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篇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800字

《论语》述而篇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800字:

述而篇共三十八章,施教是主要的议题之一。孔子弟子三千,并有七十多名“立于朝”这与孔子的教学思想密切相关。

【原文】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孔子以文、行、忠、信四项内容教授学生。

【解读】“文”指学问,“行”指社会生活实践,“忠”即忠诚,“信”即诚信。在孔子教育学生的四项内容中,有两项是关于诚信的,显然,道德修养占据重要地位。

党的十七大首先提出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将“立德树人”的定位置于“全面发展”之上。从孔子至今,思想道德建设一直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首要任务。

【原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解读】这一章讲的是孔子的教学方法,孔子“启发式”的教学思想在这一章体现的淋漓尽致。循循善诱、慢慢引导,符合学生的接受特点。当然,孔子对“学苗”是有要求的,对于哪些不能举一反三的学生是不再教了,不是不教,是不再反复教了,让学生自己去领悟,什么时候领悟了、有感想了、能举一反三了,再深入传授。换句话说,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是不做无用功的。

【原文】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算的了什么呢?”

【解读】“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体现三种不同的层次:默默地记住知识,应是最基础的;永远保持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这是更好层次的表现;诲人不倦,始终热爱这个职业,这是为人师的最高要求。孔子说能做到勤勉好学不厌倦、孜孜以求、教书育人,这对于他来说不算什么,对于从事教育的人来说,也理应不算什么。作者:杨晶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9517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雷雨》有感400字

    《雷雨》是剧作家曹禺创作的一部话剧,此剧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 《雷雨》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不平等的社会里,命运…

    读后感 2022年7月6日
    106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及读后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好词好句读书笔记摘抄及读后感: 毫无疑问,在我们中小学阶段,前苏联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经典名著对我们的影响巨大,我相信每个人都会背诵里面的一些句子和段落…

    读后感 2023年2月17日
    10
  •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800字

    百年孤独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 那是个雨天,雨不大,也不小,但万物噤声,跟生命初始的寂静一样。脑海中,以渡边为线,以他青春时节的种种动人心悸的经历为珠的…

    读后感 2022年7月19日
    288
  • 读《叶永烈讲述科学家故事100个》有感300字

    当翻开这本书的第一页时,我就深深地爱上了它。不管是书中精妙绝伦的插图,还是叶永烈炉火纯青的文字,更有一个个科学家那难能可贵的精神,无一不令我无比的羡慕与佩服。 书中主要讲述了科学家…

    读后感 2022年7月13日
    140
  • 为什么会不珍惜——《影响力》读后感1500字

    为什么会不珍惜——《影响力》读后感1500字: 生活中,有的老人对孩子浪费钱物的行为非常讨厌,认为是败家子。他们不明白为啥白面馒头说不吃就不吃了,米饭说扔就扔了,衣服还挺新的咋就送…

    读后感 2023年2月8日
    33
  • 《木头娃娃的旅行》读后感300字

    学会乐观,学会坚强 今年,阿姨送了我一本书,书名叫《木头娃娃的旅行》,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被故事的主人公希蒂深深地吸引了。下面我就来跟大家谈一谈阅读感受吧! 《木头娃娃的旅行》讲述了…

    读后感 2022年7月18日
    1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