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看见》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2000字

柴静《看见》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2000字:

几年前,阔别央视一年的柴静携自己投资拍摄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照旧是一件白色的衬衫和普通的牛仔裤,周身却散发着温暖的母性和无尽的力量。这让我想到了阅读《看见》的情景,一本书捧在手里,犹如随着柴静走过了千山万水,阅尽市井百态。

《看见》可以说是柴静个人成长的告白书,也可以说是现实社会的真实写照,柴静以一个央视主持人、记者的身份客观地、用心地去“看见”,又以一个有良知的媒体人的身份将现象背后的本质、现实世界的边缘完整还原,呈现给观众真相。起初,我并不明白这样一本内容深刻的著作为何要取那么简单的名字——看见,后来,从柴静对自身成长的阐述中,我渐渐明白:作为一个媒体人,她是谨慎的,她避免以自己的观点来影响观众,作为一个作者,她是良善的,她只想引领人们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感悟,给读者最大的自由。

书中有几个部分给我很强烈的震撼,例如药家鑫一案背后所呈现出的教育问题,例如汶川地震背后的故事,例如虐猫事件的真相……让我印象极深的是关于女囚的采访和卢安克的记录。

世俗人眼中的女囚,大都是罪不可赦的,她们将屠刀无情地扎向自己的丈夫,她们可怕如魔鬼,狠毒胜蛇蝎。然而,柴静笔下的女囚,有着最寻常女人的脆弱、无助、委屈、绝望,但这些都不是最让我震惊的,最让我感到痛心疾首的是她们的无知!

这章节的内容,柴静给其命名为“沉默在尖叫”,看到这个名字,我的心脏仿佛一沉,又被狠狠划伤。而书中所记录的女囚大多都是以此种方式来完成对自我所谓的“救赎”。有一个年轻的女囚,叫小豆。她从十几岁起就被村里的流氓霸占,小豆不能不嫁给他,否则他就要杀了她全家!婚后,当然是日复一日的折磨,肉体上的,也有精神上的。

柴静记录了这样一个细节:某一日,小豆和流氓丈夫在家看电视,是一个爱情片,丈夫突然转过头问她:“你爱我吗?”小豆回答:“什么叫爱啊?我不懂,我不知道。”仅因这句话,她的丈夫对她肆虐,逼迫她去说爱。

读到这里,我悲从心起,为小豆,也为她的丈夫。该是多么无知的女人,和丈夫结婚数年却不懂什么是爱,该是多么可悲的男人,用拳头来为自己争取一个“爱”字。重要的是,这不是个例,这是一种社会现象。几乎每一个杀害丈夫的女囚背后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家庭暴力,将这些女人逼上绝路,痛下杀手。悲剧的罪魁祸首不是某个人,而是一种集体的无知,无知让那些男人将自己的妻子作为发泄愤怒的工具,无知又让那些女人面对暴力选择了极端。

柴静说,这些女人大多出生于70年代,没什么文化,他们的命运就像种在水泥地里,动也动不了。相比之下,接受过良好教育的李阳妻子Kim则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方式:用法律和公众的力量来实行自我保护!但这背后映射了另一种社会现象,就是像李阳这样功成名就的“成功人士”,·在情绪管理、人道和法律面前甚至也是无知的,这是国内法律不健全的结果,而家庭暴力和“疯狂英语”联系在一起,则是对应试教育所造成的人性扭曲给出最强烈的批判!

