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800字

人类最高智力形式——《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800字:

今天读到的是《非暴力沟通》的第三章,题目是“区分观察和评论”。

内容并不多,但是读到很多让我要击节赞叹的话,比如:“静态的语言与动态的世界并不匹配”;“如果不把事实和意见混为一谈,我们将不再困惑”;“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是了,就是本文的题目,“不带评论”的观察,被称为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昨天的笔记里说到“不带有色眼镜”的观察,本书作者用本章内容告诉我们,观察和评价的区别。比如,有个人有时在下午睡午觉,在雨天不出门,但他不是个懒惰的人。

这句话里,哪句是观察,哪句是评价?作者给出的思路是,他是个懒惰的人,还是他的行为被我们称为懒惰?这其中的区别仿佛似是而非,可是在我看来也是属于“细思极恐”的范畴。

是呀,描述事实,和做出评价,原本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件事,但在很多具体情境中常常被我们混淆,比如两人吵架常常吵的是情绪,双方关心事实本身的时候很少,所以常常吵着吵着就忘了当时是为什么吵起来的。

就如开头那三句话中,“如果不把事实和意见混为一谈,我们将不再困惑”——在需要处理某件事的时候,尤其是遇到分歧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晰的区分客观事实和个人意见,这个世界的效率会提高多少?

而这,也就是我理解的“静态的语言与动态的世界并不匹配的”根源之一吧,动态的世界可以被语言准确描述的比例的确少之又少,所以,古人有“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感慨。以上还启发我联想到,“你所知的一切都会成为你的天花板”。·在认知领域,当我们能够怀着开放的眼光面对一切未知事物,那么我们就有无限成长的可能,而抱着固有认知不撒手遇到新鲜事物就选择无视或者否定注定难有新的变化。

而在关系当中,关注事实本身,是客观体察他人的第一步,而且,通常被客观描述的事实最有力量,想一下,通常我们被人说“你每顿饭吃三碗米饭,会不会有点多”和“你太能吃了”,是不是前者更让我们觉得扎心

这当然是开玩笑,如果对面坐了一个刚刚接到一串工作的同事一脸生无可恋,说“这些都是要在本周完成的,这节奏确实很累人”和“你真是辛苦”哪句更能传递关心?

而以上,最难的就是,放下固有思维,用心区分观察和评论。作者:希希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9349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不上补习班的第一名》读后感200字

    《不上补习班的第一名》这本书里写了一个叫小米的女孩在智律帮助下变的有自律性,从原来老是要催促下才肯作一件事到可以自主生活中的经历。 文中的智律是个早熟的孩子,他会烧饭、买菜、照顾……

    读后感 2022年7月31日
    90
  • 《我妈妈》读后感600字

    奇怪的 ――《我妈妈》读后感 诺力吉绘本故事《我妈妈》中写道:“我妈妈她真的很棒。她是一个有魔力的园丁,能让所有的东西长得很好;她是一个最强壮的女人……”看…

    读后感 2022年7月27日
    143
  • 狐狸冤案读后感250字

    狐狸阿布死得不明不白,神犬探长在调查狐狸阿布的死因时,有的说是自杀,有的说是他杀,众说纷纭。 神犬探长不放过任何与案情相关的细节。他认真思考、细心观察最终查明死亡的真相:原来是鼠王…

    读后感 2022年6月1日
    118
  • 沈石溪动物小说读后感450字

    【第1篇】 读《狼种》有感 这个里,我读了一本好书。名叫《狼种》。《狼种》这本书是我国著名小说大王沈石溪于1972年写的。这本书主要讲了一只名叫大灰的军犬,因为外貌像狼,而没有人敢…

    读后感 2022年6月25日
    204
  • 《亲亲我的妈妈》读后感450字

    里,我读了黄蓓佳的小说《亲亲我的》。故事内容大致是这样的:主人公是一个被称为“安宝儿”,被称为“”的,患有轻微孤独症的十岁男孩赵安迪。安迪的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在爸爸的葬礼上,安…

    读后感 2022年7月23日
    112
  • 《三毛解放记》读后感600字

    里我看了一本生动有趣的连环漫画书――《三毛解放记》,这本书是我国著名的漫画大师张乐平根据自己和旧社会千千万万受苦受难儿童的经历亲手创作的。《三毛解放记》这本书分为“早期三毛”、“战…

    读后感 2022年8月4日
    11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