 随着时间的推移,转眼间过去了,这个对于我来说,特别有意义,因为我读了许多的书有《海底两万里》、《一千零一夜》、《西游记》、《夏洛的网》。其中,我最喜欢…

    读后感 2022年6月28日
    297
  • 丹麦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

      看了安徒生童话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后,我不禁落泪了。我深深同情小女孩那不幸的遭遇,也在诅咒着那个冰冷黑暗的社会,我更庆幸我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幸福快乐的大家庭里。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后…

    读后感 2022年11月6日
    3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