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螺旋》读书笔记感悟1000字

《通胀螺旋》读书笔记感悟1000字:

《通胀螺旋》是一本关于民国经济情况的书,讲述的是民国政府执政期间,通货膨胀是怎样一步步发展到不可收拾,最终导致政府的崩溃。作者是曾任中国银行和中央银行总裁的张嘉璈,被称为是“中国现代银行之父”。

如果对近现代史有一点了解,就会有一个疑问,国民政府的溃败太迅速了,抗战结束后不几年就失去了执政地位。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除了比较明显的军事失败外,经济上的失败也是国民政府垮台的重要原因。

和大多数人的印象并不一样,国民政府的通货膨胀(货币贬值,通俗说是钱不值钱了)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前就已经有了苗头,导致通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的财政预算失控,出现了巨大的财政赤字(通俗讲:支出比收入多,要负债),政府强行向银行借钱来弥补收支差额,银行也没钱,只能大力印钞,这些超发的纸币进入市场,导致了通货膨胀,究其本质,是国内的生产跟不上国内需求,超发的货币会自动推高物价。而政府的赤字从战前拖到战后,一直没有解决,最终问题不可收拾。

最后,作者对国民政府混乱的经济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

第一,警惕政府对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渴望。从历史来看,新王朝热衷于通过军事扩张(灭突厥,灭匈奴)或庞大的公共工程(长城、大运河)来彰显国家和个人的荣耀,而这些举动总是导致通胀。现代发展中国家则沉迷于“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诱惑。

第二,尊重民营企业的发展,不能因为私营企业发展缓慢就对国有企业扩张,过于强调经济的发展速度,会破坏私人资本的形成。国民政府通过强行借款垄断了银行的资产,扼杀了新式银行的发展。

第三,建立财政预算制度,央行保持独立性。国民政府的财政预算很成问题,1927年国民政府执政之后,一直嚷嚷着要裁军,实际上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的时候,十年过去了,全国的士兵数量不降反而猛增,成了财政巨大的压力,在抗战后期,军事支出一度占据了财政支出的60%,而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只要军事支出不下降,政府的支出就无法下降,财政赤字就在所难免,有赤字就只能让银行疯狂印钞填补,通货膨胀无法遏制。·国民政府没有建立起严格的财政预算制度,中央银行也被政府干预过多,政府对央行和财政的认识是:政府的钱袋子,总有办法弄来钱,却没有意识到正是这种偏见导致通胀问题无法得到根本解决,最终经济崩溃,政府垮台。

第四,通货膨胀会导致政府管理的腐败。从国民政府的情况来看,如果正常的工资无法保障生活,有权力的政府官员会想方设法寻租。第五,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现代经济的复杂性不是任何一个人能把握,允许任何一个人绝对和任意的控制,都是在制造灾难。作者:王鲜客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9346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离骚读后感作文精选作文

      屈原诗歌离骚,给人留下的却是无限与对祖国的忠诚!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离骚读后感作文,仅供大家参考! 离骚读后感作文篇一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离骚》作为…

    读后感 2022年11月6日
    34
  • 读者文摘读后感400字

    【第1篇】 有人用水说人生,水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人生也有这三种状态。水的状态是由温度决定的,人生的状态是由心灵的温度决定的。假若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的温度在0℃以下,那么这…

    读后感 2022年7月19日
    86
  • 读《齐白石爷爷》有感300字

    齐百石的故事远近闻名,这个假期我也读了他学画练画的故事,让我大有所悟。 这则故事讲了:齐百石爷爷小时候家里非常穷,8岁时就去帮人砍柴放牛。他很喜欢画画,他每次趁牛在吃草时就会拿起木…

    读后感 2022年7月13日
    466
  • 偷剧本的学徒读后感200字

    作品表现了抗战时期鄂东小县梅城一位名叫连水的十三岁农家少年的人生经历。连水就读的新式学堂因战事不得不就地解散,连水因此告别了恩师冯先生和弯弯等同窗好友,返家躲避战乱,途中机缘巧合地…

    读后感 2022年6月12日
    1.2K
  • 《岳飞传》读后感三百字

    【第1篇】 里,我读了《岳飞传》这本书,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岳飞和他的兄弟的忠心、孝敬、豪迈深深的打动我。 这本书,主要讲民族英雄岳飞的故事。当时金兵南侵,北宋灭亡,中原大片土地沦陷…

    读后感 2022年8月1日
    78
  •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1000字

    当我读过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写的《非暴力沟通》之后,感触很深。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沟通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读后感 2023年2月4日
    3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