正因为如此,当我读到“无能的力量”一章时,才尤其感受深刻。卢安克,这个来自德国的年轻人,无偿地将自己十几年的青春岁月献给了中国偏远山区,致力于广西地区的农村教育。卢安克所谓的“教育”,不是耳提面命,而是陪伴。他的思想中大有中国道家“无为而治”的影子。以世俗的观点来看,卢安克本身就是平庸的,他甚至不会对孩子发脾气,也不会对孩子们的行为给出是非判断。

当柴静采访卢安克的时候,淘气的孩子就在他的怀里、膝头笑闹,揉搓着卢安克的头发,而他则一点都不介意。有几次,柴静差点对孩子说出那句话:“不要这样,阿姨不喜欢。”但是她没有说,因为卢安克的平静感染了她,这种无能的力量,实则有着千钧之力,可以以静默的方式感化人心,传递出平和。

有的人怀疑卢安克的“陪伴”对孩子来说没有实际用途,因为这群孩子不会因为卢安克的存在而一步登天,成为“有出息的人”,受制于自己的出身和家境,他们大多要重复父辈的命运,而我则不这样认为,我之所以不这样认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沉默的尖叫”一章的内容。正如曾经一档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中曹格所说:“在爱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不会坏到哪里去。”卢安克“无能的力量”,并非一定要让孩子们将来成功成名,他是为了让孩子们不要无知!当孩子们将来成为一个农民,他会是个快乐的农民,会以爱的态度来面对妻儿,会远离家庭暴力,会在迷惑的时候,想到记忆深处有一个叫卢安克的人,曾那样坚定地支持他们,这还不够吗?这,难道不是中国教育最缺少的吗?

我感谢柴静这本《看见》,它文字流畅如行云流水,却能发人深省至入木三分,我们面对同一个世界,却无法看见同一个世界。面对社会现象,她帮读者拨开迷雾,甚至会揭开遮羞布,把核心本真的事实指给人们看。

全书读罢,再次欣赏封面上那张照片,从老人的笑容中,孩子的眼神中,都看到了希望和温暖。在柴静的眼睛中,看到的是那种被世间不公与苦难磨砺出的柔和坚定。尽管丑恶有存在,但这个世界永远是“美”与“爱”占有主流地位。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而柴静著作这本书的目的,大抵是让我们不蒙昧,不偏颇,不冲动,和她一样,面对生活,保持自己的清晰、冷静和温柔。作者:岳梓晨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9360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我是学霸我怕谁读后感350字

    【第1篇】 今年我读了许多书,比如:“杨鹏的《三剑客》,杨红樱的《笑猫日记》,天蚕土豆的《斗破苍穹》……”可是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阳光小书房系列中的《我是学霸我怕谁》。 故事的主要内容…

    读后感 2022年7月5日
    121
  • 《好心眼儿的巨人》读后感600字

    《好心眼儿的巨人》,深深地被它的题目所吸引,翻开书,我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你只要开始读,就根本停不下来,那吸引人的故事情节,那扣人心弦的发展顺序,无疑是它的亮点…

    读后感 2022年7月13日
    108
  • 《积极恋爱心理学》读后感_1500字

    《积极恋爱心理学》读后感1500字 如果让我选择这一生怎样来度过,我希望是感恩。 打算回头抽出时间把这本书做个知识的思维导图,因为看完一遍以后你会发现好东西太多,很难一遍就全部消化…

    读后感 2022年9月9日
    89
  • 《黑金道》读后感600字

    《黑金道》读后感600字: “这是一本男人看的书,这是一本女人送给男人的最好礼物”。看完这本书,有一种英雄不问出身,屌丝也能翻身的感触。 安子当初不经意间救了银子,虽然有猥琐的意图…

    读后感 2023年2月8日
    50
  • 《按下生命的向上键》读后感1000字

    《按下生命的向上键》读后感1000字: 没有不散的雾霾,最可贵的是真挚,做情绪的主导者,铸造最美的性格,相信未来不是梦,不做困境的囚徒,品德是种助跑器,坚守生命的底线,八个意味深长…

    读后感 2023年2月8日
    43
  • 读《吼飞机》有感300字

    飞机能吼吗?当然能。那为什么要吼飞机呢?请看下文。 故事讲的是这几天,上小学的亮亮情绪很沮丧,老是发脾气。知道了亮亮的情绪不对劲,就告诉了亮亮,他们公司有一个人,因为他的人缘特别好…

    读后感 2022年7月19日
    10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